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包括兩腳踏板、傳動機構、離合器及控制開關。腳踏板一側連接一曲柄,曲柄另一端組穿前輪架;傳動機構包括一腳踏動作組、一離合動作組、一后輪動作組,腳踏動作組設置于前輪架;離合動作組設置于前輪架外側;離合器設置于前輪架,包括一撥桿,撥桿一端連接離合盤;控制開關包括一壓桿、一滑塊、一連動件,連動件一端連接滑塊,另一端連接撥桿,壓桿連動滑塊帶動連動件移動,用以扳動壓桿連動滑塊、連動件,繼而引動撥桿,來移動離合盤咬合轉動盤,使離合盤、轉動盤同步可轉動,連結后輪與腳踏動作組的動力,供患者自主地踩踏腳踏板來提供擬自行車騎乘運動效果。
【專利說明】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椅,特別涉及一種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
【背景技術】
[0002]輪椅是許多人使用的輔具之一。一般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疾病意外的發生,或多或少會有體力變差及不同程度的失能情形發生,當下肢力量不足,影響到移動或行動能力時,此時會需要以輪椅來代步。輪椅的功能形態不斷改變,為方便附載于汽車或是收納、搬運,輪椅可以方便收折,并且也發展出電動輪椅的產品。無論是折迭式輪椅或是電動輪椅,其本身只是提供乘坐以及代步,而且,病患坐在輪椅的時候經常因無所是事而常感到無聊,即便是簡易的肢體復健運動,還是需要他人代勞,自身在無人之時,欠缺適當輔具來自我簡易運動。
[0003]另外,對于需要使用輪椅的人而言,大多數的情況下,病患都是大腿無法行走,例如:車禍引起的癱瘓、剛開完刀、年邁…等等,此時,病患腳不可能自行踩腳踏板,有的甚至需要復健。然而,病患復健通常需要上醫院,而且要排時間。再者,醫院又常因人數多,病患需要等待很久才可做腳部的復健,花費時間甚久,十分不方便。若病患家里有復健器材,則常因該器材非常笨重,且器材位置被固定,只能在家里做,無法外出,致使病患經常躺在床上,甚為無聊,身心壓力無法舒解,導致病情惡化。另外,復健器材價格不菲,對慢性病患而言,負擔沉重。雖然現今的輪椅可以推著患者外出活動,但卻沒有復健或運動的功能,致使病患處于一種矛盾的情況,亦即 ,若病患想作運動,就無法外出;若病患想外出,就無法運動的困境。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手段:
[0006]一種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一輪椅包括對稱的二前輪架、二后輪架、二側架、兩手推桿,該側架連接該前、后輪架的兩側,該后輪架樞接一后輪,該手推桿自該后輪架往上延伸以供他人移動該輪椅:
[0007]其于該輪椅設置兩腳踏板、至少一各配合安裝于該側架的傳動機構、至少一離合器、至少一供驅動該離合器的控制開關,其中:
[0008]供踩踏的該腳踏板包括一曲柄,該曲柄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而輪椅于前輪架向前延伸一前踏架,腳踏板一側設置一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固定連接該曲柄的第一端,第二端連接前踏架;
