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腳踏氣囊、單向進氣閥、氧氣接口、開關、呼吸罩、通氣管頭、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頭墊、固定帶,本體左側連接兩個固定帶,兩個固定帶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頭墊的兩個側面,頭墊呈楔形體,本體左端連接呼吸罩,呼吸罩內部連接通氣管頭,通氣管頭和本體相通,本體的右側設有兩分支管,上邊的分支管上設有氧氣接頭和開關,下邊的分支管上設有腳踏氣囊和單向進氣閥,設置了楔形體的頭墊能夠使病人頭部后仰,固定帶可以將呼吸罩牢牢固定住,以免脫落或漏氣,同時設置腳踏氣囊,這樣醫務人員的雙手可以空閑做些其他救治準備。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人工呼吸是采用人工方法幫助病人進行呼吸,最后使病人恢復呼吸功能的一種急救技術,適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窒息,人工呼吸最常用方法的是口對口吹氣法,在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病人要使頭部后仰,以便于吹氣入肺,但是口對口人工呼吸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現在也有很多人工呼吸器,但是沒有可以使病人頭部后仰的工具,也沒有固定呼吸罩的裝置,使用時呼吸罩容易脫落或發生漏氣現象,使用非常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設置了楔形體的頭墊能夠使病人頭部后仰,固定帶可以將呼吸罩牢牢固定住,以免脫落或漏氣,同時設置腳踏氣囊,這樣醫務人員的雙手可以空閑做些其他救治準備。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5]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包括腳踏氣囊1、單向進氣閥2、氧氣接口 3、開關4、呼吸罩5、通氣管頭6、本體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頭墊7、固定帶8,本體9左側連接兩個固定帶8,兩個固定帶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頭墊7的兩個側面,頭墊7呈楔形體,本體9左端連接呼吸罩5,呼吸罩5內部連接通氣管頭6,通氣管頭6和本體9相通,通氣管頭6可拆卸,本體9的右側設有兩分支管,上邊的分支管上設有氧氣接頭3和開關4,下邊的分支管上設有腳踏氣囊I和單向進氣閥2。
[0006]本實用新型能夠 產生的有益效果: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置了楔形體的頭墊能夠使病人頭部后仰,固定帶可以將呼吸罩牢牢固定住,以免脫落或漏氣,同時設置腳踏氣囊,這樣醫務人員的雙手可以空閑做些其他救治準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包括腳踏氣囊1、單向進氣閥
2、氧氣接口 3、開關4、呼吸罩5、通氣管頭6、本體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頭墊7、固定帶8,本體9左側連接兩個固定帶8,兩個固定帶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頭墊7的兩個側面,頭墊7呈楔形體,本體9左端連接呼吸罩5,呼吸罩5內部連接通氣管頭6,通氣管頭6和本體9相通,通氣管頭6可拆卸,本體9的右側設有兩分支管,上邊的分支管上設有氧氣接頭3和開關4,下邊的分支管上設有腳踏氣囊I和單向進氣閥2。
[0009]使用時,將頭墊放在病人的頸下,楔形體的設置可以使病人頭部后仰,頭墊與病人頸部接觸處采用圓弧設置,可以使病人更舒服,然后把呼吸罩放在病人的下顎處,通氣管頭放進病人的口中,固定帶可以固定住呼吸罩,然后打開進氣閥,用腳踩動腳踏氣囊,給病人做人工呼吸,其中通氣管頭為一次性可取下更換,當連接氧氣瓶時,通過氧氣接頭連接氧氣瓶,然后打開關,然后給病人輸氧。
[0010]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人工呼吸裝置,包括腳踏氣囊(I)、單向進氣閥(2)、氧氣接口(3)、開關(4)、呼吸罩(5)、通氣管頭(6)、本體(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頭墊(7)、固定帶(8),本體(9)左側連接兩個固定帶(8),兩個固定帶(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頭墊(7)的兩個側面,頭墊(7)呈楔形體,本體(9)左端連接呼吸罩(5),呼吸罩(5)內部連接通氣管頭(6),通氣管頭(6)和本體(9)相通,通氣管頭(6)可拆卸,本體(9)的右側設有兩分支管,上邊的分支管上設有氧氣接頭(3)和開關(4),下邊的分支管上設有腳踏氣囊(I)和單向進氣閥(2)。
【文檔編號】A61H31/00GK203468991SQ201320552945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張霄 申請人: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