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包括加熱區、高溫箱和下腔室;高溫箱位于下腔室上側,其內部設有過濾器;加熱區上部設有與過濾器連通的風管,過濾器的底板與下腔室連通,下腔室下部具有與加熱區連通的風道,下腔室還設有至少一個調節板,調節板的一端向上彎折,調節板的水平端在豎直方向分隔風道,調節板的彎折端在水平方向分隔下腔室的底部。調節板將下腔室底部和風道之間劃分了至少兩個流道,加熱區通過風道作用在循環風的吸力分布在各個流道的入口處,下腔室內的循環風通過各流道進入加熱區,循環風不會過渡集中,其內部的壓強比較均勻,進入加熱區后,循環風內部的溫升也比較均勻,加熱后內部的熱量比較均衡,與現有技術相比改善了滅菌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滅菌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
【背景技術】
[0002]滅菌烘箱用于無菌制劑產品的藥瓶灌裝生產中,清洗藥瓶后,滅菌烘箱是保證藥瓶烘干、無菌的重要設備。
[0003]滅菌烘箱包括進瓶預熱段、滅菌高溫段和冷卻段,進瓶預熱段在洗瓶間,清洗藥瓶后,將藥瓶放在傳送帶上,傳送帶先傳送藥瓶經過滅菌高溫段,然后傳送到冷卻段,藥瓶經冷卻段冷卻后出瓶,出瓶后傳送至灌裝間。
[0004]請參考圖1,圖1為一種典型的滅菌烘箱的滅菌高溫段的結構示意圖。
[0005]風機I’從下腔室2’抽取循環風,循環風經過加熱管3’后進入風管4’,風管4’內的循環風經過過濾器5’后成為無菌循環風,然后對傳送帶6’上的藥瓶滅菌。無菌高溫循環風對傳送帶6’上的藥瓶滅菌后,進入傳送帶6’下側的下腔室2’,風機I’產生的吸力使下腔室2’內的循環風再次進入加熱區,加熱管3’再次對循環風進行加熱,進入下一次循環。
[0006]下腔室2’內的循環風均通過風道7’進入加熱區,由于風機I’的吸力,將使下腔室2’內循環風向風道7’的入口處集中,使得循環風的內部壓強不均勻,壓強不均勻的循環風經過加熱管3’后,不同壓強位置的溫升不同,使得循環風內部溫度的均勻性較差,內部熱量不均衡,在循環風內部產生許多冷點,導致滅菌的效果較差,甚至可能導致滅菌效果不達標。藥瓶滅菌的效果不達標,將直接影響藥品質量,極大地危及人體健康。
[0007]因此,如何改善滅菌烘箱內循環風加熱不均勻的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該滅菌烘箱內循環風的加熱效果較均勻,內部熱量的均衡性較好。
[0009]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包括加熱區、高溫箱和下腔室;所述高溫箱位于所述下腔室上側,其內部設有過濾器;所述加熱區上部設有與所述過濾器連通的風管,所述過濾器的底板與所述下腔室連通,所述下腔室下部具有與所述加熱區連通的風道,所述下腔室還設有至少一個調節板,所述調節板的一端向上彎折,所述調節板的水平端在豎直方向分隔所述風道,所述調節板的彎折端在水平方向分隔所述下腔室的底部。
[0010]優選地,所述調節板的所述水平端設有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方向為所述水平端的延伸方向,所述調節桿穿過所述加熱區與所述滅菌烘箱的箱體連接。
[0011]優選地,位于所述箱體外側的所述調節桿的端部設有調節手柄,所述調節手柄通過改變位于所述箱體外側的所述調節桿的長度,改變所述調節板的所述彎折端的位置。
[0012]優選地,所述調節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調節板的所述水平端在豎直方向將所述風道分隔為三部分,兩個所述調節板的所述彎折端在水平方向將所述下腔室的底部分隔為三部分。
[0013]優選地,所述加熱區的頂部設有風機,中部設有加熱管。
[0014]優選地,所述過濾器上側設有靜壓箱,所述風管通過所述靜壓箱與所述過濾器連通,所述靜壓箱的底板為網孔板。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包括加熱區、高溫箱和下腔室;高溫箱位于下腔室上側,其內部設有過濾器;加熱區上部設有與過濾器連通的風管,過濾器的底板與下腔室連通,下腔室下部具有與加熱區連通的風道,下腔室還設有至少一個調節板,調節板的一端向上彎折,調節板的水平端在豎直方向分隔風道,調節板的彎折端在水平方向分隔下腔室的底部。
[0016]循環風經加熱區加熱后,由風管通入高溫箱的過濾器內,經過濾器過濾后成為無菌高溫循環風進入下腔室,對下腔室工作區域的藥瓶進行滅菌處理,循環風經過工作區域后通過下腔室下部的風道進入加熱區,再次被加熱后進行下一次循環。下腔室底部的調節板將下腔室底部和風道之間劃分了至少兩個流道,加熱區通過風道作用在循環風的吸力分布在各個流道的入口處,下腔室內的循環風通過各流道進入加熱區,循環風不會過渡集中,其內部的壓強比較均勻,進入加熱區后,循環風內部的溫升也比較均勻,加熱后其內部熱量比較均衡,大大改善了循環風的滅菌效果,消除了滅菌不達標的安全隱患。
