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院用的醫療終端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
背景技術:
醫用吊塔是醫院手術室和I⑶重癥監護病房集中解決醫氣輸入、電源配送、網絡傳輸以及負壓吸引、廢氣排放裝置的一種綜合輔助醫療設備。現有技術中,醫院手術室和I⑶重癥監護病房所使用醫用吊塔配置的終端箱結構都是采用氣電不分離裝配構造,即:氣體終端與弱電、強電插座一同安裝在終端箱體上,這種結構的終端箱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一是氣體終端與弱電、強電插座凸出裸露在箱體表面,容易積聚灰塵污染,不方便醫護人員對終端箱設備的清潔或清洗等日常性維護工作,甚至由于灰塵積聚造成氣體終端管路不暢通,電源插座接觸不良,而影響終端箱的使用效果;二是醫護人員在清潔或清洗裸露外部的氣體終端時容易將灰塵等雜物帶入插口內而造成病人用氣污染即引發醫療事故;三是醫護人員在清潔或清洗裸露凸出外部的弱電、強電插座時容易觸電,給人身安全帶來危害;四是用電插座在使用過程中一旦產生火花,容易引燃附近氣體終端接口中的氧氣,甚至發生氧氣爆炸燃燒。目前,國內或國外在醫療器械領域尚未發現醫用吊塔、吊橋配置的終端箱采用“氣、電”分離裝配設計構造。為此,開發制造一種具有氣電分離安裝的醫用吊塔/醫用吊橋很有必要和前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熟知的醫用吊塔終端箱應用傳統裝配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進型醫用吊塔終端箱,該終端箱布局合理,實用方便,使用安全,能有效防止灰塵積聚對設備接口部件的污染,使設備外部便于清潔衛生,并能適用于裝配各種規格的醫用吊塔/吊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包括:與上吊管連接的橫臂、橫臂的另一端通過關節連接的下吊管、下吊管下端連接著終端箱體、終端箱體的前面連接有儀器平臺和設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中部的抽屈,其特殊之處是:還包括吊裝于儀器平臺底面下方兩側邊連接的活動蓋板,位于兩活動蓋板內側并靠抽屜兩邊外側向固定于儀器平臺底面連接的電器盒,所述終端箱采用氣電分離裝配結構構造,其中,氣體終端裝置設在所述終端箱體上,弱電插座和/或強電插座設置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的電器盒上,使得該弱電插座與強電插座能隱藏于活動蓋板內側,所述活動蓋板是通過轉軸組件與儀器平臺連接,能繞垂直面轉動。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氣體終端裝置可以裝置在終端箱體的兩側面位置或終端箱體的前面適當位置或終端箱體的后面位置。作為上述技術 方案的改進,所述氣體終端裝置包括固定于終端箱體內腔壁并具有構形成支撐作用的盒體座、穿設于所述盒體座的氣體終端、用于氣體終端防塵防污并活動連接在終端箱體表面上的防護蓋,設于防護蓋中心部位的視窗,該防護蓋為滑蓋構造或翻蓋構造,該防護蓋與盒體座通過滑動機構或轉動機構配合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弱電插座和/或強電插座可以裝置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電器盒的外側面,也可以裝置在電器盒的內側面或電器盒的斜面或電器盒的底面上,還可以裝置在電器盒的前面位置或電器盒的后面位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儀器平臺可以是一個單元構造設置,或兩個以上單元組合構造設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該滑動機構是由位于盒體座上端兩側邊凹入區域并構形成支撐上方防護蓋底面上相應凸起的導軌配合的導向滑槽構造,使得防護蓋能夠在水平面內橫向連接滑動或縱向連接滑動。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該轉動機構包括下述類型轉動機構中的一種:鉸支構造和鉸鏈構造。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該轉動機構是位于盒體座上端口的上側邊或下側邊或左側邊或右側邊連接配合,使得防護蓋構形成可繞轉動機構翻轉。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防護蓋與盒體座的配合構造形狀為方形或圓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構造。