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蒸煮干燥一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包括蒸煮上料裝置和多層干燥裝置;蒸煮上料裝置包括料斗和布料網帶,布料網帶的首端由開設在料斗側壁上的開口伸入料斗內腔的底部,在布料網帶上、沿物料流向依次設有蒸煮殼體和冷卻殼體,在蒸煮殼體的上表面設有蒸汽入口、下表面設有蒸汽出口,在冷卻殼體上設有冷卻風機;多層干燥裝置包括箱體,在箱體內腔的中部設有橫向的隔板將箱體的內腔分隔成上腔體和下腔體,在兩個腔體內各設有多條橫向的輸送網帶,相鄰兩條輸送網帶之間的運動方向相反,最上層輸送網帶的首端位于布料網帶末端的下方,最下層輸送網帶的末端由箱體中伸出;在上腔體的頂壁上設有排風裝置;還包括為下腔體供應循環熱風的熱風供應裝置。
【專利說明】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制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
【背景技術】
[0002]在中藥制藥領域,對于不同的藥材原材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于大部分原材來說,先進行蒸煮(高溫蒸汽處理)后進行干燥是基本的處理流程。在現有技術中,上述兩個工序一般是分開進行的,即蒸煮在一種設備中進行、干燥在專用的干燥機中進行。上述加工方式由于需要進行大量的上料、卸料和轉序操作而具有較低的加工效率,蒸煮和干燥兩者不能形成流水線。主要由人工進行的上料、卸料和轉序操作也會由于人工的介入而增加污染藥材原料、出現燙傷工傷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將蒸煮功能和干燥功能相結合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提升藥材加工的效率、避免人為操作時造成的污染和工傷風險。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包括蒸煮上料裝置和多層干燥裝置;所述蒸煮上料裝置包括料斗和傾斜設置的布料網帶,所述布料網帶的首端由開設在料斗側壁上的開口伸入料斗內腔的底部,在所述布料網帶上、沿物料流向依次設有蒸煮殼體和冷卻殼體,在所述蒸煮殼體的上表面設有蒸汽入口、下表面設有蒸汽出口,在所述冷卻殼體上設有冷卻風機;所述多層干燥裝置包括箱體,在箱體內腔的中部設有橫向的隔板將箱體的內腔分隔成上腔體和下腔體,在兩個腔體內各設有多條橫向的輸送網帶,相鄰兩條輸送網帶之間的運動方向相反,每條輸送網帶在端部均比上一層網帶沿其物料移動方向伸出一定距離以承接物料,在隔板的端部設有供物料掉落通過的缺口,最上層輸送網帶的首端位于布料網帶末端的下方,最下層輸送網帶的末端由箱體中伸出構成收料端;在上腔體的頂壁上設有排風裝置;還包括為下腔體供應循環熱風的熱風供應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將藥材的蒸煮功能和干燥功能進行合理結合,形成流水線,人工由料斗進行上料,在收料端直接回收加工成品,中間無需人工干涉,省去了現有加工方式中人工上料、卸料和轉序帶來的低效率問題。同時,由于盡可能地避免了人工在中間環節的參與過程,直接降低了藥材收到污染的風險以及人工受到燙傷等工傷的風險。
[0006]優選地:所述排風裝置包括與上腔體的頂壁固接的多個風管、與各風管頂部同時連接的集氣管道以及與集氣管道連接的總管道,在總管道內設有排風風機。
[0007]優選地:在各風管與上腔體的頂壁之間均設有梯形臺形狀的集風罩。
[0008]優選地:在各風管上均設有風閥。
[0009]優選地:所述熱風供應裝置包括設于下腔體首端的與其內腔相通的擴風罩、設于下腔體側壁的回風口以及將兩者連通的循環風道,在循環風道的中部設有冷凝器,還包括熱泵主機,所述冷凝器連接至熱泵主機;在擴風罩內設有送風機。
[0010]優選地:在所述循環風道上還設有排濕裝置,該排濕裝置包括與循環風道貫通的殼體,在殼體內設有通有冷卻介質的冷卻盤管,在殼體的底部設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端部設有汽水分尚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及局部剖視圖。
[0012]圖中:1、料斗;2、布料網帶;3、蒸煮殼體;4、蒸汽入口 ;5、蒸汽出口 ;6、冷卻風機;
7、冷卻殼體;8、送風機;9、擴風罩;10、排風風機;11、集氣管道;12、風閥;13、集風罩;14、箱體;15、輸送網帶;16、隔板;17、收料端;18、回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0014]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蒸煮上料裝置和多層干燥裝置,蒸煮上料裝置將物料上料到多層干燥裝置上同時完成藥材的高溫蒸汽蒸煮,多層干燥裝置對蒸煮完畢的物料進行干燥。
[0015]蒸煮上料裝置包括料斗I和傾斜設置的布料網帶2,布料網帶2的首端由開設在料斗I側壁上的開口伸入料斗I內腔的底部。在布料網帶2上、沿物料流向依次設有蒸煮殼體3和冷卻殼體7,在蒸煮殼體3的上表面設有蒸汽入口 4、下表面設有蒸汽出口 5,在冷卻殼體7上設有冷卻風機6。
