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成藥顆粒加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藥加工機械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中成藥顆粒加工機。
背景技術:
中藥發展的一個方向是將傳統中藥方劑加工成中成藥,有些方劑可以拿來直接經篩選、粉碎,直接制成顆粒。較傳統的做法是滾成顆粒丸劑,存在的問題是生產效率較低、力口工成的顆粒密實度較低,需要加粘合劑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率中成藥顆粒的專門機械。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包括機架、動力系統、進料系統、造粒系統、出料口,造粒系統為包括沿傳動軸軸向對稱的至少兩個可轉動碾壓輥以及用于調節碾壓輥和環模內周壁之間隙的渦輪調距機構,碾壓輥運動圈的外周向上有一個環模,環模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環模徑向上分布著內大外小的錐形孔,環模的外周有周向轉動的切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環模罩,環模罩的上部接有進料口,下面接有出料口。具體地,所述每個碾壓輥的徑向外表面呈井字結構的凸凹面,環模內周向上分布著環形的凹槽,該凹槽與碾壓輥外表面的凸面相對應。所述的渦輪調距機構為:所有碾壓輥沿中心主傳動軸對稱連接在一個支托架上,支托架與中心主傳動軸連為一體,每個碾壓輥分別套在一偏心軸上,偏心軸的一端嵌在支托架上面的偏心軸心上,另 一端連接一渦輪,渦輪連接蝸桿,蝸桿的兩端軸頭通過軸座連接在支托架上,其中一個軸頭露出軸座呈方形。所述碾壓輥和環模的軸向成豎直狀態。所述切粒刀和碾壓輥通過各自的傳動軸、傳動輪、傳動帶共同使用一個動力源,動力源為普通電機。為了能方便調節碾壓輥和環模內壁之間的間距,以適應不同種類的料粉原料,還有用于調節碾壓輥和環模內周壁之間隙的渦輪調距機構,即:所有碾壓輥沿中心主傳動軸對稱連接在一個支托架上,支托架與中心主傳動軸連為一體,隨傳動軸一起轉動,每個碾壓棍分別套在一偏心軸上,偏心軸的一端嵌在支托架上面的偏心軸心上,另一端連接一潤輪,渦輪連接蝸桿,蝸桿的兩端軸頭通過軸座連接在支托架上,其中一個軸頭露出軸座呈方形。工作時,用扳手旋轉方頭帶動蝸桿旋轉,通過渦輪經粉碎的中藥材粉進入到環模的內周空腔,在碾壓輥的帶動下動態地將中藥材粉壓入到環模徑向分布的錐形孔,原則上環模和碾壓輥的軸向可設計成各種角度,但考慮到傳動等各部件的方便布局,一般可考慮做成豎直或水平狀態。又考慮到重力作用對加工的影響,將壓輥和環模的軸向設計成豎直狀態更理想。切粒刀和碾壓輥可以通過各自的傳動軸、傳動輪、傳動帶共同使用一個動力源,動力源可為普通電機。考慮到提高加工效率和自動化,進料口可外接螺旋強制進料裝置,出料口接輸送帶,輸送帶的另一端接烘干裝置。考慮到中藥材料粉沿進料口進入到環模內腔空隙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下沉,所以在支托架的底部連有斜面的刮刀、上部連有攪動料粉的攪拌爪,這樣在碾壓輥轉動碾壓工作中,料粉不斷被攪起,動態地被均勻碾壓入錐形孔,成柱形顆粒。考慮到本裝置加工出來的顆粒表面有切削出的棱角,表面粗糙,可以最后再增加一道包衣工序,將機器切出的顆粒表面包上一層糖衣或蠟皮,以方便進食。由于采用上述設計,可以方便地將中藥材粉加工成柱形顆粒,工藝非常簡單、高效。所設計的專用加工機械結構簡單,加工效率高。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解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裝配簡圖;圖2為