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可以是:作為另一技術方案的改進,其特點是:即在終端箱體內腔左右兩側壁上、位于連接通道口的兩外側邊位置豎向平行設置有兩根箱體滑槽,一個或一個以上氣體終端對應連接通道口固定于終端箱體 內腔兩側邊位置,具有視窗的防護蓋沿兩根箱體滑槽嵌裝連接、并與連接通道口對應上下滑動,使氣體終端藏于該防護蓋內側向防塵防污;所述箱體滑槽還可以與防護蓋配合設置在終端箱體左右兩外側壁面上連接,使防護蓋對應連接通道口內側向的氣體終端上方沿該箱體滑槽上下滑動。作為另一技術方案的改進,其特點是:在終端箱體的背面或前面箱體壁上的中間豎向位置嵌裝連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弱電盒,該弱電盒前向內置有多個弱電插座,弱電盒蓋通過弱電盒兩側邊上的滑槽配合連接滑動,使弱電插座藏于弱電盒蓋內向防塵防污,所述弱電插座還可以裝置在終端箱體左右兩側的箱體壁上連接構造。本實用新型是對現有技術的改進,其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功能構件整體布局合理,外部視覺簡潔,不僅操作簡便而且很衛生、安全。2、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于在氣體終端的上面置有一個具有防護功能的防護蓋,使氣體終端全部內藏于連接著防護蓋的盒體座中,不會有灰塵雜物污染和病房廢棄液體滲入,保持了各功能部件接口 /插口中的高度潔凈衛生,同時又將原有一同設在終端箱體上的弱電、強電插座分別裝置在儀器平臺的下方位置的活動蓋板內側,使設備布局構造合理、整齊,克服了氣體終端與弱電、強電插座同裝在一終端箱體上不安全的缺陷,更使終端箱具有多功能化。改進后的終端箱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外形美觀大方,而且操作使用方便,提高了氣體終端、弱電、強電相互之間的安全性能,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完全符合現代醫院的高標準衛生要求和對醫療設備綜合功能的安全要求。本實用新型的終端箱結構可適用于醫用吊橋、醫用吊住裝配使用。3、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改進中,其實施方式還可以采用將防護蓋通過內置于終端箱體左右兩側壁上的兩根豎向通槽配合連接上下滑動,使氣體終端連同防護蓋一起全部藏入箱體內,其箱體側壁上只留有用于接插用氣接頭的連接通道口,或在其箱體左右兩外側壁面上連接兩根豎向通槽配合防護蓋連接上下滑動,使氣體終端藏入防護蓋內側向防塵防污;在該技術方案的改進實施中還可以采用氣體終端、弱電插座、強電插座分別單獨設置在終端箱的兩側壁、背面或前面、儀器平臺的下方電盒上,而且都采用防護蓋或防護蓋板的實施方式,使氣體終端、弱電插座、強電插座全部分離裝配并能藏于防護蓋或防護蓋板的內側向,以實現防塵防污的功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中防護蓋為滑蓋豎向裝配構造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中防護蓋為滑蓋橫向裝配構造的實施方式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中防護蓋為翻蓋構造橫向裝配實施方式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中防護蓋為翻蓋構造豎向裝配實施方式示意圖。
·[0027]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設在終端箱體后面的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弱電、強電插座位于電器盒內側面裝配的實施方式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弱電、強電插座位于電器盒斜面裝配的實施方式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弱電、強電插座位于電器盒底面裝配的實施方式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器盒位于儀器平臺底面中部下方連接弱電、強電插座另一種實施方式不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中防護蓋位于終端箱體內腔左右兩側壁裝配結構實施方式示意圖。圖13是圖12的A向結構示意圖。圖14是沿圖13中C-C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中防護蓋位于終端箱體左右兩外側面裝配結構實施方式示意圖。圖16是圖15的B向結構示意圖。圖17是沿圖16中D-D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18是本實用新型的弱電插座又一種改進裝配連接構造的實施方式示意圖。