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磁療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頸部磁療按摩器,它包括第一按摩組件、第二按摩組件及間距調節機構,所述間距調節機構連接于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用以調節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間距。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間距調節機構調節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的距離,以實現對人體肩部及周圍的各個位置進行按摩,其使用更加方便,按摩效果也更。
【專利說明】頸部磁療按摩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保健按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頸部磁療按摩器。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頸部或肩部長期保持同一動作,長時間受到壓迫,容易出現勁椎、肩部等局部病痛,頸肩按摩器是根據人體工程力學和中醫經絡學原理,經過大量的實踐,來設計產生模擬人手敲打或揉捏的溫熱按摩功能,可緩解因工作壓力、家務勞動所造成的肩背酸痛,緩解因睡眠落枕造成的肩部酸痛。緩解因長年氣血循環不暢造成的疼痛,同時還有助燃燒脂肪,促進減肥等功能,現有的肩部按摩器,使用不方便,按摩效果差,不能對各個部位進行按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間距調節機構的頸部磁療按摩器,該頸部磁療按摩器采用人工學設計,緊貼頸部的穴位,按摩手法奇妙,力度適中,按摩效果良好,使用方便,更選用了環保材料,更為環保。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頸部磁療按摩器,它包括第一按摩組件、第二按摩組件及間距調節機構,所述間距調節機構連接于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用以調節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間距,通過調節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的間距,用于控制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的按摩效果。
[0005]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第一按摩組件及第二按摩組件均包括一殼體、至少兩按摩頭及一用以驅動所述按摩頭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按摩頭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
[0006]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箱體、固定于所述箱體上的驅動電機及設置于箱體內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的輸出軸與所述按摩頭連接,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實現一級變速、二級變速和三級變速。
[0007]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間距調節機構包括保護殼、第一調節件、第二調節件、轉動軸、齒輪及旋鈕,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均具有可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部,所述齒輪位于保護殼內與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上的齒部嚙合,所述轉動軸的一端伸入至保護殼與所述齒輪連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保護殼外部與所述旋鈕連接,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一按摩組件及第二按摩組件。
[0008]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間距調節機構還包括齒圈及卡環,所述齒圈具有方向相反的棘齒,所述卡環上設有與所述棘齒對應的彈性扣,所述卡環設置于所述齒圈內,卡環上的彈性扣分別與所述齒圈上的棘齒卡合,所述轉動軸與卡環的中心連接,以使轉動軸轉動后,通過所述卡環與齒圈的配合使所述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鎖緊固定。
[0009]在上述的結構中,所述按摩頭包括按摩頭本體及設置于按摩頭本體上球狀部,所述球狀部高出所述按摩頭本體的表面。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實用新型通過間距調節機構調節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的距離,以實現對人體肩部及周圍的各個位置進行按摩,其使用更加方便,按摩效果也更好;其二、第一按摩頭組件及第二按摩頭組件分別包含兩個按摩頭,且按摩頭包括按摩頭本體及設置于按摩頭本體上球狀部,所述球狀部高出所述按摩頭本體的表面,如此,在驅動機構驅動按摩頭轉動時,兩按摩頭形成旋轉兼揉捏的按摩效果,類似人工揉捏動作,另外在主體外側我們設計了柔軟舒服的硅膠手拉皮,給人更加舒適的按摩享受;其三、該頸部磁療按摩器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其通過佩戴件佩戴于頸部,再調節第一按摩組件及第二按摩組件之間間距,即可以適應使用者的按摩要求進行按摩操作;其四、上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部、轉動軸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部在設計上均采用了不規則齒輪的設計方法,也就是通過扭齒來增加扭力,使力的傳動更為有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第一按摩組件10 ;殼體11 (21);第二按摩組件20 ;箱體22 (12);按摩頭23 ;按摩頭本體231 ;球狀部232 ;驅動電機24 ;齒輪傳動機構25 ;間距調節機構30 ;前蓋31 ;后殼32 ;第一調節件33 ;第二調節件34 ;轉動軸35 ;齒輪36 ;旋鈕37 ;齒圈38 ;卡環39。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5]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頸部磁療按摩器,它包括第一按摩組件10、第二按摩組件20及間距調節機構30,所述間距調節機構30連接于第一按摩組件10與第二按摩組件20之間,用以調節第一按摩組件10與第二按摩組件20之間間距,通過間距調節機構30調節第一按摩組件10及第二按摩組件20之間的距離,以實現對肩部及周圍各個部位進行按摩,達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組件10及第二按摩組件20均包括一殼體11、21、至少兩按摩頭23及一用以驅動所述按摩頭23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殼體11、21內,所述按摩頭23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驅動機構驅動按摩頭23轉動,以對人體肩部進行按摩。
