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擠壓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兒喂食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擠壓勺,其包括主體、調羹勺,調羹勺包括扣合部、勺體,勺體通過一通孔與扣合部內連通,主體底端設置有用于直立擺放的底座,調羹勺設置有用于扣合勺體的蓋子,蓋子設置有一凸出的與通孔可形成密封配合的防漏密封圈。在不喂食時,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底座直立擺放于桌面,主體不會滾動,由于開口向上,食物也不會流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擺放很方便;在不喂食時,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蓋子扣合于調羹勺的勺體,使通孔不外露,從而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使食物不容易變質。
【專利說明】一種擠壓勺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嬰兒喂食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擠壓勺。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于喂食米糊等半流質食物的擠壓勺,其主要包括主體、調羹勺,主體為一端開口的圓桶狀,而調羹勺扣合于主體的開口處,調羹勺透過一小孔與主體內連通,主體是由軟塑料制成。在使用時,將半流質食物裝入主體內,然后扣合好調羹勺,此時,媽媽即可單手擠壓主體,將主體內的半流質食物通過小孔擠出至調羹勺,喂食嬰兒。但是,這種擠壓勺的缺點是:在不喂食時,圓桶狀的主體放置于桌面時,容易滾動,甚至會導致食物流出,即擺放不方便;另外,在不喂食時,主體內食物可通過小孔與外界接觸,容易使食物變質,不利于食物的保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擺放方便、有利于食物保存的擠壓勺。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擠壓勺,包括主體、調羹勺,所述主體為頂端開口的圓桶狀,所述調羹勺包括扣合部、勺體,所述扣合部的底部扣合于所述主體頂端的開口,所述勺體一體成型于扣合部的頂部,且所述勺體通過一通孔與扣合部內連通,所述主體底端設置有用于直立擺放的底座,所述調羹勺設置有用于扣合所述勺體的蓋子,所述蓋子設置有一凸出的與所述通孔可形成密封配合的防漏密封圈。
[0005]其中,所述調羹勺的扣合部的底部是通過螺牙方式扣合于所述主體頂端的開口。
[0006]其中,所述底座為吸盤式底座。
[0007]作為其中一種方案,所述蓋子為周邊扣合式蓋子,該周邊扣合式蓋子包括用于套入所述調羹勺的扣合部的套接部、用于蓋住所述調羹勺的勺體的覆蓋部,所述覆蓋部一體成型于套接部的頂部,且所述套接部開設有用于套入的中空區,所述防漏密封圈設置于所
述覆蓋部。
[0008]作為另一種方案,所述蓋子為折疊式蓋子,該折疊式蓋子包括用于包裹所述調羹勺的勺體的前側的前包裹部、用于包裹所述調羹勺的勺體的后側的后包裹部,所述前包裹部的頂端與后包裹部的頂端通過鉸鏈可旋轉式連接,所述防漏密封圈設置于所述前包裹部。
[0009]其中,所述前包裹部的底部設置有前扣合塊,該前扣合塊設置有前凸條;所述后包裹部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前扣合塊對應的后扣接槽,該后扣接槽設置有與所述前凸條對應后凸條。
[0010]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在不喂食時,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底座直立擺放于桌面,主體不會滾動,由于開口向上,食物也不會流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擺放很方便;在不喂食時,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蓋子扣合于調羹勺的勺體,使通孔不外露,從而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使食物不容易變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擠壓勺在扣合上蓋子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主視圖。
[0013]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擠壓勺的分解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擠壓勺的蓋子在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擠壓勺的蓋子在扣合時的側視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擠壓勺的蓋子在扣合時的主視圖。
[0018]圖8為圖7的B-B剖視圖。
[0019]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擠壓勺在扣合上蓋子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1]實施例1
[0022]請參考圖1?4,本實用新型的擠壓勺,包括主體1、調羹勺2,主體I為頂端開口的圓桶狀,使食物可以通過主體I的開口裝入主體I內。調羹勺2包括扣合部21、勺體22,扣合部21的底部扣合于主體I頂端的開口,勺體22 —體成型于扣合部21的頂部,且勺體22通過一通孔23與扣合部21內連通,當扣合部21扣合于主體I頂端的開口后,主體I內的食物在擠壓下,可由通孔23流出至勺體22。主體I底端設置有用于直立擺放的底座11,使主體I可通過底座11直立擺放在桌面等水平的平面上。調羹勺2設置有用于扣合勺體22的蓋子3,在不喂食時,可通過蓋子3扣合于調羹勺2的勺體22,使通孔23不外露;而且,蓋子3設置有一凸出的與通孔23可形成密封配合的防漏密封圈34,防漏密封圈34可插入通孔23中,從而實現通孔23的密封防漏。
