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用吸氧器具,尤其是一種帶鼻孔墊的一次性吸氧管。本實用新型結構包括吸氧總管,與吸氧總管相連的鼻吸管,鼻吸管結構是在鼻吸管橫管上設置兩個鼻孔管組成的。鼻孔管上設置中空的鼻孔墊,鼻孔墊與卡扣相連接,卡扣扣合在鼻吸管橫管上。所述的鼻孔墊材料是軟塑料薄片。所述的鼻孔墊形狀是蘑菇狀。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吸氧管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科學、制作簡單,能使病人在吸氧時感覺舒服,不感覺疼痛,而且本實用新型穩固性更好,適于臨床推廣使用。
【專利說明】一次性吸氧管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用吸氧器具,尤其是一種帶鼻孔墊的一次性吸氧管。
【背景技術】
[0002]在醫療過程中吸氧器具是經常用到的醫療器械,其中一次性吸氧管的使用非常普遍。目前的一次性吸氧管的鼻吸管通常是用硅膠等較硬材質做成,鼻吸管插入病人鼻孔讓病人吸氧時,病人經常會感覺硌得難受,甚至是硌傷皮膚。醫護人員有的采用在鼻吸管處墊上衛生棉的辦法,但是衛生棉無法很好地固定,容易脫落,效果也不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狀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制作簡單、能使病人感覺舒適的一次性吸氧管。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包括吸氧總管,與吸氧總管相連的鼻吸管,鼻吸管結構是在鼻吸管橫管上設置兩個鼻孔管組成的。鼻孔管上設置中空的鼻孔墊,鼻孔墊與卡扣相連接,卡扣扣合在鼻吸管橫管上。
[0004]所述的鼻孔墊材料是軟塑料薄片。
[0005]所述的鼻孔墊形狀是蘑菇狀。
[0006]所述的吸氧總管上設置耳邊卡扣,耳邊卡扣連接耳朵形狀的掛耳圈。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吸氧管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一、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軟材質的鼻孔墊,使病人在吸氧時能感覺舒服,不感覺疼痛;二、本實用新型的掛耳圈的設置,可以使吸氧管在病人吸氧時得到很好的固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附圖I是一種一次性吸氧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2是一種一次性吸氧管的A-A剖視圖。
[0011]圖中:1、吸氧總管,2、鼻吸管橫管,3、鼻孔管,4、鼻孔墊,5、卡扣,6、耳邊卡扣,7、掛耳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說明書附圖對一次性吸氧管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一次性吸氧管,結構包括吸氧總管1,與吸氧總管I相連的鼻吸管,鼻吸管結構是在鼻吸管橫管2上設置兩個鼻孔管3。鼻孔管3上設置中空的鼻孔墊4,鼻孔墊4與卡扣5相連接,卡扣5底座也是中空的,以便于套在鼻孔管3上,卡扣5由有輕微彈性的材料制成,可以扣合在鼻吸管橫管2上。
[0014]所述的鼻孔墊4材料是軟塑料薄片。能使病人在吸氧時感覺柔軟。[0015]所述的鼻孔墊4形狀是蘑菇狀。蘑菇傘下的空間可以在使用時被擠壓,以適應不同鼻孔大小的病人。
[0016]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在吸氧總管I上設置耳邊卡扣6,耳邊卡扣6連接耳朵形狀的掛耳圈7。掛耳圈7可以掛在病人耳朵上,可以起到固定吸氧管作用以及防止吸氧管被病人身體壓住。掛耳圈7上可以設置一層海綿,增加舒適度。
[0017]本實用新型的卡扣5與鼻孔墊4,耳邊卡扣6與持耳圈7這兩部分結構可以單獨制作,不必須與吸氧總管一體成型,制作方便成本低。在使用時只需扣合固定在吸氧管適當位置既可。
【權利要求】
1.一次性吸氧管,包括吸氧總管(1),與吸氧總管(I)相連的鼻吸管,鼻吸管結構是在鼻吸管橫管(2)上設置兩個鼻孔管(3),其特征在于:鼻孔管(3)上設置中空的鼻孔墊(4),鼻孔墊(4)與卡扣(5)相連接,卡扣(5)扣合在鼻吸管橫管(2)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吸氧管,其特征在于:鼻孔墊(4)材料是軟塑料薄片。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吸氧管,其特征在于:鼻孔墊(4)形狀是蘑菇狀。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在吸氧總管(I)上設置耳邊卡扣(6),耳邊卡扣(6)連接耳朵形狀的掛耳圈(7)。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525100SQ201320644435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8日
【發明者】梁鐵軍, 王叢笑 申請人:梁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