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鼻飼進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鼻飼進食裝置。
背景技術:
鼻飼法是指將導管通過鼻腔插入胃內,再經導管將流質食物、營養液、水和藥物注入胃內的方法,以滿足不能經口進食或病情危重的老年人對營養和治療的需要。目前,鼻飼注入器一般采用注射器,由護理人員首先用注射器抽入營養液、流質食物等,然后通過與注射器連接的鼻飼管注入患者的胃中,這種鼻飼注入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與鼻飼管匹配的注射器管口很細,護理人員主要靠兩手的力量將食物用力注入胃管中,對于粘稠的營養液注入困難,而稀釋的營養液又不能滿足患者的營養治療的需求,直接影響治療效果;二是由于現有的注射器的容積一般較小,護理人員需要多次給患者注射才能滿足營養需要,而營養液經過幾次轉換容器,又經在空氣中暴露,極易造成污染,給患者帶來感染疾病的隱患,且在推注營養液的過程中營養液變冷會導致營養液推注困難或會引起患者胃部不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推注容易、能保溫且安全衛生的鼻飼進食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鼻飼進食裝置,包括注射裝置和鼻飼管,所述注射裝置包括密閉的雙層玻璃容器,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包括連成一體的內、外兩層玻璃容器,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連接處設有進口,所述進口處覆有開合`蓋,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鍍有銀膜,所述內、夕卜兩層玻璃容器之間形成真空腔;所述雙層玻璃容器的一側設有出口,所述出口連通所述鼻飼管,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內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連接有推拉桿,所述推拉桿伸出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設有多個錐形凸起。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鼻飼管的進食端設有半圓形彈性套接頭,所述彈性套接頭上設有進食通孔。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鼻飼管內靠近所述進食端設有單向瓣膜。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鼻飼管的外壁上設有鼻飼管固定裝置,所述鼻飼管固定裝置包括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上設有鼻飼管固定環,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彈性固定帶,所述彈性固定帶的端部設有掛環。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所述推拉桿伸出所述雙層玻璃容器的一端設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有軟墊。作為更進一步地改進,所述雙層玻璃容器為長10cm、寬10cm、高3cm的容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注射裝置包括雙層玻璃容器,由于該雙層玻璃容器的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外壁都鍍有銀膜,該銀膜能反射紅外熱輻射線,容器內高溫時,內容物的熱能不向外輻射,容器內低溫時,容器外的熱能不向容器內輻射,內、外兩層玻璃容器間為真空能削弱熱對流,雙層玻璃容器有效地控制了傳導、熱對流和輻射等傳熱的途徑,從而能夠很好地保持容器內食物的原有溫度,容器內的食物不會變冷,食物不會變稠,護理人員推注食物比較容易,該食物進入患者胃內也不會引起患者的不適。(2)雙層玻璃容器的進口處設有開合蓋,既方便食物的加入又能保證進入容器內的食物不被污染,保證了進食過程的衛生;活塞上設有的錐形凸起能夠減少活塞與容器內食物的接觸面積,使得護理人員推注食物時比較省力。(3)彈性套接頭能夠避免鼻飼管插入患者時弄傷患者的食管和胃部,單向瓣膜能夠防止胃內的食物回流至鼻飼管內,從而能夠保證鼻飼管內不會被污染,保證了患者的健康;鼻飼管固定環能將鼻飼管固定在置于患者鼻孔下方的弧形固定板上,掛環能將弧形固定板掛于患者的耳朵上,從而將鼻飼管固定牢靠。(4)該鼻飼進食裝置還將雙層玻璃容器的容積根據人體胃部容積的大小進行了設置,使得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次推注就能夠滿足患者的營養需要,減少反復進食的麻煩。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鼻飼進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鼻飼管固定裝置的放大圖;其中:1-注射裝置,2-鼻飼管,3-開合蓋,4-鼻飼管固定裝置,11-雙層玻璃容器,12-活塞,13-推拉桿,21-彈性套接頭,22-單向瓣膜,41-弧形固定板42-鼻飼管固定環,43-彈性固定帶,44-掛環,111-進口,112-內層玻璃容器,113-外層玻璃容器,114-出口,121-錐形凸起,131-把手,211-進食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鼻飼進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本圖僅提供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結構部分。鼻飼進食裝置包括注射裝置I和鼻飼管2,注射裝置I包括雙層玻璃容器11,雙層玻璃容器11為長10cm、寬10cm、高3cm的長方體密閉容器,雙層玻璃容器11上設有進口111,進口 111處覆有開合蓋3,該進口用于將食物加至容器內,雙層玻璃容器11包括內層玻璃容器112和外層玻璃容器113,內、外兩層玻璃容器在進口 111處連成一體,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鍍有銀膜,內、外兩層玻璃容器之間形成真空腔。