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
背景技術:
胃腸減壓術是利用負壓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將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過胃管將積聚于胃腸道內的氣體及液體吸出,對胃腸梗阻病人可減低胃腸道內的壓力和膨脹程度,對胃腸道穿孔病人可防止胃腸道內容物經破口繼續漏入腹空,并有利于胃腸吻合術后的愈合?,F有的胃腸減壓裝置只能通過觀察引流物的性狀、引流量進行輔助治療,不能動態觀察胃腸道內的情況,容易因為胃腸內消化液的丟失而引起水電解質方面的紊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包括負壓器、活塞和引流管,所述負壓器內設有活塞,底部與引流管連通,所述引流管上設有三通連接頭,引流管端部設有膠囊內窺鏡,所述三通連接頭與引流管內部連通并設有供導絲、連接線穿出的孔道。所述連接線與膠囊內窺鏡連接,所述導絲、連接線均設于引流管內部。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利用三通接口實現導流管內置導絲、連接線,通過膠囊內窺鏡實現可視化、動態化進行胃腸道減壓,提高了胃腸道減壓的精確度,防止過度引流,提高了治療效果,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負壓器1、活塞2和引流管3,所述負壓器I內設有活塞2,底部與引流管3連通,所述引流管3上設有三通連接頭4,引流管3端部設有膠囊內窺鏡5,所述三通連接頭4與引流管3內部連通并設有供導絲6、連接線7穿出的孔道;所述連接線7與膠囊內窺鏡5連接,所述導絲6、連接線7均設于引流管3內部。使用過程中,負壓器I內的活塞2上下位移,形成負壓環境以便引流;利用導絲6引導膠囊內窺鏡5的位置,連接線7與外部電源、影像處理計算機接通,為膠囊內窺鏡5提供動力支持,記錄并處理圖像。
權利要求1.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包括負壓器、活塞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器內設有活塞,底部與引流管連通,所述引流管上設有三通連接頭,引流管端部設有膠囊內窺鏡,所述三通連接頭與引流管內部連通并設有供導絲、連接線穿出的孔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線與膠囊內窺鏡連接,所述導絲、連接線均設于引流管內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一種可視化胃腸減壓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負壓器、活塞和引流管,所述負壓器內設有活塞,底部與引流管連通,所述引流管上設有三通連接頭,引流管端部設有膠囊內窺鏡,所述三通連接頭與引流管內部連通并設有供導絲、連接線穿出的孔道;所述連接線與膠囊內窺鏡連接,所述導絲、連接線均設于引流管內部。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利用三通接口實現導流管內置導絲、連接線,通過膠囊內窺鏡實現可視化、動態化進行胃腸道減壓,提高了胃腸道減壓的精確度,防止過度引流,提高了治療效果,降低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
文檔編號A61M1/00GK203043075SQ20132006010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日
發明者張琴, 劉鳳蓮 申請人: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