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激光手術刀,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激光手術、激光美容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包括刀本體,一調節鏡筒,可沿軸向滑動地嵌入刀本體腔體內,調節鏡筒內安裝聚焦鏡片,一離焦調節旋筒套裝在刀本體上并與調節鏡筒可調連接。本發明通過調節鏡筒、離焦調節旋筒實現激光的焦點、直徑和能量密度連續可調,解決了激光手術刀在不同需求場合需要更換的問題。
【專利說明】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激光手術刀,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激光手術、激光美容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激光是單色光,具有一定穿透力且聚焦精確;激光手術是利用一定能量的激光光束照射生物組織時,產生的瞬間高溫使受到照射組織產生光致凝固和光致汽化等。激光手術有傳統手術無法比擬的優點:基本不需要住院治療、手術切口小、術中不出血、無繼發感染、微創等。由于各種不同的手術,尤其是應用于不同醫學范圍的手術需要具有不同特定功能的激光手術刀,由此引領、發明、創造了許多新的激光手術刀技術。
[0003]現有激光手術刀配置有與導光臂、光導纖維連接的裝置,用于接收激光器發出的能量,能量再通過激光手術刀聚焦后傳送到手術部位。不同性質的手術需要激光的作用面積、功率密度、作用時間都不同。激光手術刀的設計決定了其功能、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0004]現有激光手術刀大多采用固定焦距激光刀,操作者無法改變激光光束模式(光束對稱軸的空間角度、波面形狀)與焦距,只能改變的是激光功率、作用時間,因而治療范圍有限。解決的辦法是一部治療儀配置了多種不同焦點的手術刀,通過更換不同焦點的手術刀或手術刀頭調節激光匯集光斑和發散光斑,用適當離焦操作的方法改變能量密度達到不同治療的目的。這樣做一方面增加了成本,醫療部門很少配置多種手術刀,治療范圍有限?’另一方面,不同的手術空間方位和區域需要的能量密度不同,操作者憑借經驗,難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0005]個別專利如EP-A-0033958,US-A-3865113涉及到焦點距離改變,即通過改變手術刀前端定位裝置的方法,達到改變焦點距離的目的。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改變了操作者握持部位與治療面的距離,也就是需要改變操作者的工作習慣,這無疑對于手術的精確性會產生影響,不利于操作,而且這種方法還同時改變了激光發射端面與治療面的距離,這會使操作者的視野發生變化,距離過近還會加大光學鏡片的污染機會。
[0006]再如專利CN2713994Y公開了一種帶有伸縮觸桿的新型激光手術刀頭,刀頭主要由導光管、聚焦透鏡、可伸縮接觸桿以及手柄組成,涉及的基本原理與前述US-A-3865113如出一轍,均為改變手術刀前端定位裝置的方法,達到改變焦點距離的目的,該專利的優點在于其定位桿是可審縮的,沒有外力時該定位桿的頂端恰好為焦點距離,操作者施加外力時,伸縮桿可以縮入手術刀內,從而改變了焦點距離。其缺點在于這是一種沒有任何依據的操作方式,隨意性很大,完全依賴操作者的經驗,且在很多場合是不適用的,比如:眼科激光手術應用。
【發明內容】
[0007]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實現激光的焦點、直徑和能量密度連續可調,解決了激光手術刀在不同需求場合需要更換的問題。
[0008]本發明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包括刀本體,一調節鏡筒,可沿軸向滑動地嵌入刀本體腔體內,調節鏡筒內安裝聚焦鏡片,一離焦調節旋筒套裝在刀本體上并與調節鏡筒可調連接。
[0009]通過旋轉離焦調節旋筒,使調節鏡筒沿刀本體軸向滑動,調節鏡筒內的聚焦鏡片位置隨之改變,實現離焦距離的連續可調,從而達到對激光的焦點、直徑和能量密度連續調節的目的。在不同的需求場合,調節至相應的離焦距離,無需更換手術刀,使用簡單,同時降低器材的成本。
[0010]所述的調節鏡筒尾部設置有凸臺,凸臺上表面設置外螺紋,與凸臺相應的刀本體上設置定位軌道,凸臺穿過定位軌道與離焦調節旋筒螺紋連接。通過定位軌道限制凸臺轉動,使調節鏡筒在到本體腔體內只能沿軸向滑動而不能轉動,旋轉離焦調節旋筒,凸臺在螺紋配合作用下前后移動。
[0011]所述的離焦調節旋筒為中空的筒狀,可在刀本體上自由轉動,其內側設置有內螺紋,其前端與刀本體止推部配合。
[0012]所述的離焦調節旋筒后端連接鎖緊旋筒,鎖緊旋筒與刀本體螺紋連接,鎖緊旋筒用于鎖緊離焦調節旋筒,避免使用過程中發生變化。