附圖標注說明:1_吸頂護罩、2-上吊管、3-橫臂、4-活動關節、5-下吊管、6_終端箱體、7-氣體終端裝置、8-儀器平臺、9-活動蓋板、10-弱電插頭、11-弱電插座、12-電器盒、13-抽屜、14-強電插頭、15-強電插座、16-視窗、17-導向滑槽、18-轉軸組件、19-盒體座、20-氣體終端、21-防護蓋、22-轉動軸、23-箱體滑槽、24-連接通道口、25-弱電盒蓋、26-弱電盒、27-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如圖1、圖2所示,其具有一種結構,在該結構中改變了常用的氣電同裝在一終端箱體上,改為氣電分離裝配結構構造,即:在終端箱體上安裝氣體終端裝置,而弱電插座和強電插座安裝在與終端箱體連接支撐的儀器平臺下方電器盒上的連接和結合起來實現的。其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特點是:終端箱體6通過下吊管5與活動關節4動配合連接橫臂3的下方,橫臂的另一端由吸頂護罩I下方的上吊管2動連接;在終端箱體6上裝置有多個具有防護功能的氣體終端裝置7,在終端箱體6的前向上部和下部的適當位置上由緊固構件分別固定連接一儀器平臺8,在儀器平臺的底面下方位于抽屜13的兩側向適當位置各安裝一個電器盒12,靠近電器盒的外側向適當的位置垂直于儀器平臺底面上分別裝有一塊活動蓋板9,該活動蓋板用于弱電插座和強電插座擋灰防塵,其中,兩個弱電插座11和/或三個強電插座15分別設置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的電器盒上,使得該弱電插座和強電插座能隱藏于活動蓋板內側,該活動蓋板是通過轉軸組件18與儀器平臺底面連接,能繞垂直面轉動。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氣體終端裝置7可以裝置在終端箱體的兩側面位置或終端箱體的前面適當位置或終端箱體的后面位置。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氣體終端裝置包括固定于終端箱體內腔壁并具有構形成支撐作用的盒體座19、穿設于所述盒體座的氣體終端20、用于氣體終端防塵防污并活動連接在終端箱體表面上的防護蓋21,設于防護蓋中心部位的視窗16,該防護蓋為滑蓋構造或翻蓋構造,該防護蓋與盒體座通過滑動機構或轉動機構配合連接。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弱電插座和/或強電插座可以裝置在儀器平臺8底面下方電器盒的外側面,也可以裝置在電器盒的內側面或電器盒的斜面或電器盒的底面上,還可以是裝在電器盒的前面位置或電器盒的后面位置。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儀器平臺8可以是一個單元構造設置,或兩個以上單元組合構造設置。本實施方式中,該滑動機構是由位于盒體座19上端兩側邊凹入區域并構形成支撐上方防護蓋21底面上相應凸起的導軌配合的導向滑槽17構造,使得防護蓋能夠在水平面內橫向連接滑動或縱向連接滑動。本實施方式中,該轉動機構包括下述類型轉動機構中的一種:鉸支構造和鉸鏈構造。本實施方式中,該轉動機構是位于盒體座上端口的上側邊或下側邊或左側邊或右側邊連接配合,使得防護蓋構形成可繞轉動機構翻轉。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防護蓋與盒體座的配合構造形狀為方形或圓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構造。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 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氣體終端與防護蓋的配合構造還可以采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來實現:[0052]本實施方式中,其特點是:即在終端箱體6左右兩內側壁上、位于連接通道口 24的兩外側邊豎向平行設置有兩根箱體滑槽23,一個或一個以上氣體終端20對應連接通道口24固定于終端箱體內腔兩側邊位置,具有視窗16的防護蓋21沿兩根箱體滑槽23嵌裝連接、并與連接通道口對應上下滑動,使氣體終端藏于該防護蓋內側向防塵防污;所述箱體滑槽23還可以與防護蓋配合設置在終端箱體6左右兩外側壁面上連接,使防護蓋對應連接通道口內側向的氣體終端上方沿該箱體滑槽上下滑動。作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弱電插座裝置部位的改進實施方式,還可以采用設計在終端箱體的背面或前面或左右兩側面的適當位置上裝配連接構造,使氣體終端、弱電、強電三者分別裝配在終端箱的不同部位上,其特點是:即在終端箱體6的背面或前面箱體壁上的中間豎向位置嵌裝連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弱電盒26,該弱電盒前向內置有多個弱電插座11,弱電盒蓋25通過弱電盒兩側邊上的滑槽27配合連接滑動,使弱電插座藏于弱電盒蓋內向防塵防污。