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31938閱讀:46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裝置,特別是一種與血液成分分離設備配套使用清除紅細胞的單采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代血液疾病研究證明,造成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根源是外周血液中紅細胞數超過正常值,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亦相應增高,屬于一種骨髓組織異常增生的腫瘤性疾病。治療方法是通過物理與藥物使紅細胞總量、總血容量接近或回復正常,物理方法是采用靜脈放血的方式進行,能迅速有效地降低紅細胞及全血容量,改善癥狀,但放血頻次過大,易大量丟失抗凝血酶,引起高凝狀態,形成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危險,對老年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難操作,合并癥多,應用國外進口的血細胞分離機對患者進行紅細胞單采術,可迅速降低紅細胞數量,改善臨床癥狀,預防血栓形成。治療性紅細胞單采術除具有放血術的優點夕卜,實現在分離紅細胞的同時回輸大部分血漿,可減少血漿蛋白、凝血因子的丟失,同時補充一定量的膠體及晶體液,達到降低患者紅細胞容量負荷、稀釋血液、緩解高黏狀態,臨床使用證明,分離前后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顯著降低,分離前后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不明顯,但進口設備與耗材價格昂貴,經常治療的患者經濟壓力大。國內現有技術對血液成分分離的設備與耗材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高度,在安全性、可靠性上已經接近國外水平。但單獨針對清除紅細胞的單采設備與耗材還處于起步階段。
發明內容鑒于國內現有技術對血液成分分離的設備與耗材發展已經進接近國外水平,但單獨針對清除紅細胞的單采設備與耗材還處于起步階段的現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為治療時進行清除紅細胞,同時進行血漿同步回輸提供操作便利性、方便紅細胞采集后,回輸剩余紅細胞過程補充膠體及晶體液 ,維持治療時血容量平衡,降低紅細胞壓積和血液粘稠度的裝置。本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包括四通、血漿轉移袋、血液分離杯,紅細胞收集袋、以及由采血針、止液夾、取樣器、穿刺器1、細菌過濾器、血液過濾器、壓力監測器接頭構成的采集取樣支路、抗凝支路、血液過濾和壓力傳感三條支路,四通出端分別連接取樣支路、抗凝支路、血液過濾和壓力傳感三條支路,其特征在于血漿轉移袋具有上下進、出口結構,血液過濾器出端與血液泵管之間設置三通I和三通II,血液分離杯與血漿轉移袋之間設置由三通II1、穿刺器II和傳輸軟管構成的液體補充支路,三通I的入端分別與血液過濾器和血漿轉移袋下出口相連,三通II入端分別連接三通I出端和紅細胞收集袋,三通II出端經泵管與血液分離杯入口相連,三通III入端分別與血液分離杯出口接頭的透明探測軟管和穿刺器II連接,三通III出端與血漿轉移袋上入口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耗材成本較低的優點。將血漿轉移袋設計成上下進、出口結構、將液體補充支路接入血液分離杯與血漿轉移袋入口之間的技術措施,方便采集后回輸過程補充與清除紅細胞等量的膠體及晶體液以維持治療時血容量平衡,實現降低患者身體的紅細胞壓積和血液粘稠度的治療目的,同時為治療采集清除紅細胞過程中進行血漿回輸提供了操作便利性。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的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與血液分離機配合使用,當采血針采集的血液進入四通接頭,與穿刺器接入的抗凝液混合,形成抗凝血,此時,壓力監測器接頭監控血液壓力,血液分離機自動調整蠕動泵速度,抗凝血液通過血液過濾器、分離杯接頭進入血液分離杯進行離心分離。在分離杯分離出以分離杯軸為中心的內輕外重的血漿、白膜、紅細胞層,血漿成分在分離室的靠軸心部位,當最輕的血漿成分通過血漿溢出通道溢出后,通過上入口進入血漿轉移袋。隨著抗凝血液的不斷泵入分離杯進行分離,當透明探測軟管中的血液成分被探測到溢出少量紅細胞后,血液采集停止,機器調整軟管開閉程序,分別打開血漿轉移袋上下出入口和紅細胞收集軟管,關閉三通I和三通II之間軟管,利用重力法回輸開始階段溢出的血漿與白膜成分,同時同步進行血液泵回輸分離杯內紅細胞進入紅細胞收集袋,血漿轉移袋下出口回輸血漿結束后,軟管內空氣被機器探測到,機器自動關閉血漿轉移袋下出口,被血液分離機秤取重量的紅細胞收集袋在獲得重量后,開始記錄血液泵轉數,紅細胞收集結束后,打開三通I和三通II之間軟管和液體補充支路,關閉紅細胞收集軟管,根據紅細胞收集時蠕動泵轉數按相同轉數進行膠體及晶體液補充,回輸轉數達到后,關閉液體補充支路,當分離杯被清空后,開始下一循環的采集、分離、收集、回輸過程,直到紅細胞收集總量達到設定值,結束程序。這樣,只采集需要清除的紅細胞成分,血漿、白膜完全回輸病人,同時補充與清除的紅細胞等量的膠體及晶體液,使病人血容量不發生改變,更能保證治療過程安全。血液分離杯可以選擇不同規格的小容量或標準容量的血漿分離杯,有利于減少治療時患者的體外血液循環量,進一步確保安全。