[0009]傳動機構包括一腳踏動作組、一離合動作組、一后輪動作組,腳踏動作組設置于前輪架以接合曲柄的第二端,腳踏板踩踏連動曲柄、腳踏動作組,離合動作組設置于前輪架外偵牝離合動作組包括一轉動盤、一離合盤,離合盤與轉動盤咬合而同步轉動,即可連動腳踏動作組以及腳踏板,后輪動作組供連結轉動盤與后輪共同轉動;[0010]設置于前輪架的離合器,其包括一撥桿,撥桿一端為接片,另一端為固定端,位于固定端與接片之間可轉動地設置于前輪架,固定端連接離合盤,用以移動離合盤的位置;
[0011]控制開關設置于輪椅適處,用以連動該離合器,控制開關包括一盒體、一位于盒體內的一滑塊、一連動件、一鉤塊、一按鍵、一壓桿;其中滑塊一端連接連動件的一端,連動件另一端安裝一回位彈簧,供連結撥桿的接片,滑塊的另一端可活動地接合鉤塊,盒體對應限止鉤塊而設有一止動槽,按鍵設置于控制開關上,按壓觸動鉤塊來脫離止動槽并且彈性回復原位,壓桿一端可活動地接合于盒體內,并且連接滑塊,扳動壓桿來連動滑塊、鉤塊、連動件,供連動件引動撥桿而移動離合盤,造成離合盤咬合轉動盤,連結離合動作組與腳踏動作組,供使用者踩踏腳踏板,進行擬自行車騎乘運動。
[0012]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可以獲得不可預期的功效如下所列:
[0013]1.本實用新型主要在輪椅設置由后輪小齒盤,以鏈條帶動中間離合器的大齒盤,再利用離合器控制開關,拉動離合器的撥桿,使離合器的大齒盤與小齒盤咬合,小齒盤再以鏈條帶動前端大齒盤,大齒盤轉動帶動腳踏曲柄轉動,進而將患者的腳部以逆時針圓形運動,以達到腳部的復健,或使患者腳部不因常常不運動而萎縮、無力。
[0014]2.通過后輪內側小齒盤帶動離合器大齒盤,再由離合器對應的小齒盤以鏈條帶動前端連接腳踏曲柄的大齒盤,本實用新型利用轉速小、扭力大的減速齒輪組原理,亦即,本實用新型將后輪當作是大齒輪,大齒輪中間內側有一齒輪數較小的小齒輪,小齒輪再與一較大齒輪數齒輪咬合(即離合器對應的大齒盤),而此齒輪中間又有一小齒輪(離合器對應的大齒盤咬合的小齒盤),此小齒輪又與一大齒輪(腳踏板另一端的大齒盤)咬合,此功能在于轉速慢,但是扭力大。若本實用新型不如此設計,則當患者坐在輪椅時,而推輪椅的人除了要推動患者的重量外,還要把病患的腳部抬起來作運動,需要多費力?或許,推輪椅的人推沒有多久就不推了。因此,本實用新型利用減速齒輪組扭力大原理,推輪椅的人除了可以推動患者外,又可以輕易且不需額外再費多少力氣把患者的腳抬起來作運動。再者,對需要坐在輪椅的病患而言,其身體、手、腳或多或少有問題,所以病患不可能如正常踩腳踏車的情況,因此,本實用新型利用減速齒輪原理,雖然后輪轉動好幾圈,但是因為齒輪數比的關系,腳踏曲柄的大齒盤可能只有轉動不到一圈,為的是要使患者的腳、腿慢慢以逆時針方向做圓形運動。
[0015]3.離合器與離合器開關控制器的作用:當患者腳步運動足夠,或不想運動時,使用者可利用離合器開關控制器,使離合器大齒盤與小齒盤分離,那樣腳踏曲柄就不會轉動,而此時后輪、離合器大齒盤仍可繼續轉動。
[0016]4.為何左、右輪需要兩組齒盤、鏈條、離合器、離合器控制開關呢?