[0023]其中,主體I可由食品級TPU (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中加入食品級PP (聚丙烯)制成,調羹勺2可由食品級PP制成,蓋子3可由食品級PP中加入食品級TPU制成;從而使得主體1、調羹勺2、蓋子3等無毒。
[0024]優選的,調羹勺2的扣合部21的底部是通過螺牙方式扣合于主體I頂端的開口,螺牙方式的扣合,操作簡單方便。
[0025]優選的,底座11為吸盤式底座,在使用時,只要壓出吸盤式底座內的空氣,即可將主體I吸緊固定,使本實用新型的擺放更加穩固。
[0026]在本實施例中,蓋子3為周邊扣合式蓋子3,該周邊扣合式蓋子3包括用于套入調羹勺2的扣合部21的套接部31、用于蓋住調羹勺2的勺體22的覆蓋部32,覆蓋部32—體成型于套接部31的頂部,且套接部31開設有用于套入的中空區33,上述的防漏密封圈34設置于覆蓋部32。在使用時,可通過蓋子3套接部31的中空區33套入調羹勺2的扣合部21,然后使覆蓋部32的防漏密封圈34對準通孔23,再輕輕一按,即可將周邊扣合式蓋子3蓋住調羹勺2的勺體22,如圖1所示,形成倒扣方式卡合,快捷方便。
[0027]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半流質食物裝入主體I內,然后扣合好調羹勺2,此時,媽媽即可單手擠壓主體1,將主體I內的半流質食物通過通孔23擠出至調羹勺2,喂食嬰兒。因此,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喂食米糊等半流質食物。
[0028]綜上所述,在不喂食時,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底座11直立擺放于桌面,主體I不會滾動,由于開口向上,食物也不會流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擺放很方便;在不喂食時,本實用新型可通過蓋子3扣合于調羹勺2的勺體22,使通孔23不外露,從而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使食物不容易變質。
[0029]實施例2
[0030]請參考圖5?9,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蓋子3為折疊式蓋子3,該折疊式蓋子3包括用于包裹調羹勺2的勺體22的前側的前包裹部31、用于包裹調羹勺2的勺體22的后側的后包裹部32,前包裹部31的頂端與后包裹部32的頂端通過鉸鏈33可旋轉式連接,防漏密封圈34設置于前包裹部31。
[0031]其中,前包裹部31的底部設置有前扣合塊35,該前扣合塊35設置有前凸條351 ;后包裹部32的底部設置有與前扣合塊35對應的后扣接槽36,該后扣接槽36設置有與前凸條351對應后凸條361。
[0032]在使用時,將前包裹部31包裹于調羹勺2的勺體22的前側,旋轉卡合而將后包裹部32包裹于調羹勺2的勺體22的后側,且將前包裹部31的防漏密封圈34對準通孔23卡入,最后將前包裹部31的前凸條351與后包裹部32的后凸條361互相咬合,即可使折疊式蓋子3包裹好調羹勺2的勺體22,如圖9所示。
[0033]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34]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擠壓勺,包括主體、調羹勺,所述主體為頂端開口的圓桶狀,所述調羹勺包括扣合部、勺體,所述扣合部的底部扣合于所述主體頂端的開口,所述勺體一體成型于扣合部的頂部,且所述勺體通過一通孔與扣合部內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底端設置有用于直立擺放的底座,所述調羹勺設置有用于扣合所述勺體的蓋子,所述蓋子設置有一凸出的與所述通孔可形成密封配合的防漏密封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羹勺的扣合部的底部是通過螺牙方式扣合于所述主體頂端的開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壓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為吸盤式底座。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擠壓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為周邊扣合式蓋子,該周邊扣合式蓋子包括用于套入所述調羹勺的扣合部的套接部、用于蓋住所述調羹勺的勺體的覆蓋部,所述覆蓋部一體成型于套接部的頂部,且所述套接部開設有用于套入的中空區,所述防漏密封圈設置于所述覆蓋部。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擠壓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為折疊式蓋子,該折疊式蓋子包括用于包裹所述調羹勺的勺體的前側的前包裹部、用于包裹所述調羹勺的勺體的后側的后包裹部,所述前包裹部的頂端與后包裹部的頂端通過鉸鏈可旋轉式連接,所述防漏密封圈設置于所述前包裹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擠壓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包裹部的底部設置有前扣合塊,該前扣合塊設置有前凸條;所述后包裹部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前扣合塊對應的后扣接槽,該后扣接槽設置有與所述前凸條對應后凸條。
【文檔編號】A61J9/00GK203663110SQ201320797991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鄭德卿 申請人:歐比寶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