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用于痔瘡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洗碗葉15-25份、馬蹄蕨8-16份、垂盆草8-16份、黃柏8-16份、黃連3-9份、當歸8-16份、連翹8-16份、芒硝3-9份、白礬3-9份、皂角刺3-9份、秦艽6-12份、蜣螂3-9份。本發(fā)明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各種類型的痔瘡。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1個療程顯效率高達48.81%,1個療程總有效率高達95.23%。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痔是外科常見病、多發(fā)病,臨床分為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內(nèi)痔由痔內(nèi)靜脈叢形成,發(fā)生在齒線上方,蓋以黏膜,初期突人直腸,時日長久可脫出到肛門外。外痔由痔外靜脈叢形成,發(fā)生在齒線下方蓋以皮膚,突出于肛門外。混合痔由痔內(nèi)和痔外靜脈叢形成,兼兩種痔特性。痔以出血、疼痛、腫脹、潮濕、瘙癢、脫出腫脹為臨床表現(xiàn)。治療上多數(shù)以保守療法為主、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但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疼痛、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0004]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
洗碗葉15-25份、馬蹄蕨8-16份、垂盆草8-16份、黃柏8_16份、黃連3_9份、當歸8_16份、連翹8-16份、芒硝3-9份、白礬3-9份、皂角刺3-9份、秦艽6_12份、蜣螂3_9份。
[0005]優(yōu)選的,上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
洗碗葉18-22份、馬蹄蕨 10-14份、垂盆草10-14份、黃柏10-14份、黃連5_7份、當歸10-14份、連翹10-14份、芒硝5-7份、白礬5-7份、皂角刺5-7份、秦艽8-10份、蜣螂5-7份。
[0006]更優(yōu)選的,上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
洗碗葉20份、馬蹄蕨12份、垂盆草12份、黃柏12份、黃連6份、當歸12份、連翹12份、芒硝6份、白礬6份、皂角刺6份、秦艽9份、蜣螂6份。
[0007]上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該中藥的劑型形式為外用洗液。
[0008]上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外用洗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按照所需重量份稱取各種原料;
b,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2-4倍量水煎煮1-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d,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帆,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份,濾過,滅菌,即得。
[0009]上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外用洗液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c中加水煎煮過程中第一次加水量為藥物體積的5倍,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物體積的3倍,煎煮I小時。[0010]上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外用洗液制備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a,稱取洗碗葉20g、馬蹄蕨12g、垂盆草12g、黃柏12g、黃連6g、當歸12g、連翹12g、芒硝6g、白帆6g、阜角刺6g、秦究9g、螺螂6g ;
b,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5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3倍量水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d,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帆,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ml,濾過,滅菌,即得。
[0011]洗碗葉為爺科爺屬植物野爺樹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葉入藥。歸肝、胃經(jīng)、腎、脾、肺、膀胱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臨床多用于熱結氣滯,脘腹疼痛;風濕痹痛,跌打腫痛。
[0012]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干燥全草,又名山護花、鼠牙半枝蓮、狗牙草、佛指甲、瓜子草、三葉佛甲草、白蜈蚣、地蜈蚣草、太陽花、枉開口、石指甲、狗牙瓣。歸肝經(jīng)、膽經(jīng)、小腸經(jīng)。具有清利濕熱,解毒的功效。臨床多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急、慢性肝炎。
[0013]馬蹄蕨又名牛蹄勞、馬蹄樹、地蓮花、馬蹄香、馬蹄附子、觀音座蓮、觀音蓮、馬蹄蓮、馬蹄風、山羊蹄、福建蓮座蕨、山豬肝、大鳳尾、牛腳跡、羊蹄甲、渡饑草,為觀音座蓮科植物福建觀音座蓮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的根莖。苦;寒;涼,歸心;肺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祛瘀止血;鎮(zhèn)痛安神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痄腮;癰腫瘡毒;毒蛇咬傷;跌打腫痛;外傷出血;崩漏;乳癰;風濕痹痛;產(chǎn)后腹痛;心煩失眠。
[0014]蜣螂是鞘翅目金龜子科昆蟲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 L.的干燥全蟲。咸,寒。無毒。具有解毒,消腫,通便的功效。臨床多用于瘡瘍腫毒,痔漏,便秘。