圖1是本實用新·型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裝配結構示意圖。圖中:I采血針 2四通接頭 3真空取樣器 4穿刺器I 5細菌過濾器 6血液過濾 7壓力監測器接頭 8血液泵管 9抗凝泵管 10三通I11限位卡 12三通II13血漿轉移袋 14三通III 15血液分離杯 16透明探測軟管 17穿刺器II 18紅細胞收集袋 19、20止液夾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如圖1所示,由采血針1、四通接頭2、真空取樣器3、穿刺器4、細菌過濾器5、血液過濾器6、壓力監測器接頭7、血液泵管8、抗凝泵管9、三通接頭10、限位卡11、三通接頭12、血漿轉移袋13、三通接頭14、血液分離杯15、透明探測軟管16、穿刺器17、紅細胞收集袋18構成,采血管路和取樣管路上設置止液夾19、20。采血針1、止液夾19、四通接頭2、真空取樣器3、止液夾20構成血液采集、取樣支路,穿刺器4、細菌過濾器5構成抗凝支路,血液過濾器6、壓力監測器接頭7、構成血液過濾和壓力傳感支路,血漿轉移袋13具有上下進、出口結構,血液過濾器6出端與血液泵管8之間設置三通10和三通12,血液分離杯15與血漿轉移袋13之間設置三通14,三通10的入端分別與血液過濾器6和血漿轉移袋13下出口相連,三通12入端分別連接三通10出端和紅細胞收集袋18,三通12出端經泵管8與血液分離杯15入口相連,三通14入端分別與血液分離杯15出口接頭的透明探測軟管16和液體補充支路連接,三通14出端與血漿轉移袋13上入口連接。所述的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液體補充支路由穿刺器17、三通接頭14和傳輸軟管構 成。
權利要求1.一種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包括四通(2)、血漿轉移袋(13)、血液分離杯(15),紅細胞收集袋(18)、以及由采血針(I)、止液夾(19)、(20)、取樣器(3)、穿刺器I (4)、細菌過濾器(5)、血液過濾器(6)、壓力監測器接頭(7)構成的采集取樣支路、抗凝支路、血液過濾和壓力傳感三條支路,四通出端分別連接上述三條支路,其特征在于血漿轉移袋(13)具有上下進、出口結構,血液過濾器(6)出端與血液泵管⑶之間設置三通I (10)和三通II (12),血液分離杯(15)與血漿轉移袋(13)之間設置由三通III (14)、穿刺器II (17)和傳輸軟管構成的液體補充支路,三通I (10)的入端分別與血液過濾器(6)和血漿轉移袋(13)下出口相連,三通II (12)入端分別連接三通I (10)出端和紅細胞收集袋(18),三通II (12)出端經泵管(8)與血液分離杯(15)入口相連,三通III (14)入端分別與血液分離杯(15)出口接頭的透明探測軟管(16)和穿刺器II (17)連接,三通III (14)出端與血漿轉移袋(13 )上入口連 接。
專利摘要本清除式紅細胞單采裝置,包括血漿轉移袋、紅細胞收集袋、四通和血液分離杯,四通出端分別連接由采血針、取樣器、穿刺器、細菌過濾器、血液過濾器、壓力監測器接頭構成的采集取樣、抗凝、血液過濾及壓力傳感三條支路,血漿轉移袋具有上下進、出口,血液過濾器與分離杯之間設置三通Ⅰ、三通Ⅱ,血液分離杯與血漿轉移袋之間設置三通Ⅲ和液體補充支路,三通Ⅰ入端連接血液過濾器出端和血漿轉移袋下出口,三通Ⅱ入端連接三通Ⅰ出端和紅細胞收集袋,血液分離杯出口接頭經透明探測軟管通過三通Ⅲ連接血漿轉移袋上入口和液體補充支路。本裝置只采集需要清除的紅細胞成分,血漿、白膜完全回輸病人,同時補充等量的膠體及晶體液。
文檔編號A61M1/02GK203139200SQ2013201711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8日
發明者張世兵, 溫書連 申請人:四川南格爾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潞城市| 赤城县| 四子王旗| 南宫市| 金秀| 迁西县| 景东| 尼木县| 竹溪县| 连城县| 安吉县| 贵德县| 扶余县| 湟中县| 浦城县| 达日县| 泗阳县| 曲水县| 曲靖市| 德惠市| 措美县| 屯留县| 磴口县| 南召县| 甘孜县| 锦州市| 宁陵县| 安西县| 通辽市| 澜沧| 长汀县| 建湖县| 南丹县| 洛川县| 黄浦区| 枣阳市| 合山市| 南昌县| 田东县| 汉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