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術特護病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醫療器具,特別是一種手術特護病床,包括床身、床腿和床頭,床身由框架和床墊組成,框架由前框架和后框架鉸接而成,前框架和后框架下設有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床身的中部至少設有兩條弧形的托架,托架的兩端分別經套筒與固定在框架上的液壓油缸的伸縮臂相連接,托架上設有紫外線消毒滅菌燈,紫外線消毒滅菌燈經導線與電源插座相連接,具有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減輕陪護人員勞動強度、靈敏度高、可重復使用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手術特護病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減少陪護人員勞動強度的手術特護病床。
【背景技術】
[0002]胸膜疾病時呼吸系統常見的疾病,其中頑固性氣胸及胸腔積液的治療,除了相關藥物治療外,常常需要進行胸腔閉式引流,目前臨床上用于胸腔閉式引流的引流管均是采用直管式,引流管的末端,用一個蝶翼式的固定套套在引流管外面,用縫線穿過蝶翼的小孔并縫在皮膚上,這樣的操作往往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給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并且縫線固定處皮膚易并發感染,臨床上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不得已也常常僅采用敷貼外固定,這樣的做法經常出現胸腔閉式引流管沿胸腔壁穿刺孔道反復進出胸腔,甚至意外脫落,給醫療安全造成隱患,或者為了防止意外脫管,將胸腔閉式引流管在胸腔內留置長度過長,造成引流管胸腔內彎曲打結,導致引流不暢。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減少陪護人員勞動強度的手術特護病床。
[0004]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
[0005]一種手術特護病床,包括床身、床腿和床頭,床身由框架和床墊組成,框架由前框架和后框架鉸接而成,前框架和后框架下設有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床身的中部至少設有兩條弧形的托架,托架的兩端分別經套筒與固定在框架上的液壓油缸的伸縮臂相連接,托架上設有紫外線消毒滅菌燈,紫外線消毒滅菌燈經導線與電源插座相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前框架上設有磁碰報警器,磁碰報警器是由固定磁塊、活動磁塊、開關電路和報警器組成,輸液管和導流管分別固定在活動磁塊上,以保證輸液管和導流管的流通。
[0007]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將弧形托架插在套筒內,套筒固定在液壓油缸的伸縮臂上,根據患者體形及刀口的位置通過液壓油缸調節托架的高度,再將被子放在托架上,使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環境,通過紫外線消毒滅菌燈一方面可以對患者病灶進行消毒滅菌,另一方面可以調節被內的溫度,另外,將輸液管和引流管適當的位置與磁碰報警器的活動磁塊固定連接,當輸液管或引流管移動至極限位置時,將活動磁塊與固定磁塊相脫離而發出報警音漢以提醒陪護人員,具有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減輕陪護人員勞動強度、靈敏度高、可重復使用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0]如圖1所示,一種手術特護病床,包括床身、床腿I和床頭2,床身由框架和床墊3組成,框架由前框架4和后框架鉸接而成,前框架4和后框架下設有升降裝置5,上述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連接關系與現有技術相同,此不贅述,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床身的中部至少設有兩條弧形的托架6,托架6的兩端分別經套筒7與固定在框架上的液壓油缸8的伸縮臂相連接,托架6上設有紫外線消毒滅菌燈9,紫外線消毒滅菌燈9經導線與電源插座相連接,另外,本實用新型可以在前框架4上設有磁碰報警器,磁碰報警器是由固定磁塊、活動磁塊、開關電路和蜂鳴器組成,輸液管和導流管分別固定在活動磁塊上,以保證輸液管和導流管的流通,磁碰報警器的結構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連接關系與現有技術相同,此不贅述,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將弧形托架插在套筒內,套筒固定在液壓油缸的伸縮臂上,根據患者體形及刀口的位置通過液壓油缸調節托架的高度,再將被子放在托架上,使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環境,通過紫外線消毒滅菌燈一方面可以對患者病灶進行消毒滅菌,另一方面可以調節被內的溫度,另外,將輸液管和引流管適當的位置與磁碰報警器的活動磁塊固定連接,當輸液管或引流管移動至極限位置時,將活動磁塊根與固定磁塊相脫離時,導通開關電路而發出報警音漢以提醒陪護人員,具有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減輕陪護人員勞動強度、靈敏度高、可重復使用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術特護病床,包括床身、床腿和床頭,床身由框架和床墊組成,框架由前框架和后框架鉸接而成,前框架和后框架下設有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床身的中部至少設有兩條弧形的托架,托架的兩端分別經套筒與固定在框架上的液壓油缸的伸縮臂相連接,托架上設有紫外線消毒滅菌燈,紫外線消毒滅菌燈經導線與電源插座相連接,前框架上設有磁碰報警器,磁碰報警器是由固定磁塊、活動磁塊、開關電路和蜂鳴器組成,輸液管和導流管分別固定在活動磁塊上。
【文檔編號】A61G7/05GK203710263SQ201320856337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姚燕霞, 李敏芳 申請人:姚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