[0017]進一步的,參照圖2所示,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箱體12/22、固定于所述箱體12/22上的驅動電機24及設置于箱體12/22內的齒輪傳動機構25,所述驅動電機24的輸出軸與所述齒輪傳動機構25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25的輸出軸與所述按摩頭23連接,通過齒輪傳動機構25實現一級變速、二級變速和三級變速。
[0018]更進一步的,還是參照圖1所示,所述間距調節機構30包括由前蓋31和后殼32組成的保護殼、第一調節件33、第二調節件34、轉動軸35、齒輪36及旋鈕37,所述第一調節件33及第二調節件34均具有可與所述齒輪36嚙合的齒部,所述齒輪36位于保護殼內與所述第一調節件33及第二調節件34上的齒部嚙合,所述轉動軸35的一端伸入至保護殼與所述齒輪36連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保護殼外部與所述旋鈕37連接,所述第一調節件33及第二調節件34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一按摩組件10及第二按摩組件20。本實施例中,第一調節件33及第二調節件34為弧形片,在弧形片中間設置一條形槽,條形槽的上下邊緣設置所述的齒部,齒輪36與剛好嚙合于所述條形槽上下邊緣的齒部之間,第一調節件33及第二調節件34與所述齒輪36嚙合的齒部、轉動軸35與所述齒輪36嚙合的齒部在設計上均采用了不規則齒輪的設計方法,也就是通過扭齒來增加扭力,使力的傳動更為有效。
[0019]此外,所述間距調節機構30還包括齒圈38及卡環39,所述齒圈38具有方向相反的棘齒,所述卡環39上設有與所述棘齒對應的彈性扣,所述卡環39設置于所述齒圈38內,卡環39上的彈性扣分別與所述齒圈38上的棘齒卡合,所述轉動軸35與卡環39的中心連接,以使轉動軸35轉動后,通過所述卡環39與齒圈38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調節件33及第二調節件34鎖緊固定,如此,可固定第一按摩組件10與第二按摩組件20之間的間距固定。
[0020]作為較佳實施方式,所述按摩頭23包括按摩頭本體231及設置于按摩頭本體231上球狀部232,所述球狀部232高出所述按摩頭本體231的表面,如此,在驅動機構驅動按摩頭23轉動時,兩按摩頭23形成旋轉兼揉捏的按摩效果,類似人工揉捏動作,給人更加舒適的按摩享受。
[0021]綜上,本實用新型通過間距調節機構30調節第一按摩組件10與第二按摩組件20之間的距離,以實現對人體肩部及周圍的各個位置進行按摩,其使用更加方便,按摩效果也更好,此外、該頸部磁療按摩器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其通過佩戴件佩戴于頸部,再調節第一按摩組件10及第二按摩組件20之間間距,即可以適應使用者的按摩要求進行按摩操作。
[0022]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范疇內,可以出現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頸部磁療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按摩組件、第二按摩組件及間距調節機構,所述間距調節機構連接于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用以調節第一按摩組件與第二按摩組件之間間距;所述第一按摩組件及第二按摩組件均包括一殼體、至少兩按摩頭及一用以驅動所述按摩頭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按摩頭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磁療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箱體、固定于所述箱體上的驅動電機及設置于箱體內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齒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的輸出軸與所述按摩頭連接,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實現一級變速、二級變速和三級變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磁療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距調節機構包括保護殼、第一調節件、第二調節件、轉動軸、齒輪及旋鈕,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均具有可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部,所述齒輪位于保護殼內與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上的齒部嚙合,所述轉動軸的一端伸入至保護殼與所述齒輪連接,另一端位于所述保護殼外部與所述旋鈕連接,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一按摩組件及第二按摩組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頸部磁療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間距調節機構還包括齒圈及卡環,所述齒圈具有方向相反的棘齒,所述卡環上設有與所述棘齒對應的彈性扣,所述卡環設置于所述齒圈內,卡環上的彈性扣分別與所述齒圈上的棘齒卡合,所述轉動軸與卡環的中心連接,以使轉動軸轉動后,通過所述卡環與齒圈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調節件及第二調節件鎖緊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磁療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頭包括按摩頭本體及設置于按摩頭本體上球狀部,所述球狀部高出所述按摩頭本體的表面。
【文檔編號】A61H39/04GK203677522SQ201320555416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王春曉 申請人:王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