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制成所述外用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松葉、軟蒺藜、木香、馬齒莧、石棗、牛抄藤、丁公藤、雞血藤、黑骨頭、扁蕾、金沙草、追風傘、蠶沙、黑節草、夏天無和全蝎;本發明外用藥膏采用現代先進的醫藥制藥技術制成,能夠根除風濕骨痛的內邪,增強抵御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的能力,有效防止理療愈后復發,強化免疫系統防御能力,并打通肝腎代謝通道,活血逐瘀,加快肝腎排寒、排濕功能,使人體自身形成強有力的風寒濕毒抵抗能力,使針灸理療達到最佳效果,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研究理論,補充了針灸理療的缺陷,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
【背景技術】
[0002]理療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電、光、聲、磁、熱和力等因素作用于機體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理療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古代的針灸、推拿、拔罐、氣功等療法一直沿用至今,可見,理療在防治疾病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已成為臨床綜合治療中重要組成部分。
[0003]根據中國傳統醫學,健康的身體取決于一種極其重要的能量循環,這就是身體中的“氣”。這種能量存在于全身的脈絡中(十二經),穴位便坐落在這些脈絡之上。當一個器官過渡活躍或是機能減退的時候,能量的循環則變得不正常。經脈當中產生了一個堵塞的地方,必須將之打通。所以通過針刺則可以治療病患,使脈絡的循環恢復正常。針灸理療對于治療頸椎、腰椎退化、間盤突出、慢性腰背疼痛、肩關節疼痛、四肢關節疼痛、面癱、中風偏癱、小兒腦癱等疾病具有顯著效果,針灸理療比藥物治療療效好,副作用少,不用住院,治療費用低。
[0004]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在進行針灸理療時,理療師常常應用一類外用藥物作為輔助藥劑,輔助治 療疾病,但是現有的藥物種類雜亂,有些患者使用后甚至出現皮膚過敏等健康問題。
[0005]中藥學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具有作用強、見效快、藥效持久等優點,且沒有依賴性、耐藥性以及毒副作用,若從中研制一種藥物來代替現有的藥劑將對于理療治療疾病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本發明外用藥膏采用現代先進的醫藥制藥技術制成,能夠根除風濕骨痛的內邪,增強抵御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的能力,有效防止理療愈后復發,強化免疫系統防御能力,并打通肝腎代謝通道,活血逐瘀,加快肝腎排寒、排濕功能,使人體自身形成強有力的風寒濕毒抵抗能力,使針灸理療達到最佳效果,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研究理論,補充了針灸理療的缺陷,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8]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制成所述外用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09]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松葉56-83份軟蒺藜56-83份木香52-80份馬齒莧52-80份 石率48-66份牛抄藤45_65份丁公藤45-65份雞血藤42-60份 黑骨頭42-60份扁蕾40-56份金沙草40-56份追風傘37-51份 蠶沙36-48份黑節草32-45份夏天無30-42份全蝎25-3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松葉74份軟蒺藜74份木香73份馬齒莧73份 石棗60份牛抄藤60份丁公藤60份雞血藤54份 黑骨頭54份扁蕾52份金沙草52份追風傘47份 蠶沙45份黑節草41份夏天無38份全蝎34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松葉68份軟蔡藜68份木香66份馬齒覓66份 石率56份牛抄藤55份丁公藤55份雞血藤50份 黑骨頭50份扁蕾48份金沙草48份追風傘43份 蠶沙42份黑節草38份夏天無35份全蝎31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外用藥膏有效成分的原料 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松葉62份軟蒺藜62份木香59份馬齒莧59份 石棗52份牛抄藤50份丁公藤50份雞血藤46份 黑骨頭46份扁蕾44份金沙草44份追風傘40份 蠶沙39份黑節草35份夏天無33份全蝎28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取松葉、石棗、黑骨頭、追風傘和全蝎去雜質洗凈,晾干,浸入8倍量體積濃度85%的乙醇溶液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放置過夜,回收乙醇,將濾液濃縮至60°C環境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2)將軟蒺藜、牛抄藤、丁公藤、金沙草和蠶沙勻后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2~3小時,過濾,取藥液;在剩余的殘渣中再加入6倍量的水,提取I~2小時,過濾,取藥液;合并兩次藥液,將藥液濃縮至65°C環境下相對密度為1.20-1.25的稠膏,備用; (3)取木香去雜質洗凈,用石磨碾磨,碾磨同時加少量水,得濃汁備用; (4)取馬齒莧和黑節草去雜質洗凈,切成小塊,置于攪拌器內絞碎,取汁液備用; (5)取雞血藤、扁蕾和夏天無去雜質,微波烘干,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6)將上述步驟(1)- (5)所制得的稠膏、濃汁、汁液和細粉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制藥科技,制成藥膏,即為所述的用于輔助針灸理療的外用藥膏。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705737SQ201310713048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2日
【發明者】李莉 申請人: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