[0013]所述的刀本體前部設置與刀本體腔體相通的觀察孔,觀察孔一邊刻有刻度標尺,相應的調節鏡筒上設置刻線,刻線行程在刻度標尺范圍內,通過觀察孔及刻度標尺,可精確調節離焦距離,克服光斑直徑難以精確改變的問題,適用于多種手術場合。
[0014]所述的觀察孔為矩形孔,刻度標尺刻在與觀察孔垂直的平面內。
[0015]所述的刻度標尺標記4個整數單位的距離,其精度為0.1個單位,定位更精準。
[0016]所述的調節鏡筒由內徑較小`的前段與內徑較大的后段組成,聚焦鏡片安裝在兩段結合處。
[0017]所述的刀本體前端連接有定位桿,定位桿尺寸與聚焦鏡片初始位置相適應。通過定位桿定位需治療部位與刀本體距離,使聚焦鏡片初始位置時的激光強度達到最大,有利于后續的連續定位。
[0018]所述的刀本體上設置有進氣口,通過進氣口通入氣體,避免手術時產生的高溫煙氣污染聚焦鏡片,影響正常使用。
[0019]工作原理及過程:
[0020]通過定位桿定位刀本體與需治療部位的距離,初始狀態時,光斑匯集功率最大,可直接進行激光手術中的切割、氣化等相關操作。旋轉離焦調節旋筒,使調節鏡筒沿刀本體軸向滑動,調節鏡筒內的聚焦鏡片位置隨之改變,光斑匯集功率逐漸減小,以達到不同的手術目的。由于該調節為連續過程,因此可實現對激光的焦點、直徑和能量密度連續調節的目的。通過調節鏡筒上的刻線及刻度標尺讀數,可對激光能量密度進行精確定量調節,快速準確地確定激光焦點位置,選取最合適的能量密度的焦點位置切割、汽化、燒灼、凝固、照射病灶部位組織。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發明通過調節鏡筒、離焦調節旋筒實現激光的焦點、直徑和能量密度連續可調,解決了激光手術刀在不同需求場合需要更換的問題。[0023]2、通過刻度標尺,可精確調節離焦距離,克服光斑直徑難以精確改變的問題,提高手術精確度。
[0024]3、本發明外觀與現有的激光手術刀基本一致,使用方法無任何差異,保留操作者現有的使用習慣和手術方法,方便易用。
[0025]4、通過鎖緊旋筒鎖緊離焦調節旋筒,避免手術過程中發生微移動,影響手術效果。
[0026]5、通過特定尺寸的定位桿,有利于初始定位及后續調節的連續定位。
[0027]6、設置進氣口避免手術時產生的高溫煙氣污染聚焦鏡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調節鏡筒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0]圖3是本發明初始狀態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1]圖4是本發明另一使用狀態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1、定位桿;2、刀本體;3、進氣口 ;4、刻度標尺;5、離焦調節旋筒;6、鎖緊旋筒;7、連接裝置;8、觀察孔;9、亥_ ;10、凸臺;11、調節鏡筒;12、聚焦鏡片;13、定位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0034]如圖1~3所示,本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包括刀本體2,刀本體2整體呈不規則圓筒狀,中心為腔體,一調節鏡筒11可沿軸向滑動地嵌入刀本體2腔體內,調節鏡筒11內安裝聚焦鏡片12,一離焦調節旋筒5套裝在刀本體2上并與調節鏡筒11可調連接,離焦調節旋筒5為中空的筒狀,可在刀本體2上自由轉動,其內側設置有內螺紋,其前端與刀本體2臺階狀止推部配合,離焦調節旋筒5外側前部設有適于抓握的手握部,離焦調節旋筒5后端連接鎖緊旋筒6,鎖緊旋筒6與刀本體2同軸螺紋連接,鎖緊旋筒6用于鎖緊離焦調節旋筒5。當旋緊鎖緊旋筒6時,其前端推動離焦調節旋筒5與刀本體2止推部卡緊,實現鎖定。鎖緊旋筒6后端設置連接裝置7,連接裝置7固定在刀本體2尾部,連接裝置7用于連接外部激光光源,本發明可與市面上大量使用的二氧化碳激光治療機配合。
[0035]調節鏡筒11為一體的中空筒狀,由內徑較小的前段與內徑較大的后段組成,兩段外徑一致,聚焦鏡片12安裝在兩段結合處,調節鏡筒11尾部設置有凸臺10,凸臺10上表面設置外螺紋,與凸臺10相應的刀本體2上設置定位軌道13,凸臺10穿過定位軌道13與離焦調節旋筒5內側的內螺紋螺紋連接。通過轉動離焦調節旋筒5,帶動凸臺10沿定位軌道13直線滑動,使調節鏡筒11沿軸向移動。定位軌道13前后端均設有限位臺階,以限制調節套筒11的行程大小。
[0036]刀本體2前部設置與刀本體2腔體相通的觀察孔8,觀察孔8為矩形孔,觀察孔8一邊刻有刻度標尺4,在與觀察孔8垂直的刀本體2上加工一尺寸合適的平面,刻度標尺4刻在與觀察孔8垂直的平面內。刻度標尺4標記4個整數單位的距離,標記數字分別為O、
1、2、3、4,其精度為0.1個單位。相應的調節鏡筒11上設置刻線9,刻線9行程在刻度標尺4范圍內。
[0037]刀本體2前端 連接有特定尺寸的定位桿I,其尺寸與聚焦鏡片12初始位置相適應,以使初始位置激光強度達到最大。刀本體2上還設置有進氣口 3,通過進氣口 3通入氣體,避免手術時產生的高溫煙氣污染聚焦鏡片,影響正常使用。
