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推送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放射性粒子推送桿,包括不銹鋼桿身和不銹鋼手柄,桿身末端連接手柄;桿身前端設置為內凹球形機構,內凹球形機構能夠適當包裹放射性粒子的圓頭部分。本實用新型能夠減小推送過程中的摩擦,可以更順暢地在穿刺針內活動。
【專利說明】放射性粒子推送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與穿刺針及粒子植入器配合使用的放射性粒子推送桿。
【背景技術】
[0002]粒子植入,是一種將放射源植入腫瘤內部,讓其持續釋放出射線以摧毀腫瘤的治療手段,現已獲得普遍性的臨床應用。
[0003]常用的放療粒子植入器,即用于把放射性粒子植入到癌癥患者身上。現有的放療粒子植入器包括基體、手柄、可插入基體中的粒子倉,粒子植入器與穿刺針、推桿配合使用。其中,穿刺針中間是穿孔,尾部的孔呈錐形,與推桿導管相配合;粒子倉一般包括殼體、殼體內的彈簧與頂桿、與殼體螺接的貯粒子夾,其中頂桿在彈簧的作用下沿貯粒子夾的貯槽可頂至槽底,在粒子夾的近槽底之上開有通孔;推桿可沿推桿導管穿過該通孔將粒子夾中的粒子一直推出穿刺針外,植入患者病灶。
[0004]現有的推桿前端為直角平面,該結構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推進過程中,推桿前端對粒子沒有形成包裹,推動粒子前行的時候容易發生歪斜,使得與管壁的摩擦較大,活動不夠順暢。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放射性粒子推送桿,能夠減小推送過程中的摩擦,可以更順暢地在穿刺針內活動。該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0006]一種放射性粒子推送桿,包括不銹鋼桿身和不銹鋼手柄,桿身末端連接手柄;其特征在于:桿身前端設置為內凹球形機構,內凹球形機構能夠適當包裹放射性粒子的圓頭部分。
[0007]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桿身前端外周設置有倒角。
[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桿身前端設置為內凹球形機構,可適當包裹住放射性粒子的圓頭部分,同時桿端外周具有一定的倒角。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使得推送桿在穿刺針管內推送粒子時不會推偏,滑動很順暢,能夠保證粒子的順利植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實施例提供的放射性粒子推送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實施例提供的放射性粒子推送桿的桿身前端的細節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放射性粒子推送桿包括不銹鋼桿身10和不銹鋼手柄20,桿身10末端與手柄20焊接在一起。桿身10的長度等于穿刺針的長度加上粒子植入器的長度,不同的穿刺針需搭配相應長度的推送桿。桿身10的直徑取決于穿刺針管徑的大小,一般比管徑略小。
[0012]如圖2所示,桿身10前端設置有內凹球形結構11 (圖2中虛線部分),內凹的弧度要求可完全包裹住放射性粒子的圓頭部分,以此使得桿身10在推送粒子的過程中,其前端接觸放射性粒子的部位對粒子有更好的掌控性。此外,桿身10前端外周設置有一定的倒角12,有利于桿身10在穿刺針管內順暢地活動。
[0013]本實施例提供的推送桿,可以使得在穿刺針管內推送粒子時不會推偏,滑動很順暢,能夠保證粒子的順利植入。推送桿整體采用不銹鋼材料,可以經受高溫高壓消毒,臨床上可以重復使用。
[0014]以上實施例僅為充分公開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未經創造性勞動即可獲知的簡單替換,或相同技術特征的增減,應當屬于本申請公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放射性粒子推送桿,包括不銹鋼桿身和不銹鋼手柄,桿身末端連接手柄;其特征在于:桿身前端設置為內凹球形機構,內凹球形機構能夠適當包裹放射性粒子的圓頭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粒子推送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桿身前端外周設置有倒角。
【文檔編號】A61M36/12GK203539868SQ201320504763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6日
【發明者】楊潤根 申請人:珠海和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