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骨科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骨科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骨科床如圖1所示,包括床體I和設置在床體I上的2個支架2,每個支架2均通過一條連接繩3固定有I個手握部4。病人躺在床體I上,雙手握住手握部4,可以做類似引體向上的動作,用以活動手臂。該骨科床的不足之處有:需要病人主動用力才能活動手臂,沒有樂趣而且有些病人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牽引自己;另一方面,連接繩3的長度不能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骨科床,該骨科床能主動牽引病人的手臂,幫助病人輕松完成各種手臂運動。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骨科床,包括床體和設置在床體上的2個支架,每個支架均通過一條連接繩固定有I個手握部,所述支架上均設置內壁為螺紋的套管和部分位于套管的 螺桿,套管內設置第一電機,螺桿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手握部內設置第二電機,所述連接繩的一端固定在螺桿上,連接繩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電機上;一個手握部上設置控制第一電機的第一開關,另一個手握部上設置控制第二電機的第二開關。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位于手握部的底部。米用上述技術方案時,病人通過控制第一開關,使第一電機帶動螺桿轉動,螺桿在轉動的過程中可以在套管內來回運動,幫助病人從動地完成擴胸運動。病人通過控制第二開關,使第二電機轉動,可以調節連接繩的長短,病人只需輕輕握著手握部,即可從動地完成曲臂和伸臂的動作,即有樂趣,又能輕松地運動病人的手臂。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位于手握部的底部,方便病人控制。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功能使用等優點,能幫助病人運動手臂。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骨科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套管、螺桿、手握部的剖視圖。圖中:1、床體;2、支架;3、連接繩;4、手握部;5、套管;6、螺桿;7、第一電機;8、第
二電機;9、第一開關;10、第二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2、圖3所示,一種骨科床,包括床體I和設置在床體I上的2個支架2,每個支架2均通過一條連接繩3固定有I個手握部4。支架2上均設置內壁為螺紋的套管5和部分位于套管5的螺桿6,套管5內設置第一電機7,螺桿6與第一電機7連接。手握部4內設置第二電機8,連接繩3的一端固定在螺桿6上,連接繩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電機8上。一個手握部4上設置控制第一電機7的第一開關9,另一個手握部4上設置控制第二電機8的第二開關10,第一開 關9和第二開關10均位于手握部4的底部。
權利要求1.一種骨科床,包括床體(I)和設置在床體(I)上的2個支架(2),每個支架(2)均通過一條連接繩(3)固定有I個手握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均設置內壁為螺紋的套管(5)和部分位于套管(5)的螺桿(6),套管(5)內設置第一電機(7),螺桿(6)與第一電機(7)連接;所述手握部(4)內設置第二電機(8),所述連接繩(3)的一端固定在螺桿(6)上,連接繩(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電機(8)上;一個手握部(4)上設置控制第一電機(7)的第一開關(9),另一個手握部(4)上設置控制第二電機(8)的第二開關(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骨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9)和第二開關(10)均位于手握部 (4) 的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床。該骨科床包括床體(1)和設置在床體(1)上的2個支架(2),每個支架(2)均通過一條連接繩(3)固定有1個手握部(4),所述支架(2)上均設置內壁為螺紋的套管(5)和部分位于套管(5)的螺桿(6),套管(5)內設置第一電機(7),螺桿(6)與第一電機(7)連接;所述手握部(4)內設置第二電機(8),所述連接繩(3)的一端固定在螺桿(6)上,連接繩(3)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電機(8)上;一個手握部(4)上設置控制第一電機(7)的第一開關(9),另一個手握部(4)上設置控制第二電機(8)的第二開關(10)。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功能使用等優點,能幫助病人運動手臂。
文檔編號A61G7/05GK203089616SQ2013200475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沈旭慧, 田潤 申請人:湖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