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海參成分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海參成分的治療癲癇的外用中藥,制備方法為:將大青葉、落地生根、劉寄奴、馬藺子、啤酒花、板藍根、覆盆子、滿山紅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時;將海參去除內臟并清洗干凈后加入煎藥器具內繼續文火煎煮半小時,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本發明是通過長期探索,結合民間經驗,研制出從天然動植物組合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使用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含有海參成分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有海參成分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癲癇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全球患者達到7000多萬人,其中我國患者約900萬人之多。癲癇俗稱“羊癲瘋”、“羊角風”,有地方稱“發暗瘋”等,也常常被人們通俗的稱為“抽風”。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其特點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發病時一般意識都喪失,雙眼向上翻,口吐白沫,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大小便失禁,有時可將舌頭咬傷,抽后多入睡。抽風一般持續時間不長,少則幾秒鐘,多則數分鐘,一般不超過15分鐘,嚴重者可反復抽搐多次,或持續數十分鐘不止,稱為癲癇持續狀態。癲癇病是一種慢性頑疾,病情復雜、纏綿難愈、有著“不死絕癥”之稱。
[0003]由于病因復雜,反復發作,難以根治,癲癇病給患者及其家人造成了極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目前治療癲癇病主要使用西藥及手術,西藥如苯妥英鈉、丙戊酸鈉、卡馬西平、氯硝安定等。西藥能夠短暫消除癥狀,并延緩癥狀再次出現的時間。但它同時帶來了嚴重的副作用,如常服用西藥易引起小腦綜合癥,行為異常嗜睡,神情呆滯,記憶力下降,攻擊行為及焦慮等精神異常。西藥還對肝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無力等。此外,使用西藥治療癲癇病療程長、療效差、依賴性強、治療費用高。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具體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含有海參成分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制備方法為:稱取海參5~10重量份、大青葉5~30重量份、落地生根5~30重量份、劉寄奴5~30重量份、馬藺子5~30重量份、啤酒花5~30重量份、板藍根5~30重量份、覆盆子5~30重量份、滿山紅5~30重量份;將上述大青葉、落地生根、劉寄奴、馬藺子、啤酒花、板藍根、覆盆子、滿山紅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時;將海參去除內臟并清洗干凈后加入煎藥器具內繼續文火煎煮半小時,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
[0005]治療方法: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連續服用治療30天。
[0006]本發明的藥物機理如下:
海參:棘皮動物門,海參綱,海參綱動物的通稱,是重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海參營養豐富,體內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膠質、海參皂式、酸性粘多糖等成分,但不含膽固醇。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藥典籍記載“海參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味甘咸,補腎經,益精髓,消痰延,攝小便,壯陽療痿,殺瘡蟲”。近年來先后有中醫提出海參單用或組方治療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糖尿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在輔佐如癲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乙肝肝炎、慢性腎炎、高血壓、肺結核、神經衰弱靜脈血栓、痔瘡、脫肛和便秘等常見病治療,及為一般病后或產后康復過程中所擬訂的各種藥膳或食療組方中,海參均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應用。
[0007]大青葉:【別名】路邊青葉。【來源】馬鞭草科植物路邊青的葉。【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心經、胃經。【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清斑。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臨床應用】煎服10~15克。用治溫病、血熱發斑、壯熱不退以及血熱妄行的上部出血癥等。【主要成分】含黃酮苷一山大青苷,對大鼠有利尿作用,對大鼠蛋清性“關節炎”及右旋糖酐性“關節炎”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此外,也含有靛玉蘭、靛藍等成分。
[0008]落地生根:【別名】打不死、腳目草、土三七。【來源】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的全草。【性味歸經】性寒,味微酸、澀。歸肺經、腎經。【功效與作用】解毒消腫、活血止痛、拔毒生肌。屬止血藥下分類的涼血止血藥。【臨床應用】用量15~30克。用治咽喉腫痛、熱性胃痛、熱瀉熱痢、咳血、吐血、火眼、中耳炎、癰腫疔毒、乳癰、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
[0009]劉寄奴:【別名】金寄奴、白花尾、炭炭包。【來源】菊科植物奇蒿的地上部分。【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微苦。歸心經、肝經、脾經。【功效與作用】活血通經、消積、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活血調經藥。【臨床應用】用量:Tio克。用治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跌打損傷、血瘀腫痛;食積瀉痢、痔瘡、便血。此外,現尚用治肝硬化腹水、泌尿系結石、前列腺肥大、小便不利或點滴不通。
[0010]馬藺子:【別名】荔實、馬楝子、馬蓮子。【來源】鳶尾科植物馬藺的成熟種子。【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肝經、胃經、脾經、肺經。【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止血。屬止血藥下分類的涼血止血藥。【臨床應用】用量10克,內服煎湯治療黃疸型肝炎、痢疾、吐血、衄血、血崩、白帶、咽炎、癰腫、疝痛。外用適量搗敷。治療骨結核:馬藺子置鐵鍋內炒干研粉,內服,每日3次,每次5。7克,小兒酌減。
