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雞內金10-15、麥芽15-20、陳皮10-15、葫蘆茶14-18、梔子16-22、茯苓10-15、山楂15-20、神曲10-15、白術5-10、南瓜葉8-12、當歸10-15、郁金12-16、紫蘇5-10、山藥7-11、杏仁12-16、枳殼14-18、白豆蔻10-15、佛手5-10、甜瓜葉9-14、太子參5-10、柴胡10-15、大棗15-20、女婁菜5-10、厚樸10-15、木香10-15。本發明藥物具有消積導滯、健脾益胃、理氣止痛、補氣養血、驅蟲消食之功效,對于治療小兒疳積具有顯著的療效,吸收效果好,藥效確切,見效快,療程短,無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小兒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由于喂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睡眠不安,食欲不振、腹部脹痛實等慢性病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又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欲下降,營養缺乏,造成疳積。目前西藥治療小兒疳積副作用大,影響小兒生長發育,而中藥療效不明顯,治療周期長。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療效顯著、見效快、療程短、無副作用的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雞內金10-15、麥芽15-20、陳皮10-15、葫蘆茶14-18、桅子16-22、茯苓10-15、山楂15-20、神曲10-15、白術5-10、南瓜葉8-12、當歸10-15、郁金12-16、紫蘇5-10、山藥7-11、杏仁12-16、枳殼14-18、白豆蘧10-15、佛手5-10、甜瓜葉9-14、太子參5-10、柴胡10-15、大棗15-20、女婁菜5-10、厚樸10-15、木香 10-15。
[0005]優選地,一種治療`小兒推積的中藥片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X粵內金15、麥芽15、陳皮15、葫蘆茶16、桅子18、茯苓10、山楂18、神曲12、白術8、南瓜葉10、當歸15、郁金14、紫蘇7、山藥9、杏仁14、枳殼16、白豆蘧12、佛手8、甜瓜葉11、太子參7、柴胡12、大棗18、女婁菜8、厚樸10、木香15。
[0006]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雞內金、麥芽、葫蘆茶、桅子、南瓜葉、當歸、太子參、女婁菜、厚樸混合均勻,加4-6倍量水,煎煮提取l_2h,濾過,濾渣再加3-5倍量水,煎煮提取0.5-lh,濾過,合并濾液,備用;
(2)取余下中藥材混合均勻,加入5-10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4h,靜置過夜,濾過,濾渣加4-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3h,靜置過夜,濾過,合并濾液,備用;
(3)合并上述制得的備用液,靜置12-24h,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40的稠膏,烘干,加入適量的輔料,制粒,烘干,壓片,包衣,即得成品。
[0007]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2-3次。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多種藥材相互協同,共奏消積導滯、健脾益胃、理氣止痛、補氣養血、驅蟲消食之功效,對于治療小兒疳積具有顯著的療效,吸收效果好,藥效確切,見效快,療程短,無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雞內金15、麥芽15、陳皮15、葫蘆茶16、桅子18、茯苓10、山楂18、神曲12、白術8、南瓜葉10、當歸15、郁金14、紫蘇7、山藥9、杏仁14、枳殼16、白豆蘧12、佛手8、甜瓜葉11、太子參7、柴胡12、大棗18、女婁菜8、厚樸10、木香15。
[0010]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雞內金、麥芽、葫蘆茶、桅子、南瓜葉、當歸、太子參、女婁菜、厚樸混合均勻,加5倍量水,煎煮提取1.5h,濾過,濾渣再加4倍量水,煎煮提取lh,濾過,合并濾液,備用;
(2)取余下中藥材混合均勻,加入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h,靜置過夜,濾過,濾渣加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h,靜置過夜,濾過,合并濾液,備用;
(3)合并上述制得的備用液,靜置24h,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38的稠膏,烘干,加入適量的輔料,制粒,烘干,壓片,包衣,即得成品。
[0011]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2-3次。
[0012]典型病例:
病例1:任某,男,7 歲。因走親多食、勞累、受驚而致嗜睡,漸漸時而腹痛,口干煩渴,食欲不振,消瘦,精神欠佳,經多方治療均鮮效。于是給服本發明片劑,服用2天后,腹痛減輕,食欲、精神大振。繼續服用3天后,諸癥悉除,痊愈。
[0013]病例2:翟某,男,5歲。因飲食不當致腹瀉、腹痛,午后潮熱,漸至形容消瘦,精神萎頓。2月后來我處診治,給服本發明片劑,服用3天后,腹痛減輕,潮熱大減,精神有喜色,食欲振,大便溏瀉止,繼續服用3天后,諸癥悉除,痊愈。
[0014]病例3:宋某,男,4歲。因食滯傷脾,脾虛運化失司以致大便溏瀉,形體消瘦,性情煩躁,病延兩旬而始求余。治以健脾和胃、理氣導滯,給服本發明片劑,服用4天后,諸癥大減,繼續服用2天后,諸癥悉除,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雞內金10-15、麥芽15-20、陳皮10-15、葫蘆茶14-18、桅子16-22、茯苓10-15、山楂15-20、神曲10-15、白術5-10、南瓜葉8-12、當歸10-15、郁金12-16、紫蘇5-10、山藥7-11、杏仁12-16、枳殼14-18、白豆蘧10-15、佛手5-10、甜瓜葉9-14、太子參5-10、柴胡10-15、大棗15-20、女婁菜5-10、厚樸10-15、木香10-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雞內金15、麥芽15、陳皮15、葫蘆茶16、桅子18、茯苓10、山楂18、神曲12、白術8、南瓜葉10、當歸15、郁金14、紫蘇7、山藥9、杏仁14、枳殼16、白豆蘧12、佛手8、甜瓜葉11、太子參7、柴胡12、大棗18、女婁菜8、厚樸10、木香15。
3.—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小兒疳積的中藥片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雞內金、麥芽、葫蘆茶、桅子、南瓜葉、當歸、太子參、女婁菜、厚樸混合均勻,加4-6倍量水,煎煮提取l_2h,濾過,濾渣再加3-5倍量水,煎煮提取0.5-lh,濾過,合并濾液,備用; (2)取余下中藥材混合均勻,加入5-10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4h,靜置過夜,濾過,濾渣加4-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3h,靜置過夜,濾過,合并濾液,備用; (3)合并上述制得的備用液,靜置12-24h,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6-1.40的稠膏, 烘干,加入適量的輔料,制粒,烘干,壓片,包衣,即得成品。
【文檔編號】A61K9/28GK103751704SQ201310701715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李修強, 王光輝, 焦倩 申請人:青島友銘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