[0017](一)、若部分的患者右腳不方便打上石膏…等,此時他的右腳就不能運動,但左腳可以運動,如何解決?只要右側把手上離合器控制開關壓桿不往下壓,保持原狀,離合器組的大齒盤與小齒盤不咬合,右邊的腳踏曲柄就不會轉動,但輪椅一樣前進;同樣原理,左腳可以運動,只要將左側把手上的離合器開關控制器的壓桿向下壓,使離合器組撥桿往外動,帶動小齒盤軸心位移,使小 齒盤向大齒盤方向移動,進而與大齒盤咬合,那么就可以帶動腳踏曲柄轉動。
[0018](二)、小齒盤與大齒盤等等零件均在輪椅左、右外側,左、右后輪內側,如此就不會妨害到輪椅的收合,又不會增加輪椅的寬度。
[0019]5.左、右兩邊的腳踏曲柄可以上、下調整,因為每個人的腿、腳長度不一,可以利用鎖合方式達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輪椅下方局部立體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腳踏板立體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離合動作組及離合器組裝立體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離合動作組及離合器立體分解圖。
[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離合動作組組合剖面圖。
[0026]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控制開關立體圖。
[0027]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控制開關立體分解圖。
[0028]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控制開關剖面圖。
[0029]圖10為本實用 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控制開關動作剖面圖。
[0030]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離合動作組及離合器立體圖(無前輪架)。
[0031]圖1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離合動作組及離合器立體動作圖(無前輪架)。
[0032]圖1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顯示腳踏板動作。
[0033]【符號說明】
[0034]10輪椅11前輪架111前輪
[0035]12后輪架 121后輪13側架
[0036]14手推桿 20腳踏板21擋片
[0037]22連接組件221固定軸 222折迭軸
[0038]223夾槽 23曲柄231第一端
[0039]232第二端 30傳動機構 31腳踏動作組
[0040]311踏動盤 312驅動條 32離合動作組
[0041]33轉動盤 331第一^^制部332穿管
[0042]34離合盤 341第二卡制部342出軸
[0043]35軸承 36后輪動作組 37后動輪
[0044]38后驅動條39組孔40離合器
[0045]41撥桿 42接片43固定端
[0046]431夾環 44穿孔45耳片
[0047]451狹槽 452螺栓50控制開關
[0048]51盒體 511缺口512止動槽
[0049]513樞耳 52滑塊521內槽
[0050]522滑槽 523擴槽53鉤塊
[0051]531銷532突起54壓桿
[0052]541樞端 542拉柱543連桿
[0053]55按鍵 551彈簧552抵腳[0054]56蓋子561孔60連動件
[0055]61第一端 62第二端63回位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56]本實用新型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如圖1所示,其較佳實施例一可折迭的輪椅10,其包括二前輪架11、二后輪架12、二側架13、兩手推桿14,其中二側架13連接前、后輪架1112的兩側,而于前輪架11底端樞接小外徑的前輪111,后輪架12樞接大外徑的后輪121,而手推桿14是自后輪架12往上延伸形成倒L形,以供他人握持手推桿14移動,帶動后輪121、前輪111滾動,而可推著輪椅10行動。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輪椅10設置腳踏板20、一各配合側架13安裝的傳動機構30、控制腳踏板20是否作動的離合器40、驅動離合器40的控制開關50,達到患者腳部可踩在腳踏板20來作簡易的自行車式運動。
