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其主要特點是包括一段外輪廓呈長方體、且中心沿長方體長度方向開設有圓形氣管通道的管體,在靠近管體右端的位置緊鄰著設置有兩個插塊,兩個插塊與管體之間均連接有壓縮彈簧,其中一個插塊從上向下插入管體,另一個插塊從下向上插入管體,插塊上均設有圓形通孔,通過按壓連個插塊將固定器固定在氣管插管上,再將固定器固定在病人頸部。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使用成本低、固定效果好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氣管插管的固定方法一直是沿用將牙墊和氣管插管用膠布固定后再直接黏貼到患者兩側面頰上,在長期的臨床經驗中發現,這種固定方法存在很多不足:氣管插管固定后仍有很大活動度,一旦插管進入氣管過深,很容易進入氣管,形成一側肺通氣,另一側肺無功能,相反,一旦導管被外拉過多,又容易發生托管,產生致命危險,另外,采用膠布黏貼,容易產生患者過敏現象,對皮膚損害較重,而且,膠布留置時間稍長,又容易粘連成團,更換不易,一旦污染,又容易導致繼發性感染,給患者造成額外的痛苦;再有,操作繁瑣,
[0003]特別是不便于一人單獨操作,在固定氣管插管時需要一人手扶牙墊和氣管插管,另外一人撕膠布固定,較為麻煩,特別是在當氣管插管意外移位或者需要調整位置時,還需要將膠布拆除,調整位置后再用膠布固定,更加費事費力不易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申請人:在呼吸內科的長期工作過程中,發現上述問題,經過探索和研究,目的是提供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能夠牢固可靠的固定氣管插管,且操作方便、省事省力,不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其結構包括:一段外輪廓呈長方體、且中心沿長方體長度方向開設有圓形氣管通道的管體;在靠近所述管體右端的位置、從管體的上表面向管體的底面豎向開設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槽一,該插槽一面積較大的面與管體的右側端面平行,該插槽一向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在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完全覆蓋;在所述插槽一內插接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塊一,該插塊一的下表面與所述插槽一底面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一,壓縮彈簧一的兩端分別與插塊一和插槽一固定連接,所述插塊一上設置有一個圓形通孔一,當插塊一被外力壓入插槽一內時,所述圓形通孔一能夠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重合,所述插塊一的上端不論插塊一是否壓入插槽一都伸出插槽一外部,在插塊一的外端連接有捆綁環一;還在靠近所述管體右端的位置、從管體的下表面向管體的上表面豎向開設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槽二,該插槽二緊鄰插槽一的左側設置,該插槽二面積較大的面與管體的右側端面平行,該插槽二向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在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完全覆蓋;在所述插槽二內插接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塊二,該插塊二的上表面與所述插槽二頂面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二,壓縮彈簧二的兩端分別與插塊二和插槽二固定連接,所述插塊二上設置有一個圓形通孔二,當插塊二被外力壓入插槽二內時,所述圓形通孔二能夠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重合,所述插塊二的下端不論插塊二是否壓入插槽二都伸出插槽二外部,在插塊二的外端連接有捆綁環二 ;在所述圓形通孔一和圓形通孔二的內表面均設有防滑條紋;所述管體的左側設置有一個咬合部,該咬合部與管體之間通過螺紋相連接固定,咬合部的表面設有齒紋。[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使用時,一只手同時按壓插塊一和插塊二,使插塊一上的圓形通孔一、插塊二上的圓形通孔二以及圓形氣管通道重合成一個暢通的通道,此時可用另一只手將氣管插管穿過該暢通的通道;固定插管時,松開插塊一和插塊二,插塊一、插塊二分別在壓縮彈簧一和壓縮彈簧二的作用下向外彈出,由于氣管插管的阻擋,插塊一和插塊二從兩個相反的方向將氣管插管壓緊,保證氣管插管在圓形氣管通道內不移動,基于上述結構,按壓插塊一和插塊二能夠調節本新型固定器的位置,松開插塊一和插塊二能夠將固定器牢固固定在氣管插管上,操作簡單方便,一個醫護人員即可輕松操作;在調整固定好固定器的位置后,此時病人的牙齒咬住咬合部,咬合部上的齒紋能夠減少固定在在口腔內的移動;外部固定固定器時,插塊一朝向病人的左臉頰,插塊二朝向病人的右臉頰,使用捆綁繩分別穿過設置在插塊一、二上的捆綁環一、二,通過捆綁繩將固定器固定在病人的頸部,這時,捆綁繩處于向外拉伸插塊一、二的狀態,使得插塊一、二能夠更牢固的壓緊氣管插管,插塊一、二的外端較長,能夠起到口部阻擋的作用,防止固定器整體向口腔伸出滑動,所述咬合部螺紋連接在所述管體上,當咬合部損壞需要更換時刻將咬合部取下換裝新的咬合部,節約材料便于多次使用。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使用成本低、固定效果好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其結構和優點將更加清楚。