[0015]其它的黃柏、黃連、當歸、連翅、芒硝、白礬、阜角刺、秦艽均為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收載的藥材。
[0016]本發(fā)明藥物洗液的用法用量為:用20%濃度的本發(fā)明藥物洗液(即取本品100ml加溫開水至500ml,混勻)煮溫薰洗肛門部位;或用沖洗器將50%濃度的本發(fā)明藥物洗液送至直腸深部沖洗肛門。一日2-3次,10天為一療程。
[0017]本發(fā)明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各種類型的痔瘡。
[0018]中藥熏洗是中醫(yī)肛腸外科重要外治法之一,是治療痔瘡的傳統(tǒng)方法,熏洗是指借蒸騰之藥汽熏患處,再將患部在藥液中坐浴,依靠其藥力和熱力直接作用于肛腸病變部位,使該處腠理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清熱燥濕、活血消腫、止痛止血、收斂止癢功效。對治療瘡瘍有奇效,且無副作用。
[0019]中醫(yī)學認為,痔病的發(fā)生大多由飲食不節(jié)、風濕熱邪下迫大腸,熱毒蘊結,血熱腸燥,結聚不散而成。本發(fā)明的用于痔瘡的中藥,配伍合理,組方精當。全方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連翹、皂角刺、秦艽清熱解毒,燥濕消腫,瀉熱通便,解毒消癰;芒硝瀉熱,潤燥,軟堅,外用可治各類瘡瘍癰腫,便血等;垂盆草涼血止血;當歸、蜣螂活血通絡,散瘀止痛;白礬收斂固澀。綜觀全方,用藥精當,配伍嚴謹,諸藥合用,切中病機,共奏清熱燥濕、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之功效。用于各種類型的痔瘡,其適用于病程日久,反復發(fā)作的患者,療效更佳更突出。
[0020]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1)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滿足了臨床需要。
[0021](2)本發(fā)明將治療用于痔瘡的中藥制備成洗液,使用方便,患者無痛苦,避免了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疼痛、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長的缺點。
[0022](3)臨床試驗結果表明,,本發(fā)明的用于痔瘡的中藥,I個療程顯效率高達48.81%,而對照組治愈率只有26.92%,兩者具有顯著差異(P < 0.01) ;1個療程總有效率高達95.23%,而對照組有效率只有46.15%兩者具有顯著差異(P < 0.01)。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fā)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發(fā)明。
[0024]實施例1
處方:洗碗葉20g、馬蹄蕨12g、垂盆草12g、黃柏12g、黃連6g、當歸12g、連翹12g、芒硝6g、白帆6g、阜角刺6g、秦究9g、螺螂6g。
[0025]制備方法:
a,稱取洗碗葉20g、馬蹄蕨12g、垂盆草12g、黃柏12g、黃連6g、當歸12g、連翹12g、芒硝6g、白帆6g、阜角刺6g、秦究9g、螺螂6g ;
b,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5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3倍量水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d,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帆,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ml,濾過,滅菌,即得。
[0026]實施例2 處方:
洗碗葉18份、馬蹄蕨14份、垂盆草10份、黃柏14份、黃連5份、當歸14份、連翹10份、芒硝7份、白礬5份、皂角刺7份、秦艽8份、蜣螂7份。
[0027]制備方法:
a,按照所需重量份稱取各種原料;
b,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4倍量水煎煮1.5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2倍量水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d,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帆,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份,濾過,滅菌,即得。
[0028]實施例3
處方:洗碗葉22份、馬蹄蕨10份、垂盆草14份、黃柏10份、黃連7份、當歸10份、連翹14份、芒硝5份、白礬7份、皂角刺5份、秦艽10份、蜣螂5份。
[0029]制備方法:
a,按照所需重量份稱取各種原料;
b,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6倍量水煎煮2.5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4倍量水煎煮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d,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帆,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份,濾過,滅菌,即得。
[0030]實施例4 處方:
洗碗葉25份、馬蹄蕨8份、垂盆草16份、`黃柏8份、黃連9份、當歸8份、連翹16份、芒硝3份、白帆9份、阜角刺3份、秦究12份、螺螂3份。
[0031]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2]實施例5 處方:
洗碗葉15份、馬蹄蕨16份、垂盆草8份、黃柏16份、黃連3份、當歸16份、連翹8份、芒硝9份、白帆3份、阜角刺9份、秦究6份、螺螂9份。
[0033]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4]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制劑進行了臨床藥效學試驗,結果如下:
所有病例均來自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將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例110例按照隨機雙盲原則分為兩組,治療組84例,男26例,女58例;年齡21~73歲,平均52.45±3.32歲;病程最長者40年,最短6個月,平均21.24±2.45年。對照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齡22~69歲,平均51.41 ±2.22歲;病程最長者36年,最短3個月,平均22.72±2.50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分布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0035]納入標準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_2J,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I個月內(nèi)未經(jīng)藥物治療,6個月內(nèi)未行手術治療。
[0036]排除標準I度內(nèi)痔;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患有嚴重的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患有肛瘺、脫肛、直腸息肉、肛乳頭瘤,結直腸腫瘤、結腸炎等其它肛腸疾病;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但需手術治療者。
[0037]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制備的中藥洗液,(即取本品100ml加溫開水至500ml,混勻)煮溫薰洗肛門部位,每次15分鐘,一日2次。注意:在熏洗前應先用溫開水洗凈患部,然后再用藥汁先熏后洗。對照組用PP液(I:5000高錳酸鉀溶液),用法同治療組。兩組均以10天為I個療程,I個療程結束后觀察療效。
[0038]療效標準根據(jù)1995年《中醫(y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痔瘡癥狀療效評定標準,制定癥狀體征量化
標準。主要療效指標為疼痛、水腫、出血、滲液、糜爛、脫出,分4級評分法進行計分:0分無癥狀,I分輕度,2分中度,3分重度。參照《中醫(y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顯效:癥狀明顯改善,脫出、嵌頓之內(nèi)痔回縮及肛緣水腫,血栓腫塊縮小程度> 2/3 ;有效:癥狀改善,脫出、嵌頓之內(nèi)痔回縮及肛緣水腫和血栓吸收達1/3~2/3 ;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脫出嵌頓之內(nèi)痔及肛緣水腫、血栓腫塊縮〈1/3。
[0039]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療效分析用Ridit檢驗。治療結果兩組療效對比見表1。
[0040]表1兩組療效對比(例.)__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痔瘡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 洗碗葉15-25份、馬蹄蕨8-16份、垂盆草8-16份、黃柏8_16份、黃連3_9份、當歸8_16份、連翹8-16份、芒硝3-9份、白礬3-9份、皂角刺3-9份、秦艽6_12份、蜣螂3_9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 洗碗葉18-22份、馬蹄蕨10-14份、垂盆草10-14份、黃柏10-14份、黃連5_7份、當歸10-14份、連翹10-14份、芒硝5-7份、白礬5-7份、皂角刺5-7份、秦艽8-10份、蜣螂5-7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藥制成: 洗碗葉20份、馬蹄蕨12份、垂盆草12份、黃柏12份、黃連6份、當歸12份、連翹12份、芒硝6份、白礬6份、皂角刺6份、秦艽9份、蜣螂6份。
4.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其特征在于,該中藥的劑型形式為外用洗液。
5.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外用洗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所需重量 份稱取各種原料; 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2-4倍量水煎煮1-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礬,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份,濾過,滅菌,即得。
6.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外用洗液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加水煎煮過程中第一次加水量為藥物體積的5倍,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物體積的3倍,煎煮I小時。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痔瘡的中藥外用洗液制備方法,詳細步驟如下: a,稱取洗碗葉20g、馬蹄蕨12g、垂盆草12g、黃柏12g、黃連6g、當歸12g、連翹12g、芒硝6g、白帆6g、阜角刺6g、秦究9g、螺螂6g ; b,將當歸、連翹、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c,將洗碗葉、馬蹄蕨、垂盆草、黃柏、黃連、蜣螂與上述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后的藥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藥物體積5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藥物體積3倍量水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60°C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1.24的濃縮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達到80%,攪勻,室溫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60°C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4~1.08,得濃縮液,備用; d,步驟a制得蒸餾后的水溶液與步驟b的濃縮液混合,加入芒硝、白帆,隨加隨攪拌;加水調(diào)整至2000ml,濾過,滅菌,即得。
【文檔編號】A61P9/14GK103623122SQ201310699246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周肖龍, 王春檢, 成文娜 申請人: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