[0057]如圖2所示,該腳踏板20包括一曲柄23,腳踏板20為安裝于輪椅10,輪椅10于前輪架11前側向前延伸一前踏架24,腳踏板20如圖2、3所示,其后端頭延伸一呈上弧狀的擋片21以防止足部滑落,一側朝向前踏架24設置一連接組件22,連接組件22包括一固定于腳踏板20 —側的固定軸221、一以固定角度結合固定軸221的折迭軸222,折迭軸222設有一夾槽223配合螺栓來樞接固定軸221外端,以便腳踏板20以夾槽223的樞設處為支點,讓腳踏板20往前輪架11方向往上呈垂直翻掀,以便隨折迭式輪椅10而同步收折,折迭軸222不同夾槽223的另一端與曲柄23固定接合,曲柄23包括第一、二端231232,第一端231固定接合折迭軸222,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紋接合鎖固,該曲柄23的第二端232則連接前踏架24末端下方,供腳踏板20以第二端232設置于前踏架24該處而可受力踩踏旋動;
[0058]各一配合安裝于側架13的傳動機構30,其各包括一腳踏動作組31、一離合動作組32、一后輪動作組36。 其中腳踏動作組31包括一踏動盤311與一驅動條312,藉以連結腳踏板20的曲柄23,其中踏動盤311與驅動條312可分別為鏈盤與鏈條,或是齒輪與皮帶,利用前踏架24末端內塞裝一軸承〈圖中未示 >,配合一實心的接軸32 —端固接踏動盤311,另一端組穿軸承而配合螺帽來接合固定曲柄23的第二端232,藉以踩踏腳踏板20,得帶動踏動盤311來轉動;以及
[0059]該離合動作組32如圖4至6所示,其設置于前輪架11外側,并可連結該腳踏動作組31,離合動作組32包括一轉動盤33、一離合盤34,轉動盤33外徑遠大于離合盤34,以齒數來看,兩者差距約3至4倍,轉動盤33盤面如圖5、6所示,以中心在盤面等分地設有數穿孔的第—^制部331,離合盤34則于盤面對應突設柱狀的第二卡制部341,第一、二卡制部331341來互相咬合,第一、二卡制部331341的形式包括任何凹凸配合的結構,當互相咬合即令轉動盤33、離合盤34同步轉動,若脫離者,則轉動盤33轉動時,離合盤34不轉動,離合盤34與腳踏動作組31的踏動盤311共同鏈合驅動條312,而該轉動盤33、離合盤34具體結合于前輪架11的構造,如圖4、5、6所示,轉動盤33位在第一卡制部331中心點軸向延伸一呈中空的穿管332,前輪架11適處鉆設組孔39以便安裝一軸承35,軸承35內側供穿管332安裝,而離合盤34位在第二卡制部341中心點軸向延伸一可穿入穿管332內的出軸342,藉以出軸342插穿出穿管332,形成轉動盤33以軸承35為支點來旋轉,而離合盤34位在轉動盤33外端面,出軸342則伸入前輪架11內側范圍;
[0060]該后輪動作組36則于后輪121同軸安裝一可轉動的后動輪37,后動輪37鏈合一后驅動條38,藉以后驅動條38共同鏈合后動輪37與轉動盤33,透過傳動機構30來連結后輪121與腳踏動作組31。
[0061]離合器40如圖4、5、6所示,包括一撥桿41,其中前輪架11為安裝撥桿41,并且連結離合動作組32,該撥桿41 一端為接片42,另一端為長桿狀的固定端43,位于固定端43與接片42之間形成中空的穿孔44,其中穿孔44的軸向位置與接片42厚度方向不同,而接片42則位于耳片45上緣,固定端43則透過夾環431迫夾,固定束緊于離合盤34穿出前輪架11的出軸342末端,造成離合器40以撥桿41連結離合盤34,控制離合盤34軸向咬合或是退離于轉動盤33,另于前輪架11內側焊接有二耳片45,二耳片45之間為一狹槽451,藉以撥桿41形成穿孔44該處得以伸入狹槽451內,藉螺栓452組穿狹槽451、穿孔44,配合螺帽〈未標號 > 將撥桿41以螺栓452為支點,可轉動地設置于耳片45。
[0062]控制開關50位于手推桿14上,連動離合器40,使其連動改變離合盤34的位置。如圖7、8、9所示,控制開關50包括一盒體51、一位于盒體51內的滑塊52、一連動件60、一鉤塊53、一按鍵55、一壓桿54、一蓋合于盒體51的蓋子56;其中盒體51與蓋子56均在一端形成一缺口 511,盒體51內面相近缺口 511凹設一止動槽512,盒體51內部兩側各設有一半環狀的樞耳513,該滑塊52為座體狀,其內形成一內槽521,內槽521兩內側面各凹設一縱長形的滑槽522,并且滑塊52不同于內槽521另一端為槽寬較大的擴槽523;以及