下面,就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及弱電插座和強電插座在終端箱體上的連接位置、特點及功效進一步舉例描述:圖1、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前面所述的裝配在終端箱體上的氣體終端裝置7,具體講,由氣體終端20、盒體座19、防護蓋21、視窗16、導向滑槽17構造的氣體終端裝置是通過其中的盒體座19與緊固構件配合固定連接在終端箱體內腔左右兩側壁上相匹配的連接通道口 24部位,使氣體終端20置于盒體座腔室固定連接,在氣體終端20上端面的上方裝置一個與盒體座上端兩側邊的導向滑槽17匹配連接滑動的防護蓋21,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防護蓋與盒體座相配合為縱向滑動構造方式;終端箱體的左右兩邊側壁上分別裝有兩個氣體終端裝置7,該氣體終端裝置7也可以設置為一個構造或多個構造,其中防護蓋21與盒體座19的導向滑槽17配合為朝向上方設置,在終端箱體6前面上部和下部的適當位置各設置一儀器平臺8,在儀器平臺8底面下方位于抽屜13的左右兩側向適當的位置上各固定連接一個長條形電器盒12,位于左右兩邊電器盒的外側向部位的儀器平臺底面兩側下方垂直吊裝有一塊可繞轉軸組件18轉動的活動蓋板9,在上部儀器平臺下方右邊電器盒的外側面上固裝連接兩個弱電插座11,配置有弱電插頭10 ;在上部儀器平臺左邊電器盒的外側面上固裝連接三個強電插座15,配置有強電插頭14 ;在下部儀器平臺下方右邊電器盒的外側面上固裝連接三個強電插座15,配置有強電插頭14,在下部儀器平臺左邊電器盒的外側面上固裝連接兩個弱電插座11,配置有弱電插頭10,使安裝后的弱電和強電組件均隱藏于活動蓋板內側,能防塵防污。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防護蓋為豎向滑動裝配結構方式的另一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即氣體終端裝置7中的防護蓋21與盒體座19上的導向滑槽17的配合為滑蓋連接方式朝向下方設置,使該防護蓋沿導向滑槽上下滑動。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防護蓋為橫向滑動裝配結構方式的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即氣體終端裝置7中的防護蓋21與盒體座19上的導向滑槽17的配合為橫向左右設置連接,使該防護蓋沿導向滑槽橫向左右滑動。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防護蓋為翻蓋構造橫向裝配方式的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即氣體終端裝置中的防護蓋21與盒體座19是通過轉動軸22配合為橫向左邊或右邊 連接翻蓋結構構造,使防護蓋可繞轉動軸180度翻轉。[0062]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防護蓋為翻蓋構造豎向裝配方式的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即氣體終端裝置中的防護蓋21與盒體座19是通過轉動軸22配合為豎向上邊或下邊連接翻蓋結構構造,使防護蓋可繞轉動軸180度翻轉。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氣體終端裝置裝配到終端箱體后面部位的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三個氣體終端裝置7是通過固定連接構件安裝在終端箱體后壁面的預留連接通道24部位,其中的防護蓋21為滑蓋構造方式豎向連接上下滑動或橫向連接左右滑動,也可為翻蓋構造方式豎向連接翻轉或橫向連接翻轉。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弱電、強電插座裝配結構第二個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其弱電插座11是分別安裝在終端箱體6前向上部位置的儀器平臺8下方右邊電器盒12和下部位置的儀器平臺下方左邊電器盒的內側面上,配置有弱電插頭10 ;其強電插座15是分別安裝在終端箱體前向上部位置的儀器平臺8下方左邊電器盒和下部位置的儀器平臺下方右邊電器盒12的內側面上,配置有強電插頭14。圖9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弱電、強電插座裝配結構第三個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器盒12是為直角三角形構造,其斜面朝內側向,弱電插座11是安裝在終端箱6前向上部位置的儀器平臺8下方右邊電器盒12的斜面上、或安裝在終端箱體下部儀器平臺下方左邊電器盒的斜面上,配置有弱電插頭10 ;強電插座15是安裝在終端箱前向上部的儀器平臺下方左邊電器盒的斜面上、或安裝在終端箱體前向下部的儀器平臺下方右邊電器盒的斜面上,配置有強電插頭14。圖10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弱電、強電插座裝配結構第四個實施例。