[0011]啤酒花:【別名】忽布、香蛇麻、野酒花。【來源】桑科植物啤酒花的雌花序。【性味歸經】性微涼,味苦;無毒。歸肝經、胃經。【功效與作用】健胃消食、利尿安神。屬消食藥。【臨床應用】用量1.5飛克,內服煎湯或泡水當茶飲,治療消化不良、腹脹、浮腫、膀胱炎、肺結核、失眠。
[0012]板藍根:【別名】北板藍根、靛青根、藍靛根。【來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根。【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心經、胃經。【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臨床應用】用量擴15克。用治流感、流腦、乙腦、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神昏吐衄、咽腫、痄腮、瘡疹等。
[0013]覆盆子:【別名】覆盆、小托盤【來源】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的聚合果。【性味歸經】性溫,味甘、酸。歸腎經、膀胱經。【功效與作用】益腎、固精、縮尿。屬收澀藥下分類的固精縮尿止帶藥。【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用治腎虛不固所致的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肝腎不足之目暗不明等。
[0014]滿山紅:【別名】映山紅、迎山紅、金達來。【來源】杜鵑花科植物興安杜鵑的葉。【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肺經。【功效與作用】止咳、祛痰。【臨床應用】用量擴15克,內服煎湯,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鮮品加倍。注意事項:可有口干、惡心、嘔吐等神經系統癥狀,但程度輕微。部分病人可出現心率緩慢、血壓下降等。肝病患者慎用。
[0015]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具有豁痰開竅,熄風定驚,健脾開胃,填精補髓之功能。本發明的中藥制劑主治癲癇;適用癲癇引起的突然昏倒,口吐涎沫,牙關緊閉,咬破唇舌,瞳孔散大,兩目上視,二便失禁,四肢抽搐,或口中發出類似豬羊的叫聲等,醒后渾身倍感疲勞,一如常人,時常發作,發作時意識不清楚。
[0016]本發明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有益效果是: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本發明是通過長期探索,結合民間經驗,研制出從天然動植物組合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使用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
[0017]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稱取海參5g、大青葉30g、落地生根5g、劉寄奴30g、馬藺子5g、啤酒花30g、板藍根5g、覆盆子30g、滿山紅5g ;將上述大青葉、落地生根、劉寄奴、馬藺子、啤酒花、板藍根、覆盆子、滿山紅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時;將海參去除內臟并清洗干凈后加入煎藥器具內繼續文火煎煮半小時,除去藥渣,取湯劑即得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0019]實施例2:
稱取海參log、大青葉5g、落地生根30g、劉寄奴5g、馬藺子30g、啤酒花5g、板藍根30g、覆盆子5g、滿山紅30g ;將上述大青葉、落地生根、劉寄奴、馬藺子、啤酒花、板藍根、覆盆子、滿山紅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煮 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時;將海參去除內臟并清洗干凈后加入煎藥器具內繼續文火煎煮半小時,除去藥渣,取湯劑即得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0020]實施例3:
稱取海參8g、大青葉18g、落地生根18g、劉寄奴17g、馬藺子17g、啤酒花17g、板藍根18g、覆盆子17g、滿山紅17g ;將上述大青葉、落地生根、劉寄奴、馬藺子、啤酒花、板藍根、覆盆子、滿山紅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_3cm為度,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時;將海參去除內臟并清洗干凈后加入煎藥器具內繼續文火煎煮半小時,除去藥渣,取湯劑即得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0021]臨床資料:
對安徽300例癲癇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性157例,女性143例,年齡17至62歲,平均年齡45歲。隨即分成3個治療組,每組100人,治療組I采用實施例1的洗劑治療;治療組2采用實施例2的洗劑治療;治療組3采用實施例3的洗劑治療。
[0022](I)治療方法:
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連續服用治療30天。
[0023](2)療效評定標準:參考參照1979年青島會議所訂抗癲癇藥物(西藥)試用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分四級評定。
[0024]顯效:用藥后,癲癇發作控制,或發作次數在相同周期內較治療前減少75%以上,發作時癥狀和持續時間均明顯減輕和縮短,腦電圖改善。
[0025]有效:用藥后,癲癇發作次數在相同周期內較治療前減少50%~75%,發作癥狀和持續時間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和縮短,腦電圖略有改善。[0026]效差:用藥后,癲癇發作次數在相同周期內較治療前減少不足50%,發作癥狀和時間無明顯改善,腦電圖無變化。
[0027]無效:用藥后,癲癇發作的次數、臨床癥狀等均無變化,甚或趨向嚴重。
[0028](3)治療效果:
治療組1:顯效67例,占67% ;有效32例,占32% ;效差I例,占1% ;無效O例;總有效率99% ;
治療組2:顯效96例,占96%;有效4例,占4%;效差O例;無效O例;總有效率100%;治療組3:顯效68例,占68% ;有效29例,占29% ;效差3例,占3% ;無效O例;總有效率97%。
[0029]以上所述, 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海參成分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為:稱取海參5~10重量份、大青葉5~30重量份、落地生根5~30重量份、劉寄奴5~30重量份、馬藺子5~30重量份、啤酒花5~30重量份、板藍根5~30重量份、覆盆子5~30重量份、滿山紅5~30重量份;將上述大青葉、落地生根、劉寄奴、馬藺子、啤酒花、板藍根、覆盆子、滿山紅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凈水,加水量以超過藥面2-3cm為度,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 煎煮半小時;將海參去除內臟并清洗干凈后加入煎藥器具內繼續文火煎煮半小時,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948750SQ201410144663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1日
【發明者】鄭家園 申請人:鄭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