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人工晶體,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包括光學部、遮光層和支撐袢,所述遮光層設置在所述光學部的一側,所述遮光層包含至少三個孔,所述支撐袢與所述光學部連接。在光學部的一側設置有帶有孔的遮光層,模仿小孔眼鏡,孔擋住光束的周邊部分,增加景深,雖然進入眼內的光束只是中央部分,光線較暗,但是全部聚焦在視網膜上,因此會使影像清楚,視線清晰。
【專利說明】人工晶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人工晶體。
【背景技術】
[0002]人工晶體是一種植入眼內取代天然晶狀體的人工透鏡,主要用于提高白內障患者手術后的視力。人工晶體將光線聚焦,當光線從邊緣位置射入時,焦點不在視網膜上,就會造成視線模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人工晶體,旨在解決現有的人工晶體容易造成焦點不在視網膜上使得視線模糊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人工晶體,包括光學部、遮光層和支撐袢,所述遮光層設置在所述光學部的一側,所述遮光層包含至少三個孔,所述支撐袢與所述光學部連接。
[0006]在光學部的一側設置有帶有孔的遮光層,模仿小孔眼鏡,孔擋住光束的周邊部分,增加景深,雖然進入眼內的光束只是中央部分,光線較暗,但是全部聚焦在視網膜上,因此會使影像清楚,視線清晰。
[0007]進一步地,還包括縫線固定孔,所述縫線固定孔設置在所述支撐袢上。縫針固定孔可以方便人工晶體的縫合固定。
[0008]進一步地,所述光學部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光學部的中間位置,其中一個所述遮光層的孔與所述通孔位置對應。當患者需要面積較大的人工晶體時,在光學部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可以方便房水的流動,避免瞳孔阻滯的發生,進而避免由瞳孔阻滯引起的青光眼。
[0009]在光學部的一側設置有帶有孔的遮光層,模仿小孔眼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孔擋住光束的周邊部分,增加景深,雖然進入眼內的光束只是中央部分,光線較暗,但是全部聚焦在視網膜上,因此會使影像清楚,視線清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第二、第三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的側視圖;
[0011]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的主視圖;
[0012]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第三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的主視圖;
[0013]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包括光學部1、遮光層2和支撐袢3,遮光層2設置在光學部I的一側,遮光層2包含至少三個孔4,支撐袢3與光學部I連接。
[0015]遮光層2是采用在表面涂黑的方式得到的,即在表面設置黑色的涂層。在光學部I的一側設置有帶有孔4的遮光層2,模仿小孔眼鏡,孔4擋住光束的周邊部分,增加景深,雖然進入眼內的光束只是中央部分,光線較暗,但是全部聚焦在視網膜上,因此會使影像清楚,視線清晰。
[0016]圖1、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包括光學部1、遮光層2和支撐袢3,遮光層2設置在光學部I的一側,遮光層2包含至少三個孔4,支撐袢3與光學部I連接;還包括縫線固定孔5,縫線固定孔5設置在支撐袢3上。
[0017]縫針固定孔5可以方便人工晶體的縫合固定。
[0018]圖1、圖3、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人工晶體,包括光學部1、遮光層2和支撐袢3,遮光層2設置在光學部I的一側,遮光層2包含至少三個孔4,支撐袢3與光學部I連接,還包括縫線固定孔5,縫線固定孔5設置在支撐袢3上;光學部I設置有通孔6,通孔6設置在光學部I的中間位置,其中一個遮光層2的孔4與通孔6位置對應,即孔4與通孔6重合。
[0019]當患者需要面積較大的人工晶體時,在光學部I的中間位置設置有通孔6,可以方便房水的流動,避免瞳孔阻滯的發生,進而避免由瞳孔阻滯引起的青光眼。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學部、遮光層和支撐袢,所述遮光層設置在所述光學部的一側,所述遮光層包含至少三個孔,所述支撐袢與所述光學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縫線固定孔,所述縫線固定孔設置在所述支撐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部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光學部的中間位置,其中一個所述遮光層的孔與所述通孔位置對應。
【文檔編號】A61F2/16GK203953878SQ201320845027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王寧利, 甄毅, 盧清君 申請人:王寧利, 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