在本實施方式中,弱電插座11是安裝在終端箱6前向上部位置的儀器平臺8下方右邊電器盒12的底面上、或安裝在終端箱體下部儀器平臺下方左邊電器盒的底面上,配置有弱電插頭10 ;強電插座15是安裝在終端箱前向上部的儀器平臺下方左邊電器盒的底面上、或安裝在終端箱體前向下部的儀器平臺下方右邊電器盒的底面上,配置有強電插頭14。圖1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電器盒位于儀器平臺底面中部下方連接弱電、強電插座的另一構造方式的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終端箱體6前向儀器平臺8的中部下方去掉了抽屜13結構裝置,在儀器平臺底面中部下方改為設置電器盒12,兩個或兩個以上弱電插座11和/或強電插座15分別裝置在該電器盒12的前面或后面連接。圖12、圖13、圖1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氣體終端與防護蓋裝配于終端箱體內腔的第二種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沒有采用盒體座19套裝連接氣體終端20的結構方式,而是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氣體終端20直接通過緊固構件與終端箱體6左右兩內側壁的適當位置連接,使該氣體終端對應置于終端箱體左右兩側壁上的連接通道口 24內側向,在終端箱體內腔左右兩側壁上位于連接通道口 24兩外側邊豎向固定連接有兩根長條形的箱體滑槽23,具有視窗16的防護蓋21嵌裝于兩根箱體滑槽內,使該防護蓋對應內藏于連接通道口 24內側向的氣體終端上方沿該箱體滑槽上下滑動,對氣體終端起到防塵防污作用。圖15、圖16、圖1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氣體終端與防護蓋裝配于終端箱體內腔的第二種實施例中的另一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一實施例所述,氣體終端20不是采用內置套裝于盒體座19的結構方式,而是在終端箱體6左右兩邊外側壁面上各采用兩根長條形箱體滑槽23對應內置于箱體中左右兩側壁上的氣體終端并位于連接通道口 24兩外側邊豎向固定連接設置,具有視窗16的防護蓋21嵌裝于兩根箱體滑槽內,使防護蓋對應內藏于連接通道口 24內側向的氣體終端上方沿該箱體滑槽上下滑動,同樣能對氣體終端起到防塵防污作用。圖1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弱電插座裝配于終端箱體背面的實施例。在本實施方式中,位于終端箱體6的背面中間豎向的上部和下部適當位置開有兩個(或三個)長方形洞口,弱電盒26嵌裝于洞口內,使弱電盒敞口邊與洞口邊吻合連接,在兩個弱電盒上分別內嵌裝固定連接四個弱電插座11,在弱電盒26的左邊和右邊上端設置一具有導向的滑槽27,弱電盒蓋25通過其底面左右兩邊匹配于滑槽27的長條凸塊配合與弱電盒上下滑動連接,使弱電插座11全部隱藏于弱電盒內能達到防塵防污的功能作用。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幾個優選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了詳細描述說明,但還存在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替換,變形和等同實例。例如:氣體終端裝置還可以采用其它連接方式與終端箱體內腔隱藏連接裝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有多種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和設備的其它途徑,因此凡具有防護蓋通過滑動機構或轉動機構配合連接的氣體終端裝置,應當理解為包含所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所有這種替換、變 形和等同實施例。
