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手術器械,尤其是一種用于硬膜外神經輸液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該導管的主體包括手柄和管芯,其結構特點是在手柄內設置有引導管、管芯和滑塊,手柄的前端設置有導流柱,引導管的前端通過導流柱與管芯的后端相連接,導流柱內設置有小導流通道,引導管的前端通過小導流通道與管芯相連通,引導管的后端伸出手柄;管芯內設置有與滑塊相連接的鋼絲,手柄內還設置有與滑塊相滑動配合的滑軌,手柄上還設置有與滑塊嚙合傳動的拉手;還包括有由內套管和外套管組成的穿刺針。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便捷靈活、創傷小、降低手術的出血量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手術器械,尤其是一種用于給硬膜外神經輸液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
【背景技術】
[0002]硬膜外神經非常狹小,為其輸液必需設置一種非常微小的輸送裝置,并且在輸送過程中要保持輸液的穩定性和精確控制一段時間內的輸液量。
[0003]目前常用的硬膜外神經輸液裝置采用擠壓控制結構,大多是沿著輸液管布置多個推液片,利用推液片連續不斷地自下而上擠壓輸液管,從而實現自動輸液,但是經過多次擠壓后,會導致輸液管的彈性下降,降低輸液管的實際使用壽命。更重要的是普通輸液裝置一般都比較大,不適合用于硬膜外神經輸液。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便捷靈活、創傷小、降低手術的出血量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導管包括手柄和管芯,其結構特點是在手柄內設置有引導管、管芯和滑塊,手柄的前端設置有導流柱,引導管的前端通過導流柱與管芯的后端相連接,導流柱內設置有小導流通道,引導管的前端通過小導流通道與管芯相連通,引導管的后端伸出手柄;管芯內設置有與滑塊相連接的鋼絲,手柄內還設置有與滑塊相滑動配合的滑軌,手柄上還設置有與滑塊嚙合傳動的拉手。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滑塊上設置有齒紋A,拉手上設置有齒紋B,滑塊和拉手通過齒紋A和齒紋B嚙合傳動。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引導管的后端設置有導絲。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柄內設置有支撐架,引導管安裝在支撐架上。
[0009]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由內套管和外套管組成的穿刺針。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輸液裝置體積小巧、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靈活,只需輕輕拉動拉手,即可由鋼絲帶動管芯彎曲,管芯插入穿刺針外套管后,藥物經管芯、小導流通道和管芯注入體內,可減少手術的創口,降低手術的出血量,適用于對慢性腰背痛、腰椎管狹窄等硬膜外神經的微創輸液。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本實用新型主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的A處放大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穿刺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穿刺針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導絲、2-引導管、3-支撐架、4-手柄、5-滑軌、6-滑塊、6a_齒紋A、7_導流柱、7a-小導流通道、8-鋼絲、9-管芯、10-拉手、IOa-齒紋B、ll-內套管、12-外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施例由主體和穿刺針組成。
[0019]參見圖1一圖3,主體包括手柄4和管芯9,在手柄4內設置有引導管2、管芯9、滑塊6和支撐架3,引導管2安裝在支撐架3上。手柄4的前端設置有導流柱7,引導管2的前端通過導流柱7與管芯9的后端相連接,導流柱7內設置有小導流通道7a,引導管2的前端通過小導流通道7a與管芯9相連通,引導管2的后端伸出手柄4,且在引導管2的后端設置有導絲I ;管芯9內設置有與滑塊6相連接的鋼絲8。手柄4內還設置有滑軌5,滑塊6可沿滑軌5滑動;手柄4上還設置有拉手10,滑塊6上設置有齒紋A6a,拉手10上設置有齒紋BlOa,滑塊6和拉手10通過齒紋A6a和齒紋BlOa嚙合傳動。
[0020]參見圖3和圖4,穿刺針由內套管11和外套管12組成。
[0021]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2]首先沿圖2所不方向,拉動拉手10,拉手10通過齒紋A6a和齒紋BlOa相卩齒合,市動滑塊6沿滑軌5向手柄4后端移動,與滑塊6相連接的鋼絲8被拉緊,管芯9在鋼絲8的拉緊力作用下彎曲;接著將穿刺針從尾骨的縫隙插入到硬膜外腔的脊椎,用顯影劑查看穿刺針的位置是否合適,然后取出穿刺針內套管11,將管芯9沿著穿刺針外套管12插入脊椎內,再用C形臂X線機檢查管芯9的位置,調整至合適位置后拔去導絲I,將混合藥物從弓I導管2的后端注入,混合藥物沿著引導管2、小導流通道7a、管芯9注入體內。在治療期間生理鹽水也可以通過此方法注入體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主體包括手柄(4)和管芯(9),其特征是:在手柄(4)內設置有引導管(2)、管芯(9)和滑塊(6),手柄(4)的前端設置有導流柱(7),引導管(2)的前端通過導流柱(7)與管芯(9)的后端相連接,導流柱(7)內設置有小導流通道(7a),引導管(2)的前端通過小導流通道(7a)與管芯(9)相連通,引導管(2)的后端伸出手柄(4);管芯(9)內設置有與滑塊(6)相連接的鋼絲(8),手柄(4)內還設置有與滑塊(6)相滑動配合的滑軌(5),手柄(4)上還設置有與滑塊(6)嚙合傳動的拉手(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塊(6)上設置有齒紋A (6a),拉手(10)上設置有齒紋B (IOa),滑塊(6)和拉手(10)通過齒紋A (6a)和齒紋B (IOa)嚙合傳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其特征是:所述引導管(2)的后端設置有導絲(I)。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4)內設置有支撐架(3),引導管(2)安裝在支撐架(3)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脊柱硬膜外微創導管,其特征是:還包括有由內套管(11)和外套管(12)組成的穿刺針。
【文檔編號】A61B17/34GK203677207SQ20132073397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周建明 申請人:周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