[0017]具體的,調節板的水平端設有調節桿,調節桿的方向為水平端的延伸方向,調節桿穿過加熱區與滅菌烘箱的箱體連接;位于箱體外側的調節桿的端部設有調節手柄,調節手柄通過改變位于箱體外側的調節桿的長度,改變調節板的彎折端的位置。
[0018]多個調節板將下腔室底部和風道之間劃分了多了流道,可以通過調節各調節板的彎折端的位置改變各流道入口的大小,以此來改變各流道的進風量,使循環風內部的壓強更加均勻,提高其內部熱量的均衡性。
[0019]優選地,調節板的數量可以為兩個,兩個調節板的水平端在豎直方向將風道分隔為三部分,兩個調節板的彎折端在水平方向將下腔室的底部分隔為三部分。
[0020]具體的,加熱區的頂部設有風機,中部設有加熱管;過濾器上側設有靜壓箱,風管通過靜壓箱與過濾器連通,靜壓箱的底板為網孔板。風機對循環風提供動力,循環風經過加熱管時被加熱,然后進入風管,經過靜壓箱后進入過濾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一種典型的滅菌烘箱的滅菌高溫段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的滅菌高溫段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圖2所示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的調節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圖1中的部件名稱和附圖標記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
[0025]風機I’,下腔室2’,加熱管3’,風管4’,過濾器5’,傳送帶6’,風道7’ ;
[0026]圖2和圖3中的部件名稱和附圖標記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
[0027]加熱區1,風機11,加熱管12,高溫箱2,下腔室3,過濾器4,風管5,風道6,調節板7,水平端71,彎折端72,調節桿73,調節手柄74,靜壓箱8,箱體9。【具體實施方式】
[0028]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該滅菌烘箱內循環風的加熱效果較均勻,內部熱量的均衡性較好。
[0029]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0]請參考圖2和圖3,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的滅菌高溫段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的調節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包括加熱區1、高溫箱2和下腔室3 ;高溫箱2位于下腔室3上側,其內部設有過濾器4 ;加熱區I上部設有與過濾器4連通的風管5,過濾器4的底板與下腔室3連通,下腔室3下部具有與加熱區I連通的風道6,下腔室3還設有至少一個調節板7,調節板7的一端向上彎折,調節板的水平端71在豎直方向分隔風道6,調節板7的彎折端72在水平方向分隔下腔室3的底部。
[0032]滅菌烘箱包括進瓶預熱段、滅菌高溫段和出瓶冷卻段,進瓶預熱段在洗瓶間,清洗藥瓶后,將藥瓶放在傳送帶上,傳送帶傳送藥瓶經過滅菌高溫段,然后傳送到冷卻段,藥瓶經冷卻段冷卻后出瓶,出瓶后傳送至灌裝間。
[0033]在滅菌高溫段,由高溫循環風對工作區域的藥瓶進行滅菌處理。循環風在加熱區I被加熱,由風管5通入高溫箱2的過濾器4,經過濾器4過濾后成為無菌高溫循環風,然后進入下腔室3,對下腔室3工作區域的藥瓶進行滅菌處理,循環風經過工作區域后通過下腔室3下部的風道6進入加熱區1,再次被加熱后進行下一次循環。
[0034]下腔室3底部設置了至少一個調節板7,調節板7將下腔室3底部和風道6之間劃分了至少兩個流道,流道的數量為調節板7的數量加一。
[0035]加熱區I的吸力通過風道6分布在各個流道的入口處,通過各流道作用在循環風上,使下腔室3內的循環風通過各流道進入加熱區I ;整個過程與現有技術相比,循環風不會過渡集中,使得循環風內部的壓強比較均勻;循環風進入加熱區I后,其內部的溫升也比較均勻,加熱后其循環風內部的熱量比較均衡,熱量均衡的循環風的滅菌效果較好。此結構的滅菌烘箱大大改善了循環風的滅菌效果,消除了滅菌不達標的安全隱患。
[0036]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調節板7的水平端71設有調節桿73,調節桿73的方向為水平端71的延伸方向,調節桿73穿過加熱區I與滅菌烘箱的箱體9連接。
[0037]調節板7可以通過調節桿73安裝在箱體9上,同時,可以確定調節板7的水平端71的高度。設置多個調節板7時,可以通過各調節桿73將調節板7的水平端71設置在不同的高度,使各水平端71能夠在豎直方向上均勻劃分風道6。
[0038]此外,調節板7還可以通過其他的結構安裝并調節水平端71的高度,例如,在調節板7下側設置支架。