[0063]放置于內槽521的鉤塊53,鉤塊53兩側配合銷531來組穿樞接于滑塊52內槽521,而突起532進入滑槽522,限制鉤塊53上揚角度;以及
[0064]壓桿54 —端設有樞端541,樞端541插接于樞耳513中,樞端541之上的兩側各突設一拉柱542,拉柱542樞接一連桿543的一端,連桿543另一端樞接于擴槽523兩內側壁,供壓桿54藉連桿543拉動滑塊52及鉤塊53移動;以及
[0065]按鍵55位于滑塊52之上,蓋子56對應按鍵55設有一孔561,包括有彈簧551的按鍵55設置于蓋子56底側,讓按鍵55突出處突出孔561來供手指按壓,彈簧551提供按鍵55下壓離手之后,可以自動彈回的能力,按鍵55底側設有一抵腳552可以在按壓時,得觸及鉤塊53;以及
[0066]連動件60為鋼索,分別包括第一端61、第二端62,第一端61嵌入內槽521,第二端62如圖5、6所示,第二端62穿裝一回位彈簧63,并且連動件60如圖1所示,沿著手推桿14、側架13而來到前輪架11,利用第二端62末端連結固定于撥桿41的接片42上,使回位彈簧63可接受接片42的抵壓,提供撥桿41回復原位的彈性作用。
[0067]如圖1、9、10所示,如果乘坐輪椅10的患者即使不能站起來,但是想要動動腳部,則可請他人操作控制開關50,手持壓桿54朝缺口 511方向下壓,壓桿54拉動連桿543,連桿543連動滑塊52朝壓桿54方向位移,使得滑塊52帶動鉤塊53同步位移,當壓桿54壓到底時,前進的鉤塊53遇到止動槽512因其重量,而以突起532〈如圖8>為支點,一端呈垂落以致鉤扣止動槽512,形成止動狀態,故連動件60隨滑塊52位移而有一段長度被拉入盒體51內,據以連動件60如圖5、6、11、12所不,拉動第二端62以引動離合器40的撥桿41,令撥桿41以圖5所示的螺栓452為支點,令接片42傾斜以壓縮回位彈簧63,而固定端43反向傾斜以帶動出軸342軸向位移,該位移運動造成離合盤34的第二卡制部341凹凸卡合轉動盤33的第一卡制部331,使得離合盤34咬合轉動盤33;
[0068]如圖2、13所示,傳動機構30因離合器40而連結離合盤34與踏動盤311,造成離合動作組32、后輪動作組36帶動腳踏動作組31,患者即可踩踏腳踏板20,以曲柄23為軸心來轉動,繼而帶動后輪動作組36及后輪121,提供患者有如騎腳踏車般的方式運動,踩踏的速度可隨患者的狀況自行調整,故能提供輪椅具有運動作用的附加價值。
[0069]反之,如果想要停止運動,則如圖9、10所示,按壓按鍵55,利用抵腳552觸壓鉤塊53,造成鉤塊53以突起532為支點,往上傾斜形成水平,藉以脫離止動槽512的限制,此時配合連動件60在圖11、12所示的回位彈簧63彈性回復力,令連動件60第一端61迅速回位,回位同時,第一端61退離并且拉動滑塊52、鉤塊53退回到原位,同時離合器40的撥桿41回復原縱直狀態,帶動出軸342位移,造成離合盤34脫離其與轉動盤33的凹凸咬合狀態,脫離離合動作組32與腳踏板20的連結傳動作用,縱使后輪121轉動,也僅是讓轉動盤33轉動,離合盤34不動,便無法帶動踏動盤311,離合盤34不轉動,便無法帶動曲柄23及腳踏板20轉動。
[007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包括對稱的二前輪架、二后輪架、二側架、兩手推桿,側架連接前、后輪架的兩側,后輪架樞接一后輪,手推桿自后輪架往上延伸以供他人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兩腳踏板、至少一各配合安裝于側架的傳動機構、至少一離合器、至少一供驅動離合器的控制開關,其中: 腳踏板包括一曲柄,曲柄包括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而輪椅于前輪架向前延伸一前踏架,腳踏板一側設置一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固定連接曲柄的第一端,第二端連接前踏架; 傳動機構包括一腳踏動作組、一離合動作組、一后輪動作組,腳踏動作組設置于前輪架以接合曲柄的第二端,腳踏板踩踏連動曲柄、腳踏動作組,離合動作組設置于前輪架外側,離合動作組包括一轉動盤、一離合盤,離合盤與轉動盤咬合而同步轉動,即可連動腳踏動作組以及腳踏板,后輪動作組供連結轉動盤與后輪共同轉動; 設置于前輪架的離合器,其包括一撥桿,撥桿一端為接片,另一端為固定端,位于固定端與接片之間可轉動地設置于前輪架,固定端連接離合盤,用以移動離合盤的位置; 