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噴水型濕化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以解決現有濕化瓶在吸氧治療中易噴水的問題。它包括濕化瓶主體、設在濕化瓶主體上的進氣導管,在所述濕化瓶主體的內腔頂部設有防噴水罩,所述防噴水罩由防噴水罩上體和防噴水罩下體組成,所述防噴水罩上體和防噴水罩下體的分別中心設有上體中心孔和下體中心孔,所述進氣導管插入上體中心孔和下體中心孔中,所述防噴水罩下體上設有通氧氣孔,所述防噴水罩上體的直徑小于濕化瓶主體的內徑,防噴水罩下體直徑等于濕化瓶主體的內徑。本實用新型防止了氧氣吸入過程中由于氧氣流量過大而引起出氣導管噴水問題,提高了吸氧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防噴水型濕化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次性醫療用品,具體的說是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濕化瓶臨床應用中存在輸氧嘴噴水的問題,易致患者嗆咳甚至窒息。特別是在基層醫院,由于吸氧設備落后,氧氣壓力不穩定,原因是更換氧氣瓶或氧氣開關性能不良從而導致氧氣流量突然過大,普通濕化瓶里的蒸餾水由于沒有阻擋物容易由出氣導管沖出。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以解決現有濕化瓶臨床應用中存在出氣導管噴水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包括濕化瓶主體、設在濕化瓶主體上的進氣導管,在所述濕化瓶主體的內腔頂部設有防噴水罩,所述防噴水罩由防噴水罩上體和防噴水罩下體組成,所述防噴水罩上體和防噴水罩下體的分別中心設有上體中心孔和下體中心孔,所述進氣導管插入上體中心孔和下體中心孔中,所述防噴水罩下體上設有通氧氣孔,所述防噴水罩上體的直徑小于濕化瓶主體的內徑,防噴水罩下體直徑等于濕化瓶主體的內徑。
[0005]本實用新型防噴水型濕化瓶的兩層防噴水罩既阻擋了由于氧氣流量過大而沖擊起的蒸餾水,又保持了氧氣的順利通過,提高了吸氧的安全性。防止了氧氣吸入過程中由于氧氣流量過大而引起出氣導管噴水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中防噴水罩下體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3是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中防噴水罩上體的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防噴水罩上體;2、防噴水罩下體;3、濕化瓶主體;4、通氧氣孔;5、蒸餾水;6、進氣導管;11、上體中心孔;12、下體中心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包括濕化瓶主體3、設在濕化瓶主體3上的進氣導管6,在濕化瓶主體3的內腔頂部設有防噴水罩,防噴水罩由防噴水罩上體I和防噴水罩下體2組成,防噴水罩上體I和防噴水罩下體2的分別中心設有上體中心孔11和下體中心孔12,進氣導管6插入上體中心孔11和下體中心孔12中,防噴水罩下體2上設有通氧氣孔4,防噴水罩上體I的直徑小于濕化瓶主體3的內徑,防噴水罩下體2直徑等于濕化瓶主體3的內徑。通氧氣孔4至少為I個。在本實施方式中通氧氣孔4為7個,環繞在下體中心孔12的外側。
[0012]如圖所示,使用時,將進氣導管6通過防噴水罩中間,進入濕化瓶瓶底,淹沒于蒸餾水5的液面以下。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噴水型濕化瓶,包括濕化瓶主體(3)、設在濕化瓶主體(3)上的進氣導管(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濕化瓶主體(3)的內腔頂部設有防噴水罩,所述防噴水罩由防噴水罩上體(I)和防噴水罩下體(2)組成,所述防噴水罩上體(I)和防噴水罩下體(2)的分別中心設有上體中心孔(11)和下體中心孔(12),所述進氣導管(6)插入上體中心孔(11)和下體中心孔(12)中,所述防噴水罩下體(2)上設有通氧氣孔(4),所述防噴水罩上體(I)的直徑小于濕化瓶主體(3)的內徑,防噴水罩下體(2)直徑等于濕化瓶主體(3)的內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噴水型濕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氣孔(4)至少為I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噴水型濕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氣孔(4)至少為2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噴水型濕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氧氣孔(4)為7個,環繞在下體中心孔(12)的外側。
【文檔編號】A61M16/16GK203620035SQ201320836434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王秀華, 強燕, 宋艷麗 申請人:王秀華, 強燕, 宋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