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治療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紅外線治療儀,包括支臂和能量發生器,所述支臂下端設置有底座箱,所述底座箱底端設置有萬向輪,所述底座箱前側設置有輪支架,所述底座箱側面設置有蓋板,所述底座箱前側上端設置有顯示屏,所述支臂設置為圓弧倒L形,所述支臂頂端下方設置有能量發生器,所述能量發生器上側設置有外罩,所述能量發生器下端設置有鐵網,所述能量發生器通過升降桿與支臂連接,所述升降桿頂端設置有升降控制箱,所述外罩一端設置有控制面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設計新穎,功能完善,性能穩定,可靠性高,操作簡單,顯示直觀,使用方便等特點。
【專利說明】紅外線治療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紅外線治療儀。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能量波治療儀領域,如微波治療儀、超短波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等多為能量發生器、面罩、機蓋、電源控制器、臺式機架組成。患者使用操作時,調節發射器方向使發射器械面對患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但對許多自身行動不便及醫院醫務人員使用時,對特殊部位及病床上放有大量儀器時,操作使用時就不是很方便了。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性能穩定,可靠性高的紅外線治療儀。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紅外線治療儀,包括支臂和能量發生器,所述支臂下端設置有底座箱,所述底座箱底端設置有萬向輪,所述底座箱前側設置有輪支架,所述底座箱側面設置有蓋板,所述底座箱前側上端設置有顯示屏,所述支臂設置為圓弧倒L形,所述支臂頂端下方設置有能量發生器,所述能量發生器上側設置有外罩,所述能量發生器下端設置有鐵網,所述能量發生器通過升降桿與支臂連接,所述升降桿頂端設置有升降控制箱,所述外罩一端設置有控制面板。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能量發生器通過導線與底座箱連接,所述導線設置在支臂內,所述導線通過支臂頂端穿出,所述外罩頂端設置有旋轉卡槽,用于旋轉能量發生器,所述旋轉卡槽與升降桿底端連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能量發生器設置為倒U形,便于對患處更好的集中治療。
[0008]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設計新穎,功能完善,性能穩定,可靠性高,操作簡單,顯示直觀,使用方便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1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2]實施例1:[0013]一種紅外線治療儀,包括支臂I和能量發生器4,所述支臂I下端設置有底座箱7,所述底座箱7底端設置有萬向輪5,所述底座箱7前側設置有輪支架6,所述底座箱7側面設置有蓋板8,所述底座箱7前側上端設置有顯示屏14,所述支臂I設置為圓弧倒L形,所述支臂I頂端下方設置有能量發生器4,所述能量發生器4上側設置有外罩2,所述能量發生器4下端設置有鐵網3,所述能量發生器4通過升降桿10與支臂I連接,所述升降桿10頂端設置有升降控制箱9,所述外罩2 —端設置有控制面板13,用于控制升降桿10的升降和能量發生器4旋轉。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紅外線治療儀,包括支臂(I)和能量發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I)下端設置有底座箱(7 ),所述底座箱(7 )底端設置有萬向輪(5 ),所述底座箱(7 )前側設置有輪支架(6),所述底座箱(7)側面設置有蓋板(8),所述底座箱(7)前側上端設置有顯示屏(14),所述支臂(I)設置為圓弧倒L形,所述支臂(I)頂端下方設置有能量發生器(4),所述能量發生器(4)上側設置有外罩(2),所述能量發生器(4)下端設置有鐵網(3),所述能量發生器(4)通過升降桿(10)與支臂(I)連接,所述升降桿(10)頂端設置有升降控制箱(9),所述外罩(2) —端設置有控制面板(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外線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發生器(4)通過導線(11)與底座箱(7)連接,所述導線(11)設置在支臂(I)內,所述導線(11)通過支臂(I)頂端穿出,所述外罩(2)頂端設置有旋轉卡槽(12),所述旋轉卡槽(12)與升降桿(10)底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外線治療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發生器(4)設置為倒U形。
【文檔編號】A61N5/06GK203577155SQ20132076756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繆海昕, 高峰 申請人:成都卓青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