雙層玻璃容器11的一側設有出口 114,出口 114連通有鼻飼管2,雙層玻璃容器11內設有活塞12,活塞12的一端連接有推拉桿13,活塞12的另一端設有多個錐形凸起121,推拉桿13伸出雙層玻璃容器11外,推拉桿13伸出雙層玻璃容器11的一端設有把手131,把手131上套有軟墊,軟墊使得護理人員在推注時不會手疼。鼻飼管2的進食端設有半圓形彈性套接頭21,彈性套接頭21上設有進食通孔211,鼻飼管2內靠近進食端處設有單向瓣膜22,鼻飼管2的外壁上設有鼻飼管固定裝置4。如圖2所示,鼻飼管固定裝置4包括弧形固定板41,弧形固定板41上設有鼻飼管固定環42,弧形固定板41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彈性固定帶43,彈性固定帶43的端部設有掛環44。該鼻飼進食裝置的使用過程是:打開開合蓋,將配制好的營養液加入雙層玻璃容器內,蓋上開合蓋,將鼻飼管固定裝置放在患者鼻孔的下方,將鼻飼管穿過鼻飼管固定環,經鼻腔插入患者的胃內,將鼻飼管固定裝置通過掛環掛在患者的耳朵上,手握把手,推動推拉桿,雙層玻璃容器內的營養液進入鼻飼管中,營養液經單向瓣膜和彈性套接頭的進食通孔進入患者胃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鼻飼進食裝置結構簡單,既能實現將營養液推注進患者胃內,又能保證整個推注過程干凈、衛生,護理人員使用起來省時省力,該鼻飼管進食裝置還能對要推注的營養液進行保溫,既利于營養液的推注,又不會造成患者胃部的不適。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鼻飼進食裝置,包括注射裝置和鼻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裝置包括密閉的雙層玻璃容器,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包括連成一體的內、外兩層玻璃容器,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連接處設有進口,所述進口處覆有開合蓋,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鍍有銀膜,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之間形成真空腔;所述雙層玻璃容器的一側設有出口,所述出口連通所述鼻飼管,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內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連接有推拉桿,所述推拉桿伸出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設有多個錐形凸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鼻飼進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飼管的進食端設有半圓形彈性套接頭,所述彈性套接頭上設有進食通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鼻飼進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飼管內靠近所述進食端設有單向瓣膜。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鼻飼進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飼管的外壁上設有鼻飼管固定裝置,所述鼻飼管固定裝置包括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上設有鼻飼管固定環,所述弧形固定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彈性固定帶,所述彈性固定帶的端部設有掛環。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鼻飼進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桿伸出所述雙層玻璃容器的一端設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有軟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鼻飼進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玻璃容器為長10cm、寬10c m、高3cm的 容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鼻飼進食裝置,包括注射裝置和鼻飼管,所述注射裝置包括密閉的雙層玻璃容器,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包括連成一體的內、外兩層玻璃容器,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連接處設有進口,所述進口處覆有開合蓋,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的外壁均鍍有銀膜,所述內、外兩層玻璃容器之間形成真空腔;所述雙層玻璃容器設有出口,所述出口連通所述鼻飼管,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內設有活塞和與所述活塞連接的推拉桿,所述推拉桿伸出所述雙層玻璃容器外,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設有多個錐形凸起。該鼻飼進食裝置結構簡單,既能將營養液推注進患者胃內,又能保證整個過程干凈、衛生,省時省力,且能對要推注的營養液進行保溫。
文檔編號A61J15/00GK203107731SQ20132014811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8日
發明者于欽萍 申請人:于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