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護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護理病床,床墊為雙層結構,包括上層床板和下層床板,所述上層床板和所述下層床板通過移動桿實現將所述上層床板位移,能夠平穩地移動到抽板上,所述上層床板兩端分別具有兩個推手,移動桿一端具有活動球,所述活動球活動嵌入凹槽內,所述凹槽焊接在上層床板的一側邊;所述移動桿另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下層床板的一側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患者無需翻身,即可移動到一側,便于對患者進行護理。
【專利說明】—種醫用護理病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醫用病床。
【背景技術】
[0002]臨床上所使用的醫用病床主要由床墊和支腿構成,這種醫用病床在給病人更換床褥時,需要將病人轉移開,這對于一般病人來講比較容易,而對于危重病人則操作起來十分麻煩、費時費力,給醫務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且不能保證病人安全或在不翻身的情況下對病人進行必要的護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給危重病人更換床褥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的醫用病床,且在不翻身的情況下對病人進行必要的護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護理病床,包括床墊和支腿,在床墊側面設有抽板,所述抽板上設有抽板支柱,所述抽板支柱上設有轉動滑輪,所述抽板支柱上端設有把手;所述床墊為雙層結構,包括上層床板和下層床板,所述上層床板和所述下層床板之間通過移動桿實現將所述上層床板位移,能夠平穩地移動到所述抽板上,所述上層床板兩端分別具有兩個推手,所述移動桿一端具有活動球,所述活動球活動嵌入凹槽內,所述凹槽焊接在所述上層床板的一側邊;所述移動桿另一端活動連接在下層床板的一側邊。
[000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給危重病人更換床褥時操作簡便、省時省力,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病人不會掉下床,保證了病人的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為抽板的結構示意圖。
[0006]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雙層床板結構示意圖。
[0007]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移動部件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抽板,2、把手,3、轉動滑輪,4、抽板支柱,5、支腿,6、床墊,21、推手,22、上層床板,23、下層床板,24、移動桿,25、凹槽,26、活動球。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一種醫用護理病床,包括床墊6和支腿5,在所述床墊6側面設有抽板1,所述抽板I上設有抽板支柱4,所述抽板支柱4上設有轉動滑輪3,所述抽板支柱4上端設有把手2 ;所述床墊6為雙層結構,包括上層床板22和下層床板23,所述上層床板22和所述下層床板23之間通過移動桿24實現將上層床板22位移,能夠平穩地移動到所述抽板I上,所述上層床板22兩端分別具有兩個推手21,所述移動桿24 —端具有活動球26,所述活動球26活動嵌入凹槽25內,所述凹槽25焊接在所述上層床板22的一側邊;所述移動桿24另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下層床板23的一側邊。[0010]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護理病床,包括床墊(6)和支腿(5),在所述床墊(6)側面設有抽板(I),抽板(I)上設有抽板支柱(4),所述抽板支柱(4)上設有轉動滑輪(3),所述抽板支柱(4)上端設有把手(2);所述床墊(6)為雙層結構,包括上層床板(22)和下層床板(23),所述上層床板(22 )和所述下層床板(23 )之間通過移動桿(24 )實現將所述上層床板(22 )位移,能夠平穩地移動到所述抽板(I)上,所述上層床板(22)兩端分別具有兩個推手(21),所述移動桿(24) 一端具有活動球(26 ),所述活動球(26 )活動嵌入凹槽(25 )內,所述凹槽(25 )焊接在所述上層床板(22)的一側邊;所述移動桿(24)另一端活動連接在所述下層床板(23)的一側邊。
【文檔編號】A61G7/00GK203468901SQ201320553485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8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李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