控制開關設置于輪椅適處,用以連動離合器,控制開關包括一盒體、一位于盒體內的一滑塊、一連動件、一鉤塊、一按鍵、一壓桿;其中滑塊一端連接連動件的一端,連動件另一端安裝一回位彈簧,供連結撥桿的接片,滑塊的另一端可活動地接合鉤塊,盒體對應限止鉤塊而設有一止動槽,按鍵設置于控制開關上,按壓觸動鉤塊來脫離止動槽并且彈性回復原位,壓桿一端可活動地接合于盒體內,并且連接滑塊,用以扳動壓桿來連動滑塊、鉤塊、連動件,供連動件引動撥桿而移動離合盤,造成離合盤咬合轉動盤,連結離合動作組與腳踏動作組,供使用者踩踏腳踏板 ,帶動后輪移動,來進行擬自行車騎乘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板的后端頭延伸一呈上弧狀的擋片,連接組件包括一固定于腳踏板一側的固定軸、一以固定角度結合固定軸的折迭軸,折迭軸設有一夾槽配合樞接固定軸外端,供腳踏板以夾槽的樞設處為支點,腳踏板得以往前輪架方向翻掀折迭,折迭軸不同夾槽另一端固定接合曲柄的第一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的腳踏動作組包括一踏動盤與一驅動條,踏動盤固定連接曲柄的第二端,供腳踏板帶動踏動盤旋轉,驅動條鏈合離合動作組的離合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動作組的轉動盤齒數與離合盤齒數差距為3~4倍,轉動盤盤面在盤面等分地設有數第一卡制部,離合盤的盤面則對應設有數第二卡制部,第一、二卡制部來互相咬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動作組的轉動盤的第—^制部為孔洞,離合盤的第二卡制部為突柱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盤、離合盤結合前輪架,其中轉動盤中心點軸向延伸一呈中空的穿管,前輪架適處鉆孔以安裝一軸承,軸承內側供穿管安裝,離合盤中心軸向延伸一可穿入穿管內的出軸,供出軸插穿出穿管,使離合盤位在轉動盤外端面,出軸供撥桿的固定端來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動作組系后輪同軸安裝一可轉動的后動輪,后動輪鏈合一后驅動條,后驅動條共同鏈合后動輪與轉動盤,以連結后輪與腳踏動作組。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架對應撥桿而設有兩耳片,兩耳片之間為狹槽,離合器的撥桿于固定端與接片之間形成一穿孔,穿孔軸向與接片方向不同,穿孔處進入狹槽而配合螺栓樞接于此,使接片位于耳片上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開關還包括一蓋合盒體的蓋子,盒體與蓋子均在一端形成一缺口,盒體內面相近缺口凹設一止動槽,盒體內部兩側各設有一半環狀的樞耳,滑塊于內部形成一內槽,內槽兩內側面各凹設一縱長形的滑槽,滑塊不同于內槽另一端為槽寬較大的擴槽,鉤塊可活動地設置于內槽,鉤塊兩側各設一突起,進入滑槽,限制鉤塊上揚的角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一端設有樞端,插接于盒體的樞耳,位于樞端之上的兩側各突設一拉柱,拉柱樞接一連桿的一端,連桿另一端樞接于滑塊的擴槽兩內側壁,供壓桿藉連桿拉動滑塊及鉤塊移動。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鍵包括一彈簧,按鍵設置于蓋子的底側,彈簧提供按鍵下壓離手可回復作用,按鍵底側設有一抵腳,用以在按壓得觸及鉤塊。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供簡易運動的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件為鋼索,分別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端嵌設滑塊,第二端穿裝一回位彈簧,透過第二端末端連結固定于撥桿的接片上,回位彈簧得接受接片的抵壓,提供撥桿回復原位的彈性作用。
【文檔編號】A61G5/00GK203609595SQ201320802167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吳昆益 申請人:吳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