權利要求1.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包括:與上吊管⑵連接的橫臂⑶、橫臂的另一端通過關節(4)連接的下吊管(5)、下吊管下端連接著終端箱體¢)、終端箱體的前面連接有儀器平臺(8)和設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中部的抽屈(13),其特征是:還包括吊裝于儀器平臺底面下方兩側邊連接的活動蓋板(9),位于兩活動蓋板內側并靠抽屜(13)兩邊外側向固定于儀器平臺底面連接的電器盒(12),所述終端箱采用氣電分離裝配結構構造,其中,氣體終端裝置(7)設在所述終端箱體(6)上,弱電插座(11)和/或強電插座(15)設置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的電器盒上,使得該弱電插座與強電插座能隱藏于活動蓋板內側,所述活動蓋板(9)是通過轉軸組件(18)與儀器平臺連接,能繞垂直面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所述氣體終端裝置(7)可以裝置在終端箱體的兩側面位置或終端箱體的前面適當位置或終端箱體的后面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所述氣體終端裝置包括固定于終端箱體內腔壁并具有構形成支撐作用的盒體座(19)、穿設于所述盒體座的氣體終端(20)、用于氣體終端防塵防污并活動連接在終端箱體表面上的防護蓋(21),設于防護蓋中心部位的視窗(16),該防護蓋為滑蓋構造或翻蓋構造,該防護蓋與盒體座通過滑動機構或轉動機構配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所述弱電插座(11)和/或強電插座(15)可以裝置在儀器平臺(8)底面下方電器盒的外側面,也可以裝置在電器盒的內側面或電器盒的斜面或電器盒的底面上,還可以裝置在電器盒的前面位置或電器盒的后面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所述儀器平臺(8)可以是一個單元構造設置,或兩個以上單元組合構造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該滑動機構是由位于盒體座(19)上端兩側邊凹入區域并構形成支撐上方防護蓋(21)底面上相應凸起的導軌配合的導向滑槽(17)構造,使得防護蓋能夠在水平面內橫向連接滑動或縱向連接滑動。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該轉動機構包括下述類型轉動機構中的一種:鉸支構造和鉸鏈構造。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該轉動機構是位于盒體座上端口的上側邊或下側邊或左側邊或右側邊連接配合,使得防護蓋構形成可繞轉動機構翻轉。
9.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在終端箱體(6)內腔左右兩側壁面上、位于連接通道口(24)的兩外側邊位置豎向平行設置有兩根箱體滑槽(23),一個或一個以上氣體終端(20)對應連接通道口(24)固定于終端箱體內腔兩側邊位置,具有視窗(16)的防護蓋(21)沿兩根箱體滑槽(23)嵌裝連接、并與連接通道口對應上下滑動,使氣體終端藏于該防護蓋內側向防塵防污;所述箱體滑槽(23)還可以與防護蓋配合設置在終端箱體(6)左右兩外側壁面上連接,使防護蓋對應連接通道口內側向的氣體終端上方沿該箱體滑槽上下滑動。
10.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其特征是:在終端箱體(6)的背面或前面箱體壁上的中間豎向位置嵌裝連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弱電盒(26),該弱電盒前向內置有多個弱電插座(11),弱電盒蓋(25)通過弱電盒兩側邊上的滑槽(27)配合連接滑動,使弱電插座藏于弱電盒蓋內向防塵防污,所述弱電插座還可以裝置在終端箱體左右兩側的箱體壁上連接 構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電分離裝配結構的醫用吊塔終端箱。包括終端箱體、儀器平臺,該終端箱還包括固裝于儀器平臺底面下方的電器盒,其技術解決方案是在終端箱體左右兩側壁上設置為氣體終端裝置,弱電插座和/或強電插座分別設在儀器平臺底面下方的電器盒上固定連接,氣體終端裝置由盒體座、氣體終端和具有視窗的防護蓋組成,由其中的防護蓋通過導向滑槽或轉動軸配合與盒體座連接滑動或翻轉,使其氣體終端藏入該防護蓋內側向的盒體座內腔,從而實現氣體終端能防塵防污,較好地解決了氣電分離裝配構造,提高了終端箱氣電之間的使用安全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布局合理、實用方便、安全、衛生等優點。適用于裝配各種輔助醫療設備,尤其是醫用吊塔、吊橋上的終端箱。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3122616SQ20132012347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明者陳志良 申請人:湖南太陽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