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檢驗科用采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學檢驗用具,具體涉及一種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屬于醫療輔助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血液檢驗是常規的醫學檢驗項目之一。目前,臨床上采集血液時,通常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進行抽血,再將血液注入檢測試管內,后送至檢驗科進行化驗。上述采血過程的操作步驟較多,增加了醫生的工作負擔,且容易造成血液污染。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安全衛生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包括試管、密封塞、針頭、導管以及吸氣針筒;其中,所述密封塞設置于試管的頂部;所述導管一端通入試管內,另一端連接所述針頭;所述吸氣針筒通過一吸氣軟管和試管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進一步設置為:于所述導管上設有一閥門。本實用新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進一步設置為:于所述試管上設有刻度結構以及標簽紙。本實用新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還設置為:于所述針頭上設有一捏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直接將血抽送至試管內,從而使抽血過程簡單,且不易交叉感染,安全衛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由試管1、密封塞2、針頭3、導管4以及吸氣針筒5等幾部分組成。其中,所述試管I用于盛裝抽取的血液。于所述試管I上設有刻度結構11以及標簽紙12。通過設置所述刻度結構11,從而使抽血量能夠符合檢測需要。所述標簽紙12能夠對該血樣進行記錄。所述密封塞2設置于試管I的頂部,其用于將試管I進行密封。拔出該密封塞2,可使試管I進行檢測。[0015]所述導管4 一端通入試管I內,另一端連接所述針頭3,其用于將針頭3抽取的血液送入試管I內。于所述導管4上設有一閥門41,該閥門41能夠控制針頭3是否抽血。進一步的,于所述針頭3上設有一捏片31,從而方便醫務人員握住針頭3。所述吸氣針筒5通過一吸氣軟管6和試管I連通,其能使試管I內產生負壓而加速抽血。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試管、密封塞、針頭、導管以及吸氣針筒;其中,所述密封塞設置于試管的頂部;所述導管一端通入試管內,另一端連接所述針頭;所述吸氣針筒通過一吸氣軟管和試管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導管上設有一閥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試管上設有刻度結構以及標簽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 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針頭上設有一捏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驗科用采血裝置,其包括試管、密封塞、針頭、導管以及吸氣針筒;其中,所述密封塞設置于試管的頂部;所述導管一端通入試管內,另一端連接所述針頭;所述吸氣針筒通過一吸氣軟管和試管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檢驗科用采血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直接將血抽送至試管內,從而使抽血過程簡單,且不易交叉感染,安全衛生。
文檔編號A61B5/154GK203074713SQ20132006454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5日
發明者劉開琴, 劉海菊, 范久波 申請人:劉開琴, 劉海菊, 范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