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顱骨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顱骨鉆,其在殼體的前端設有導向管,尾端設有槍式手柄;殼體內(nèi)沿長度方向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滑座,滑座前側固定有主電機,后側設有中空的內(nèi)螺紋管;主電機前側安裝有鉆桿,殼體后端固定有一個進給電機,進給電機前端連接有螺桿,螺桿與內(nèi)螺紋管通過螺紋配合;殼體的下側設有扳機式控制開關。其結構簡單,能耗低,便于握持,鉆孔起始時無需借助其他裝置進行定位,給醫(yī)務工作帶來了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顱骨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顱骨鉆。
【背景技術】
[0002]臨床腦外科手術中,往往需要借助顱骨鉆在顱骨上開孔,目前的顱骨鉆大都手動操作,手術效率低,醫(yī)生勞動強度大。另外,采用目前的顱骨鉆進行鉆孔時往往需要先借助其他器械進行定位,操作比較麻煩,給醫(yī)務工作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為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操作安全方便,手術效率高,給醫(yī)務工作帶來方便的顱骨鉆。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種顱骨鉆,包括一個呈管狀的殼體,殼體的前端設有導向管,尾端設有槍式手柄;殼體內(nèi)沿長度方向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滑座,滑座前側固定有主電機,后側設有中空的內(nèi)螺紋管;所述的主電機前側安裝有鉆桿,鉆桿位于導向管內(nèi);所述的殼體后端固定有一個進給電機;所述的進給電機前端連接有一個螺桿,所述的螺桿與內(nèi)螺紋管通過螺紋配合;所述的殼體尾端設有控制器,殼體的下側設有扳機式控制開關,扳機式控制開關上側設有轉換按鈕。
[000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扳機式控制開關將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與電源連通,進給電機驅動位于其前側的部件前移,同時鉆桿由主電機驅動,邊向前移動邊轉動,當伸出導向管后即鉆入患者骨質內(nèi),實現(xiàn)顱骨鉆孔。其結構簡單,能耗低,便于握持,鉆孔起始時無需借助其他裝置進行定位,給醫(yī)務工作帶來了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參看圖1所示,殼體5的前端設有導向管2,尾端設有槍式手柄11 ;殼體5內(nèi)沿長度方向設有導軌14,導軌14上設有滑座6,滑座6前側固定有主電機4,后側設有中空的內(nèi)螺紋管7 ;主電機4前側安裝有鉆桿1,鉆桿I位于導向管2內(nèi)且由電機軸3驅動;殼體5后端固定有一個進給電機9,進給電機9前端連接有一個螺桿8,螺桿8與內(nèi)螺紋管7通過螺紋配合;殼體5尾端設有控制器10,殼體5的下側設有扳機式控制開關12,同時扳機式控制開關12上側設有轉換按鈕13,轉換按鈕13用于轉換進給電機9的轉向。
【權利要求】
1.一種顱骨鉆,包括一個呈管狀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殼體的前端設有導向管,尾端設有槍式手柄;殼體內(nèi)沿長度方向設有導軌,導軌上設有滑座,滑座前側固定有主電機,后側設有中空的內(nèi)螺紋管;所述的主電機前側安裝有鉆桿,鉆桿位于導向管內(nèi);所述的殼體后端固定有一個進給電機,所述的進給電機前端連接有一個螺桿,所述的螺桿與內(nèi)螺紋管通過螺紋配合;所述的殼體尾端設有控制器,殼體的下側設有扳機式控制開關,扳機式控制開關上側設有轉換按鈕。
【文檔編號】A61B17/16GK203506833SQ20132065768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劉志紅 申請人:劉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