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及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及制作方法,由下述原料制成:白及、白蘞、竹葉椒根、金銀花、輕粉、五倍子、石油菜、救必應、南酸棗、煅石膏、紅景天、大黃、龍膽草、花苜蓿、當歸、車前草、朱砂、冰片、香油;所述中藥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冰片12克、香油18克;本發明的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制備技術簡單、成本低、療效好、療程短、抗感染效果好,透皮吸收快、治療過程中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等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及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臨床上應用在治療燒燙傷方面的藥品及治療方法,存在的共同問題都是療效差、療程長、抗感染效果差,透皮吸收慢,治療過程中易發生交叉感染,重者危及生命,輕者植皮或遺留疤痕,由于治療時間長,成本高,從而加重了患者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備技術簡單、成本低、療效好、療程短、抗感染效果好,透皮吸收快、治療過程中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等問題的燒傷中藥藥膏。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所述中藥由以下原料制成:白及、白蘞、竹葉椒根、金銀花、輕粉、五倍子、石油菜、救必應、南酸棗、煅石膏、紅景天、大黃、龍膽草、花苜蓿、當歸、車前草、朱砂、冰片、香油;所述中藥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冰片12克、香油18克。
[0006]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0008]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清洗晾干,冰片12克、香油18克,備用;
[0009]2)取步驟I)中的藥材除冰片、香油外,放置于容器中研磨成粉;
[0010]3 )取步驟I)中的香油于鍋里加熱,取步驟2 )中的藥粉于預熱香油中,有小火炒置黑褐色,呈膏狀為宜;
[0011]4)取步驟I)中的冰片與步驟3)中的藥膏進行合并,收膏,即為本發明的中藥藥膏。
[0012]上述中藥的使用方法是:用干凈的紗布輕擦患處,對患處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取本藥膏,敷于患處,早晚各一次,三天為一療程。
[0013]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其藥材功效作用分別為:
[0014]1、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2、白蘞: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用于癰疽發背,疔瘡,瘰癘,水火燙傷;3、竹葉椒根:祛風,散寒,活血,止痛;4、金銀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5、輕粉:殺蟲,治瘡,袪痰消積,善入經絡;6、五倍子: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濕爛;7、石油菜:外用治跌打損傷,燒傷,瘡癤腫毒;8、救必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瘡瘍,外傷出血,燒傷;9、南酸棗:解毒,收斂,止痛,止血。用于燒傷,外傷出血,牛皮癬;10、煅石膏:外治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紅景天:外用治跌打損傷,燒傷;11、紅景天:清肺止咳,止血,止帶,外用治跌打損傷,燒傷;12、大黃: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外治水火燙傷;13、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14、花苜蓿:清熱解毒,止咳,止血;15、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16、車前草: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17、朱砂:清心鎮驚,安神解毒;18、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0015]本發明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制備技術簡單、成本低、療效好、療程短、抗感染效果好,透皮吸收快、治療過程中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和精神負擔等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技術手段及所達到的具體功能,下面以【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7]實施例:
[0018]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所述中藥由以下原料制成的所述中藥由以下原料制成:白及、白蘞、竹葉椒根、金銀花、輕粉、五倍子、石油菜、救必應、南酸棗、煅石膏、紅景天、大黃、龍膽草、花苜蓿、當歸、車前草、朱砂、冰片、香油;所述中藥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t匕: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冰片12克、香油18克。
[0019]所述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過程如下:
[0020]I)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清洗晾干,冰片12克、香油18克,備用;
[0021]2)取步驟I)中的藥材除冰片、香油外,放置于容器中研磨成粉;
[0022]3 )取步驟I)中的香油于鍋里加熱,取步驟2 )中的藥粉于預熱香油中,有小火炒置黑褐色,呈膏狀為宜;
[0023]4)取步驟I)中的冰片與步驟3)中的藥膏進行合并,收膏,即為本發明的中藥藥膏。
[0024]實驗例:
[0025]實驗對象:40名燒傷程度相等的患者,按使用藥物不同分為兩組,每組20人,每組按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為:I度5人,淺II度8人,深II度7人。
[0026]實驗方法與時間:對照組使用常規的西藥治療,實驗組使用本發明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看患者病情和患者使用藥物所用時間的長短,記錄時間為兩個周,記錄次數為一次。實驗中的患者均為火燒傷患者。
[0027]實驗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白及、白蘞、竹葉椒根、金銀花、輕粉、五倍子、石油菜、救必應、南酸棗、煅石膏、紅景天、大黃、龍膽草、花苜蓿、當歸、車前草、朱砂、冰片、香油;所述中藥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冰片12克、香油18克。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傷的中藥藥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配比提取白及3克、白蘞6克、竹葉椒根6克、金銀花12克、輕粉3克、五倍子6克、石油菜12克、救必應18克、南酸棗12克、煅石膏6克、紅景天3克、大黃18克、龍膽草3克、花苜蓿6克、當歸18克、車前草6克、朱砂12克,清洗晾干,冰片12克、香油18克,備用; 2)取步驟I)中的藥材除冰片、香油外,放置于容器中研磨成粉; 3)取步驟I)中的香油于鍋里加熱,取步驟2)中的藥粉于預熱香油中,有小火炒置黑褐色,呈膏狀為宜; 4)取步驟I)中的冰片與步驟3)中的藥`膏進行合并,收膏,即為本發明的中藥藥膏。
【文檔編號】A61K9/06GK103877378SQ201410106434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1日
【發明者】楊孝良, 王競鵬, 趙鋒, 王娟娟, 孫剛 申請人:楊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