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檢查用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實用的胃腸鏡檢查用床。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胃腸鏡檢查用床,包括床板、設置在床板下方的底座和位于床板與底座之間的支撐缸,床板一端設有翻折板,床板另一端的一側設有固定側板,固定側板上設置有手臂固定機構,另一側設有移動側板,該移動側板能夠沿滑槽移動,滑槽沿床板寬度方向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移動側板移動可以調整固定側板與移動側板距離適應不同胖瘦的病人,手臂固定機構可以防止手部靜脈針頭受壓,方便實用。
【專利說明】胃腸鏡檢查用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院檢查用床,具體涉及一種胃腸鏡檢查用床,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胃腸鏡檢查是確定胃腸病因的主要方式,目前胃腸鏡檢查都是在普通病床上進行,然而在進行胃腸鏡檢查時候有著特殊的要求,比如進行腸鏡檢查時候需要從患者肛門進入,患者需要保持屈膝側臥位,雙腿經常會滑下,需要其他人協助固定雙腿配合醫生檢查;有時候病人會處于麻醉狀態,為了防止手部靜脈針頭受壓,需要人拖住患者手臂,不方便;胃腸鏡檢查后患者會有部分體液流出,容易弄臟檢查床,給醫護人員帶了很多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實用的胃腸鏡檢查用床。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胃腸鏡檢查用床,包括床板、設置在床板下方的底座和位于床板與底座之間的支撐缸,床板一端設有翻折板,床板另一端的一側設有固定側板,固定側板上設置有手臂固定機構,另一側設有移動側板,該移動側板能夠沿滑槽移動,滑槽沿床板寬度方向設置。
[0006]優選地,手臂固定機構包括通過固定套安裝在固定側板上的支撐桿,支撐桿上通過螺紋連接有手臂固定板。
[0007]優選地,翻折板上設有腳固定板,腳固定板具有兩個半圓弧狀的腳放置部,腳放置部上對應設置有腳捆綁帶。
[0008]優選地,床板上設置有多層一端粘合在一起的紙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移動側板移動可以調整固定側板與移動側板距離適應不同胖瘦的病人,手臂固定機構可以防止手部靜脈針頭受壓,方便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手臂固定板,2、支撐桿,3、固定套,4、固定側板,5、床板,6、移動側板,7、支撐缸,8、底座,9、移動輪,10、紙墊,11、翻折板,12、腳固定板,13、腳捆綁帶,14、腳放置部,15、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便于本領域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下述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3]參考附圖1,一種胃腸鏡檢查用床,包括床板5、設置在床板5下方的帶有移動輪9的底座8和位于床板5與底座8之間的支撐缸7,床板5 —端設有翻折板11,床板5另一端的一側設有固定側板4,固定側板4上設置有手臂固定機構,另一側設有移動側板6,該移動側板6能夠沿滑槽15移動,滑槽15沿床板5寬度方向設置。
[0014]本實施例中,手臂固定機構包括通過固定套3安裝在固定側板4上的支撐桿2,支撐桿2上通過螺紋連接有手臂固定板1,可以將調整手柄固定板I相對床板5高度,手柄固定板I放置手臂,防止手部靜脈針頭受壓,方便實用。
[0015]本實施例中,翻折板11上設有腳固定板12,腳固定板12具有兩個半圓弧狀的腳放置部14,腳放置部14上對應設置有腳捆綁帶13。
[0016]本實施例中,床板5上設置有多層一端粘合在一起的紙墊10,檢查結束后隨時撕掉,避免了患者流出的體液弄臟床。
[0017]以上僅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優選實施方式,本領域人員可以根據上述描述作出許多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胃腸鏡檢查用床,其特征是:包括床板(5)、設置在床板(5)下方的底座(8)和位于床板(5)與底座(8)之間的支撐缸(7),床板(5) —端設有翻折板(11),床板(5)另一端的一側設有固定側板(4),固定側板(4)上設置有手臂固定機構,另一側設有移動側板(6),該移動側板(6)能夠沿滑槽(15)移動,滑槽(15)沿床板(5)寬度方向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胃腸鏡檢查用床,其特征是:手臂固定機構包括通過固定套(3)安裝在固定側板(4)上的支撐桿(2),支撐桿(2)上通過螺紋連接有手臂固定板(I)。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胃腸鏡檢查用床,其特征是:翻折板(11)上設有腳固定板(12),腳固定板(12)具有兩個半圓弧狀的腳放置部(14),腳放置部(14)上對應設置有腳捆綁帶(13) ο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胃腸鏡檢查用床,其特征是:床板(5)上設置有多層一端粘合在一起的紙 墊(10)。
【文檔編號】A61G13/12GK203483611SQ20132059390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劉善軍 申請人:劉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