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中藥拔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中藥拔罐。
背景技術:
拔罐是中醫內科治療疾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拔罐主要由拔缸、活塞、螺桿和旋柄構成,這種拔治器不能夠加中藥成分以促進拔治效果,而且操作不方便,給醫務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新型中藥拔罐。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中藥拔罐,包括拔缸和螺桿,在拔缸上端設有螺紋孔,在螺桿上端裝有旋柄,下端設有活塞,所述螺桿上部為光桿,下部為可與拔缸螺紋孔相連接的螺紋,在所述活塞上設有藥槽,在所述藥槽的底部設有網罩。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產生真空簡便、快速,省時省力,在給病人進行中醫拔罐治療時,能夠添加中藥促進拔治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以下詳細說明。如圖所示,一種新型中藥拔罐,包括拔缸I和螺桿2,在拔缸I上端設有螺紋孔3,在螺桿2上端裝有旋柄4,下端設有活塞5,所述螺桿2上部為光桿6,下部為可與拔缸I螺紋孔3相連接的螺紋7,在所述活塞5上設有藥槽8,在所述藥槽8的底部設有網罩9。其工作原理是:在給病人進行中醫拔罐治療時,先拿下網罩9,接著把中藥裝入藥槽8內,再把網罩9裝好,將活塞5按壓在患處,向上提拉螺桿2,當下部螺紋7到達螺紋孔3處時再轉動螺桿2,形成螺紋連接,這樣既可使螺桿2不下移,又可輔助調節拔缸I內的真空度。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中藥拔罐,包括拔缸和螺桿,在拔缸上端設有螺紋孔,在螺桿上端裝有旋柄,下端設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上部為光桿,下部為可與拔缸螺紋孔相連接的螺紋,在所述活塞 上設有藥槽,在所述藥槽的底部設有網罩,所述網罩與藥槽活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中藥拔罐,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拔缸和螺桿,在拔缸上端設有螺紋孔,在螺桿上端裝有旋柄,下端設有活塞,所述螺桿上部為光桿,下部為可與拔缸螺紋孔相連接的螺紋,在所述活塞上設有藥槽,在所述藥槽的底部設有網罩;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產生真空簡便、快速,省時省力,在給病人進行中醫拔罐治療時,能夠添加中藥促進拔治效果。
文檔編號A61M1/00GK203139191SQ20132018890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6日
發明者劉杰, 張文杰, 陳永英 申請人: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