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輪椅,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該輪椅包括座椅主體及用以支撐座椅主體的支架,支架底部設有一對電機驅動的主動輪和一對從動輪;支架的下部朝輪椅的后方延伸出一對支撐臂,支撐臂遠離輪椅的一端設有防傾翻支撐輪。本實用新型的輪椅,在后翻的狀態中,通過后部的兩個支撐輪提供支撐,從而保證輪椅不會后翻過度。
【專利說明】—種電動輪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椅,尤其是一種電動輪椅,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據 申請人:了解,市場上的電動輪椅和普通輪椅在遇到臺階的時候都是采用經他人抬的方式上臺階。或者采用將前端翹起的方式上臺階。抬上臺階的辦法無疑比較麻煩,而將前端翹起的方式則存在隱患。前端翹起如果過度的話,可能會想使用者向后掀翻,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可以防止向后翻到的輪椅。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輪椅,包括座椅主體及用以支撐所述座椅主體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設有一對電機驅動的主動輪和一對從動輪;所述支架的下部朝所述輪椅的后方延伸出一對支撐臂,所述支撐臂遠離所述輪椅的一端設有防傾翻支撐輪。
[0005]為了方便電池的裝卸,所述支架內設有用以安裝電池的框架。
[0006]同時,為了讓使用者更為舒適方便,所述座椅主體的兩側設有扶手;所述扶手上設有電機的控制器。
[0007]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輪椅主動輪處于從動輪和支撐輪之間。當主動輪和從動輪處于同時著地狀態時,支撐輪離開地面不著地;而當產生后翻趨勢,從動輪離開地面時,后部的兩個支撐輪將與地面接觸,提供支撐,從而避免輪椅過度后傾,防止傾翻。同時,使用者在無人推扶的時候,也使用扶手上的控制器進行自主行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作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標號具體示意如下:1-座椅,3-主動輪,4-從動輪,5-支架,6-支撐臂,7-支撐輪,8-電機,9-扶手,10-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
[0011]本實施例的電動輪椅如圖1所示,包括座椅I及用以支撐座椅I的支架5,支架5底部設有一對由電機8驅動的主動輪3和一對萬向輪作為從動輪4。支架5朝向輪椅的后方延伸有一對支撐臂6,支撐臂6遠離輪椅的一端設有支撐輪7。
[0012]支架5內設有用以安裝電池的框架。座椅I的兩側設有扶手9 ;扶手9上設有電機的控制器10。
[0013]使用時,使用者可以通過扶手9上的控制器10自由操控輪椅的行動。當使用者由其他人員進行推行的時候,遇到臺階后推行者將輪椅后部下壓,將輪椅前部翹起,當翹起到支撐輪7接觸地面后,輪椅即無法再繼續翹起,防止輪椅后后翻到。整體結構簡單,有效。
[0014]本實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輪椅,包括座椅主體及用以支撐所述座椅主體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設有一對電機驅動的主動輪和一對從動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部朝所述輪椅的后方延伸出一對支撐臂,所述支撐臂遠離所述輪椅的一端設有防傾翻支撐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處于從動輪和支撐輪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當所述主動輪和從動輪處于著地狀態時,所述支撐輪離開地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內設有用以安裝電池的框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體的兩側設有扶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設有電機的控制器。
【文檔編號】A61G5/04GK203677401SQ201320846266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羅曉君, 苗芃芃 申請人:羅曉君, 江蘇慧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