[0016]物料即藥材原材由人工裝入料斗I內,布料網帶2運轉時將物料均勻攤開并向上輸送。蒸汽入口 4和蒸汽出口 5連接至外界的高溫蒸汽供應裝置,高溫蒸汽噴到布料網帶2上的物料上完成蒸煮,通過調節蒸汽供應量和布料網帶2運轉的速度,可以控制藥材物料的蒸煮程度。
[0017]冷卻風機6用于初步冷卻,使剛剛蒸煮完畢的藥材物料迅速降溫并排出大量的蒸汽,冷卻風機6可以將外界冷空氣直接吹向布料網帶2的表面。
[0018]多層干燥裝置包括箱體14,在箱體14內腔的中部設有橫向的隔板16將箱體14的內腔分隔成上腔體和下腔體,在兩個腔體內各設有多條橫向的輸送網帶15。
[0019]相鄰兩條輸送網帶15之間的運動方向相反,每條輸送網帶15在端部均比上一層網帶沿其物料移動方向伸出一定距離以承接物料,在隔板16的端部設有供物料掉落通過的缺口。最上層輸送網帶15的首端位于布料網帶2末端的下方,最下層輸送網帶15的末端由箱體14中伸出構成收料端17。
[0020]多條輸送網帶15構成了物料運輸的多層、曲折的通道,上腔體中的輸送網帶15主要依靠物料自身的持續蒸發來去除水分,稱之為直排段。因此,在上腔體的頂壁上設置了排風裝置。
[0021]本實施例中,排風裝置包括與上腔體的頂壁固接的多個風管、與各風管頂部同時連接的集氣管道11以及與集氣管道11連接的總管道,在總管道內設有排風風機10。為了進一步增強直排效果,在各風管與上腔體的頂壁之間均設有梯形臺形狀的集風罩13 ;為了控制直排風量、使物料水分蒸發更加均勻,在各風管上均設有風閥12。
[0022]物料在下腔體的各輸送網帶15上流轉的過程中完成干燥加工,具體干燥方式是采用循環熱風進行加熱烘干。因此本實施例中包括為下腔體供應循環熱風的熱風供應裝置。
[0023]熱風供應裝置包括設于下腔體首端的與其內腔相通的擴風罩9、設于下腔體側壁的回風口 18以及將兩者連通的循環風道,在循環風道的中部設有冷凝器。還包括熱泵主機,冷凝器連接至熱泵主機。熱泵主機吸收熱量加熱介質并驅動介質流向冷凝器使之升溫,熱風在冷凝器處換熱升溫而保持較高的溫度。為了提升熱風的流動性,在擴風罩9內設有送風機8。
[0024]本實施例中,為了及時去除熱風中的水分、進一步增強干燥效果并縮短干燥時間,在循環風道上還設有排濕裝置,該排濕裝置包括與循環風道貫通的殼體,在殼體內設有通有冷卻介質的冷卻盤管,在殼體的底部設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端部設有汽水分離器。
【權利要求】
1.一種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上料裝置和多層干燥裝置;所述蒸煮上料裝置包括料斗(I)和傾斜設置的布料網帶(2),所述布料網帶(2)的首端由開設在料斗(I)側壁上的開口伸入料斗(I)內腔的底部,在所述布料網帶(2)上、沿物料流向依次設有蒸煮殼體(3)和冷卻殼體(7),在所述蒸煮殼體(3)的上表面設有蒸汽入口(4)、下表面設有蒸汽出口(5),在所述冷卻殼體(7)上設有冷卻風機(6);所述多層干燥裝置包括箱體(14),在箱體(14)內腔的中部設有橫向的隔板(16)將箱體(14)的內腔分隔成上腔體和下腔體,在兩個腔體內各設有多條橫向的輸送網帶(15),相鄰兩條輸送網帶(15)之間的運動方向相反,每條輸送網帶(15)在端部均比上一層網帶沿其物料移動方向伸出一定距離以承接物料,在隔板(16)的端部設有供物料掉落通過的缺口,最上層輸送網帶(15)的首端位于布料網帶(2)末端的下方,最下層輸送網帶(15)的末端由箱體(14)中伸出構成收料端(17);在上腔體的頂壁上設有排風裝置;還包括為下腔體供應循環熱風的熱風供應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裝置包括與上腔體的頂壁固接的多個風管、與各風管頂部同時連接的集氣管道(11)以及與集氣管道(11)連接的總管道,在總管道內設有排風風機(1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各風管與上腔體的頂壁之間均設有梯形臺形狀的集風罩(13)。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各風管上均設有風閥(1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供應裝置包括設于下腔體首端的與其內腔相通的擴風罩(9)、設于下腔體側壁的回風口(18)以及將兩者連通的循環風道,在循環風道的中部設有冷凝器,還包括熱泵主機,所述冷凝器連接至熱泵主機;在擴風罩(9)內設有送風機(8)。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藥材蒸煮干燥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環風道上還設有排濕裝置,該排濕裝置包括與循環風道貫通的殼體,在殼體內設有通有冷卻介質的冷卻盤管,在殼體的底部設有排水管,在排水管的端部設有汽水分離器。
【文檔編號】A61J3/00GK203647714SQ201320863700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田國民 申請人:天津市國民制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