[0038]工作過程:
[0039]如圖3、4所示,使用時,根據手術需要,旋轉離焦調節旋筒5改變聚焦鏡片12位置到合適位置,旋緊鎖緊旋筒6鎖定。當將離焦距離調整到焦點O時,光斑匯集功率最大,其功能與在用的激光手術刀無差異,可以直接進行激光手術中的切割、氣化等相關操作。當離焦距離調整到刻度標尺I時,可以進行氣化、燒灼等治療。當離焦距離調整到刻度標尺2時,可以進行燒灼、凝固等治療。當離焦距離調整到刻度標尺3時,可以進行凝固、照射等治療。當離焦距離調整到刻度標尺4時,可以進行照射治療。本發明還可進行更精確的調節,刻度標尺4顯示刻度可以為操作者提供一個直觀的參考依據,并為以后使用提供基本數據,這對提聞醫療質量和效率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0040]本發明離焦時光斑發散擴大,治療面積增大,可以提高治療效率。例如色素痣治療時,激光功率不夠,達不到治療效果,激光功率大過度治療,會造成局部凹陷。國外進口的激光治療機一般會配備多種手術刀,工作原理就是離焦發散式的治療方法,不同手術配備不同的離焦距離手術刀,更換頻繁,一般操作者不愿采用,而且價格昂貴。國內的激光治療機一般只配備一到兩個激光手術刀,均為定焦距適用切割、氣化,只能采取減小激光功率反復照射的方法,治療效率低,容易造成過度治療或治療不到位。更換本發明裝置時,將離焦距離調整到1,既可用于色素痣治療。此時,本手術刀的能量密度適當,照射面積增大,既不會損傷正常組織,又可以提高治療效率。本發明在激光功率一定的條件下,通過調整激光光斑從焦點到離焦距離的改變;得到了一個從匯集光斑到發散光斑的連續變化范圍,即得到了一個作用于治療端面的連續變化的能量區間,從而使激光手術刀的功能從切割到照射可以根據需要精確設定,擴展了激光手術刀的應用范圍。
[0041]操作者可通過調節離焦距離調整旋鈕使激光的焦點、直徑和能量密度連續可調,解決了激光手術刀在不同需求場合需要更換的問題。通過調節離焦距離可以進行切割、燒灼、照射等不同深度和不同能量的治療,擴大激光手術刀的治療范圍、提高了效率和操作便利性,比現有技術更為高效、簡單、可靠、低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包括刀本體(2),其特征在于:一調節鏡筒(11 ),可沿軸向滑動地嵌入刀本體(2 )腔體內,調節鏡筒(11)內安裝聚焦鏡片(12 ),一離焦調節旋筒(5)套裝在刀本體(2)上并與調節鏡筒(11)可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鏡筒(11)尾部設置有凸臺(10),凸臺(10)上表面設置外螺紋,與凸臺(10)相應的刀本體(2)上設置定位軌道(13),凸臺(10)穿過定位軌道(13)與離焦調節旋筒(5)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焦調節旋筒(5)為中空的筒狀,可在刀本體(2)上自由轉動,其內側設置有內螺紋,其前端與刀本體(2)止推部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焦調節旋筒(5)后端連接鎖緊旋筒(6),鎖緊旋筒(6)與刀本體(2)螺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本體(2)前部設置與刀本體(2)腔體相通的觀察孔(8),觀察孔(8)—邊刻有刻度標尺(4),相應的調節鏡筒(11)上設置刻線(9 ),刻線(9 )行程在刻度標尺(4 )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觀察孔(8)為矩形孔,刻度標尺(4)刻在與觀察孔(8)垂直的平面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標尺(4)標記4個整數單位的距離,其精度為0.1個單位。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鏡筒(11)由內徑較小的前段與內徑較大的后段組成,聚焦鏡片(12)安裝在兩段結合處。`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本體(2)前端連接有定位桿(I ),定位桿(I)尺寸與聚焦鏡片(12)初始位置相適應。
10.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離焦距離連續可調的激光手術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本體(2)上設置有進氣口(3)。
【文檔編號】A61B18/20GK103622749SQ20131068720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4日
【發明者】聞峰 申請人: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