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用植骨修整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骨科用植骨修整器,其包括底盤一端設有立柱,立柱上端通過活動軸與壓桿相聯,其特征是:所述壓桿前部設有切刀,所述壓桿后部是把手,所述底盤上設有漏斗形料斗,漏斗形料斗一側設有刀槽,漏斗形料斗下設有出料口和接料盤。使用時可將要修整的自體骨放到漏斗形料斗內,然后下壓壓桿把手即可用較少的力達到將要修整的自體骨切成規格相同的骨條。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又省力。
【專利說明】骨科用植骨修整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驗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骨科用植骨修整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創傷骨科臨床上植骨多用于粉碎骨折骨缺損、骨折部位骨不連等,通過局部植骨促進骨質創傷修復。植骨以自體骨為佳,能夠減少異體骨的排異反應等,多取自自身髂骨,但取下的骨質面積較大,只有修整成細骨條植于患處,增加接觸面積,才能利用骨折局部的血運重建促進骨痂生長,目前臨床上多用咬骨剪修整取下的自體骨,但修整骨質的過程復雜,而且修整面積大小不一,修整過程中如果修整過細有可能造成醫務人員自身的醫源性損傷,且可能增加醫源性感染的機會,給醫務人員的工作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的骨科用植骨修整器。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骨科用植骨修整器,其包括底盤一端設有立柱,立柱上端通過活動軸與壓桿相聯,其特征是:所述壓桿前部設有切刀,所述壓桿后部是把手,所述底盤上設有漏斗形料斗,漏斗形料斗一側設有刀槽,漏斗形料斗下設有出料口和接料盤。使用時可將要修整的自體骨放到漏斗形料斗內,然后下壓壓桿把手即可用較少的力達到將要修整的自體骨切成規格相同的骨條。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又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8]圖1中:1.底盤,2.立柱,3.活動軸,4.壓桿,5.切刀,6.把手,7.漏斗形料斗,
8.刀槽,9.出料口,10.接料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在圖1中,一種骨科用植骨修整器,其包括底盤I 一端設有立柱2,立柱2上端通過活動軸3與壓桿4相聯,其特征是:所述壓桿4前部設有切刀5,所述壓桿4后部是把手6,所述底盤I上設有漏斗形料斗7,漏斗形料斗7 —側設有刀槽8,漏斗形料斗7下設有出料口 9和接料盤10。使用時可將要修整的自體骨放到漏斗形料斗7內,然后下壓壓桿4把手6即可用較少的力達到將要修整的自體骨切成規格相同的骨條。
【權利要求】
1.一種骨科用植骨修整器,其包括底盤一端設有立柱,立柱上端通過活動軸與壓桿相聯,其特征是:所述壓桿前部設有切刀,所述壓桿后部是把手,所述底盤上設有漏斗形料斗,漏斗形料斗一側設有刀槽,漏斗形料斗下設有出料口和接料盤。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3400190SQ20132052007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8日
【發明者】董洪光 申請人:董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