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看圖1,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其結構包括:一段外輪廓呈長方體、且中心沿長方體長度方向開設有圓形氣管通道2的管體I ;在靠近所述管體I右端的位置、從管體I的上表面向管體I的底面豎向開設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槽一 3,該插槽一 3面積較大的面與管體I的右側端面平行,該插槽一 3向管體I右側面的投影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2在管體I右側面的投影完全覆蓋;在所述插槽一 3內插接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塊一 3.1,該插塊一
3.1的下表面與所述插槽一 3底面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一 3.2,壓縮彈簧一 3.2的兩端分別與插塊一 3.1和插槽一 3固定連接,所述插塊一 3.1上設置有一個圓形通孔一 3.3,當插塊一 3.1被外力壓入插槽一 3內時,所述圓形通孔一 3.3能夠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2重合,所述插塊一 3.1的上端不論插塊一 3.1是否壓入插槽一 3都伸出插槽一 3外部,在插塊一 3.1的外端連接有捆綁環一 3.4 ;還在靠近所述管體I右端的位置、從管體I的下表面向管體I的上表面豎向開設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槽二 4,該插槽二 4緊鄰插槽一 3的左側設置,該插槽二 4面積較大的面與管體I的右側端面平行,該插槽二 4向管體I右側面的投影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2在管體I右側面的投影完全覆蓋;在所述插槽二 4內插接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塊二 4.1,該插塊二 4.1的上表面與所述插槽二 4頂面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二 4.2,壓縮彈簧二 4.2的兩端分別與插塊二 4.1和插槽二 4固定連接,所述插塊二 4.1上設置有一個圓形通孔二 4.3,當插塊二 4.1被外力壓入插槽二 4內時,所述圓形通孔二 4.3能夠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2重合,所述插塊二 4.1的下端不論插塊二 4.1是否壓入插槽二 4都伸出插槽二 4外部,在插塊二 4.1的外端連接有捆綁環二 4.4 ;在所述圓形通孔一 3.3和圓形通孔二 4.3的內表面均設有防滑條紋(圖中未示出);所述管體I的左側設置有一個咬合部6,該咬合部6與管體I之間通過螺紋相連接固定,咬合部6的表面設有齒紋5。
【權利要求】
1.一種氣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一段外輪廓呈長方體、且中心沿長方體長度方向開設有圓形氣管通道的管體;在靠近所述管體右端的位置、從管體的上表面向管體的底面豎向開設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槽一,該插槽一面積較大的面與管體的右側端面平行,該插槽一向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在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完全覆蓋;在所述插槽一內插接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塊一,該插塊一的下表面與所述插槽一底面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一,壓縮彈簧一的兩端分別與插塊一和插槽一固定連接,所述插塊一上設置有一個圓形通孔一,當插塊一被外力壓入插槽一內時,所述圓形通孔一能夠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重合,所述插塊一的上端不論插塊一是否壓入插槽一都伸出插槽一外部,在插塊一的外端連接有捆綁環一;還在靠近所述管體右端的位置、從管體的下表面向管體的上表面豎向開設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槽二,該插槽二緊鄰插槽一的左側設置,該插槽二面積較大的面與管體的右側端面平行,該插槽二向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在管體右側面的投影完全覆蓋;在所述插槽二內插接一個長方體形狀的插塊二,該插塊二的上表面與所述插槽二頂面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二,壓縮彈簧二的兩端分別與插塊二和插槽二固定連接,所述插塊二上設置有一個圓形通孔二,當插塊二被外力壓入插槽二內時,所述圓形通孔二能夠與所述圓形氣管通道重合,所述插塊二的下端不論插塊二是否壓入插槽二都伸出插槽二外部,在插塊二的外端連接有捆綁環二 ;在所述圓形通孔一和圓形通孔二的內表面均設有防滑條紋;所述管體的左側設置有一個咬合部,該咬合部與管體之間通過螺紋相連接固定,咬合部的表面設有齒紋。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598327SQ201320650511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楊明生 申請人:楊明生,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