[0039]進一步具體的實施方式中,位于箱體9外側的調節桿73的端部設有調節手柄74,調節手柄74通過改變位于箱體9外側的調節桿73的長度,改變調節板7的彎折端72的位置。[0040]調節板7將下腔室3的底部和風道6之間劃分了多個流道,流道入口位于下腔室3的底部,由各調節板7的彎折端72分隔,調節各彎折端72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可以調節各流道入口的大小,可以改變各流道的進風量,使循環風內部的壓強更加均勻,提高其內部熱量的均衡性。
[0041]通過操作調節手柄74可以改變各流道入口的大小,各流道入口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具體的,可以通過試驗檢測,獲得不同流道數量時,各流道大小比例關系的最優值。
[0042]調節板7的一種優選結構是,其水平段的長度可調,即彎折端72與水平端71的距離可調,改變各流道入口的大小的同時也改變調節板7水平段的長度,使水平端位于風道6內,但又不進入加熱區I。
[0043]另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調節板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調節板7的水平端71在豎直方向將風道6分隔為三部分,兩個調節板7的彎折端72在水平方向將下腔室3的底部分隔為三部分,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
[0044]兩個調節板7將下腔室3的底部和風道6之間劃分了三個流道,下腔室3內的循環風通過三個流道進入加熱區1,使循環風內部的壓強比較均勻,經過加熱區I加熱后,循環風內部的溫升比較均衡,滅菌效果較好。
[0045]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加熱區I的頂部設有風機11,中部設有加熱管12。風機11對循環風提供動力,將下腔室3的循環風吸入加熱區1,進入加熱區I后,經過加熱管12時被加熱成為高溫循環風,然后由風管5通入過濾器4。
[0046]具體的,過濾器4上側設有靜壓箱8,風管5通過靜壓箱8與過濾器4連通,靜壓箱8的底板為網孔板。
[0047]網孔板位于過濾器4上部,循環風進入靜壓箱8后,先由靜壓箱8內部的導流板分流,均勻的吹到網孔板上,然后再進入過濾器4,靜壓箱8可以使循環風均勻作用在過濾器4上,使循環風在過濾器4內均勻分布,取得更好的過濾效果。
[0048]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包括加熱區(I)、高溫箱(2)和下腔室(3);所述高溫箱(2 )位于所述下腔室(3 )上側,其內部設有過濾器(4 );所述加熱區(I)上部設有與所述過濾器(4)連通的風管(5),所述過濾器(4)的底板與所述下腔室(3)連通,所述下腔室(3)下部具有與所述加熱區(I)連通的風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3)還設有至少一個調節板(7),所述調節板(7)的一端向上彎折,所述調節板的水平端(71)在豎直方向分隔所述風道(6),所述調節板(7)的彎折端(72)在水平方向分隔所述下腔室(3)的底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7)的所述水平端(71)設有調節桿(73),所述調節桿(73)的方向為所述水平端(71)的延伸方向,所述調節桿(73)穿過所述加熱區(I)與所述滅菌烘箱的箱體(9)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箱體(9)外側的所述調節桿(73)的端部設有調節手柄(74),所述調節手柄(74)通過改變位于所述箱體(9)夕卜側的所述調節桿(73)的長度,改變所述調節板(7)的所述彎折端(72)的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調節板(7)的所述水平端(71)在豎直方向將所述風道(6)分隔為三部分,兩個所述調節板(7)的所述彎折端(72)在水平方向將所述下腔室(3)的底部分隔為三部分。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區(I)的頂部設有風機(11),中部設有加熱管(1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劃分流道的滅菌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4)上側設有靜壓箱(8 ),所述風管(5 )通過所述靜壓箱(8 )與所述過濾器(4 )連通,所述靜壓箱(8 )的底板為網孔板。
【文檔編號】A61L2/04GK203447528SQ201320531069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史漢琳, 駱永翔, 洪夢華 申請人: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