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麻醉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麻醉器,包括針管、活塞、針芯和針頭,所述活塞和針芯的一端固定連接并裝入針管內,針管的一端套接針頭、另一端外側壁上分別設置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所述針頭外套設圓筒,針頭的頂端固定設置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圓筒的頂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給病人進行注射時能夠避免控制注射穿刺深度,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醫務人員能夠單手使用本實用新型來進行麻醉注射,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麻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麻醉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注射器主要由針頭、針管、活塞和針芯構成,這種注射在給病人注射時,注射深度大多憑經驗控制,這樣很容易穿刺過深導致注射部位出現淤血現象,給醫務人員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難度;而且在注射時,往往需要一手握住針管,一手推動針芯進行注射,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單手就可操作的新型麻醉器。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0005]一種新型麻醉器,包括針管、活塞、針芯和針頭,所述活塞和針芯的一端固定連接并裝入針管內,針管的一端套接針頭、另一端外側壁上分別設置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所述針頭外套設圓筒,針頭的頂端固定設置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圓筒的頂端。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的第二掛鉤的高度大于第一掛鉤的高度。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的圓筒的長度小于針頭的長度。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給病人進行注射時能夠避免控制注射穿刺深度,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醫務人員能夠單手使用本實用新型來進行麻醉注射,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在此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1]如圖1所示的新型麻醉器,包括針管1、活塞2、針芯3和針頭8,所述活塞2和針芯3的一端固定連接并裝入針管I內,針管I的一端套接針頭8、另一端外側壁上分別設置第一掛鉤4和第二掛鉤5 ;所述針頭8外套設圓筒7,針頭8的頂端固定設置彈簧6,彈簧6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圓筒7的頂端,第二掛鉤5的高度大于第一掛鉤4的高度。第一掛鉤4和第二掛鉤5 —高一低,醫務人員使用時能夠食指鉤住第二掛鉤5、小指鉤住第一掛鉤4,推動針芯3即可注射。
[0012]為避免控制注射穿刺深度,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所述的圓筒7的長度小于針頭8的長度。[001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在給病人進行注射時能夠避免控制注射穿刺深度,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醫務人員能夠單手使用本實用新型來進行麻醉注射,使用方便。
[001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麻醉器,包括針管(I)、活塞(2)、針芯(3)和針頭(8),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和針芯(3)的一端固定連接并裝入針管(I)內,針管(I)的一端套接針頭(8)、另一端外側壁上分別設置第一掛鉤(4)和第二掛鉤(5);所述針頭(8)外套設圓筒(7),針頭(8)的頂端固定設置彈簧(6),彈簧(6)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圓筒(7)的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掛鉤(5)的高度大于第一掛鉤(4)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麻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筒(7)的長度小于針頭(8)的長度。
【文檔編號】A61M5/31GK203436631SQ201320559067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冷麗紅 申請人:冷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