圖1中A區的放大圖;圖3為環模壓輥間隙調節示意圖。圖中,1.機架,2.環模罩,3.切粒刀,4.切粒刀轉盤,5.環模,6.進料口,7.碾壓輥,8.傳動軸,9.傳動帶,10.吊裝環,11.切粒刀傳動軸,12.電動機,13.電動機帶輪,14.主軸承座,15.傳動帶輪,16.出料口,17.錐形孔,18.調距方頭,19.偏心軸,20.渦輪,21.蝸桿,22.支托架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一種中成藥顆粒顆粒制造方法,采用立式結構的造粒機,S卩:環模5及碾壓輥7的軸向呈豎直狀態。加工步驟包括碾壓輥7沿環模5內周旋轉碾壓來自于進料口6的料粉,使料粉進入環模5上分布的沿徑向內大外小的錐形孔17,料粉在錐形孔17中不斷受到擠壓向外擠出成密實柱體,經切粒刀3切斷成柱型顆粒。上述料粉加工方法所使用的立式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包括機架1、動力系統、進料系統、造粒系統、出料口,其特征在于造粒系統為包括沿傳動軸8軸向對稱的至少兩個可轉動碾壓輥7,碾壓輥7運動圈的外周向上有一個環模5,環模5的一端固定在機架I上,環模5徑向上分布著內大外小的錐形孔17,環模5的外周有周向轉動的切粒刀3,切粒刀3的外周有環模罩2,環模罩2的上部接有進料口 6,下面接有出料口 16。上述切粒刀3實際為一刮板。每個碾壓輥7的徑向外表面呈井字結構的凸凹面,環模5內周向上分布著環形的凹槽,該凹槽與碾壓輥外表面的凸面相對應。用于調節碾壓輥7和環模5內周壁之間隙的渦輪調距機構:兩個碾壓輥7沿中心主傳動軸8對稱連接在一個支托架22上,支托架22與中心主傳動軸8連為一體,每個碾壓輥7分別套在一偏心軸19上,偏心軸19的一端嵌在支托架22內部上面的偏心軸心上,另一端連接一渦輪20,渦輪20連接蝸桿21,蝸桿21的兩端軸頭通過軸座固定連接在支托架22上,其中一個軸頭露出軸座呈方形,用作調距的方頭18。切粒刀3和碾壓輥7通過各自的傳動軸、傳動輪、傳動帶共同使用一個電機。在支托架22的底部連有斜面的刮刀、上部連有攪動料粉的攪拌爪,這樣在碾壓輥轉動碾壓工作中,料粉不斷被攪起,動態地被均勻碾壓入錐形孔,成柱形顆粒。[0029]實施例二:所使用的料粉顆粒機為臥式結構,即:環模及碾壓輥的軸向呈水平狀態,其他和實施例一同。這種 結構的顆粒機,機件不宜作大,生產效率不如實施例一。
權利要求1.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包括機架、動力系統、進料系統、造粒系統、出料口,其特征在于造粒系統為包括沿傳動軸軸向對稱的至少兩個可轉動碾壓輥以及用于調節碾壓輥和環模內周壁之間隙的渦輪調距機構,碾壓輥運動圈的外周向上有一個環模,環模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環模徑向上分布著內大外小的錐形孔,環模的外周有周向轉動的切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環模罩,環模罩的上部接有進料口,下面接有出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每個碾壓輥的徑向外表面呈井字結構的凸凹面,環模內周向上分布著環形的凹槽,該凹槽與碾壓輥外表面的凸面相對應。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渦輪調距機構為:所有碾壓輥沿中心主傳動軸對稱連接在 一個支托架上,支托架與中心主傳動軸連為一體,每個碾壓輥分別套在一偏心軸上,偏心軸的一端嵌在支托架上面的偏心軸心上,另一端連接一渦輪,渦輪連接蝸桿,蝸桿的兩端軸頭通過軸座連接在支托架上,其中一個軸頭露出軸座呈方形。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其特征在于碾壓輥和環模的軸向成豎直狀態。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切粒刀和碾壓輥通過各自的傳動軸、傳動輪、傳動帶共同使用一個動力源,動力源為普通電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成藥顆粒加工機,它包括機架、動力系統、進料系統、造粒系統、出料口,造粒系統為包括沿傳動軸軸向對稱的至少兩個可轉動碾壓輥以及用于調節碾壓輥和環模內周壁之間隙的渦輪調距機構,碾壓輥運動圈的外周向上有一個環模,環模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環模徑向上分布著內大外小的錐形孔,環模的外周有周向轉動的切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環模罩,環模罩的上部接有進料口,下面接有出料口。所設計的專用加工機械結構簡單,加工效率高,可以方便地將中藥材粉加工成柱形顆粒,工藝非常簡單、高效。
文檔編號A61J3/00GK203107710SQ20132016187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3日
發明者穆曉燕, 于保敏, 趙喜蘭 申請人:穆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