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280-350份,玉蘭280-350份,橘核280-350份,雞血藤280-350份,桑葚150-200份,丹參150-200份,當歸140-180份,遠志80-120份,炒水蛭80-120份,艾葉30-100份。本發明配方獨特,制備簡單,以黃芪、玉蘭、橘核、雞血藤為君藥,其他原料藥為臣藥和佐使藥,通過各藥物的搭配和協同起效,起到活血化瘀、通脈止痛、驅寒散結的功效,對腦出血后遺癥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對偏癱、半身不遂、肢體不靈活等后遺癥效果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約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病人于發病數日內死亡,即使幸存者多數也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0003]腦出血后遺癥臨床上有以下幾種表現:1、肢體功能障礙:主要表現偏癱側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2、精神和認知障礙:如人格改變、消極悲觀、郁抑寡歡、精神萎靡、易激動等;3、言語功能障礙;4、吞咽功能障礙;5、頭疼、眩暈、惡心、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耳鳴、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穩、頸項酸痛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癡呆、抑郁等癥狀。
[0004]腦出血后遺癥對患者的身心帶來很大的傷害,要即使配合藥物治療和理療等康復功能鍛煉才能盡早康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配方獨特,對腦出血后遺癥引起的肢體功能障礙,如偏癱、半身不遂、肢體活動不靈活等效果特別顯著。
[0006]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0007]本發明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280-350份,玉蘭280-350份,橘核280-350份,雞血藤280-350份,桑葚150-200份,丹參150-200份,當歸140-180份,遠志80-120份,炒水蛭80-120份,艾葉30-100份。
[0008]上述中藥組合物中,優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300份,玉蘭300份,橘核300份,雞血藤300份,桑葚180份,丹參180份,當歸150份,遠志100份,炒水蛭100份,艾葉50份。
[0009]本發明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的原理合理搭配,各原料藥協同起效,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止痛、驅寒散結的功效,對腦出血后遺癥有顯著的療效。
[0010]本發明各原料藥功效如下:
黃芪,性味甘,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
[0011]玉蘭,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竅、宣肺通鼻、消痰、益肺和氣的功效,可用于頭痛、血瘀型痛經、鼻塞、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癥。
[0012]橘核,性味苦,平,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用于小腸疝氣,睪丸腫痛,乳癰腫痛。
[0013]雞血藤,性味苦、甘,溫,具有補血,活血,通絡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
[0014]桑葚,性味甘、酸、性寒,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燥的功效,用于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
[0015]丹參,性味苦,微寒,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0016]當歸,性味甘、辛、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0017]遠志,性 味苦、辛、溫,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效,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0018]水蛭,性味咸、苦、平,具有破血,逐瘀,通經的功效,用于癥瘕痞塊,血瘀經閉,跌撲損傷。
[0019]艾葉,性味辛、苦,溫,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用于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官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
[0020]進一步的,為了增加療效,在上述配方的基礎上可以加入爬山虎、蒼耳子、瓜萎子成分形成新的子方。新的子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黃芪280-350份,玉蘭280-350份,橘核280-350份,雞血藤280-350份,桑葚150-200份,丹參150-200份,當歸140-180份,遠志80-120份,炒水蛭80-120份,艾葉30-100份,爬山虎80-120份,蒼耳子30-70份,瓜萎子30-70份。優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黃芪300份,玉蘭300份,橘核300份,雞血藤300份,桑葚180份,丹參180份,當歸150份,遠志100份,炒水蛭100份,艾葉50份,爬山虎100份,蒼耳子50份,瓜萎子50份。
[0021]本發明組合物即可粉碎后直接制成散劑,也可以制成水丸,水丸的制備方法為:將各原料藥粉碎成細粉,然后過篩、混勻,以水為粘合劑,通過泛制法制成水丸。本發明所制得的水丸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A)。
[0022]制備水丸時,所用的水為純化水,符合《中國藥典》2000年版質量要求。
[0023]本發明藥物的用量為:一次5g,一日三次,10天一療程,一般20天起效,嚴重者35天左右起效。
[0024]本發明配方獨特,制備簡單,以黃芪、玉蘭、橘核、雞血藤、桑葚、丹參、當歸、遠志、炒水蛭、艾葉為主要藥物有效成分,其中黃芪、玉蘭、橘核、雞血藤為君藥,其他原料藥為臣藥和佐使藥,通過各藥物的搭配和協同起效,起到活血化瘀、通脈止痛、驅寒散結的功效,對腦出血后遺癥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對偏癱、半身不遂、肢體不靈活等后遺癥效果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應該明白的是,下述說明僅是為了解釋本發明,并不對其內容進行限定。如無特別說明,下述實施例中原料藥用量均為重量份。
[0026]實施例1
本發明藥物配方為:黃芪300份,玉蘭300份,橘核300份,雞血藤300份,桑葚180份,丹參180份,當歸150份,遠志100份,炒水蛭100份,艾葉50份。
[0027]制備方法為:將各原料藥粉碎成細粉,然后過篩、混勻,以水為粘合劑,通過泛制法制成水丸。或者將各原料藥粉碎成細粉,制成散劑。
[0028]實施例2
本發明藥物配方 為:黃芪280份,玉蘭350份,橘核280份,雞血藤350份,桑葚150份,丹參200份,當歸140份,遠志120份,炒水蛭80份,艾葉10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o
[0029]實施例3
本發明藥物配方為:黃芪350份,玉蘭280份,橘核350份,雞血藤280份,桑葚200份,丹參150份,當歸180份,遠志80份,炒水蛭120份,艾葉3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0]實施例4
本發明藥物配方為:黃芪300份,玉蘭300份,橘核300份,雞血藤300份,桑葚180份,丹參180份,當歸150份,遠志100份,炒水蛭100份,艾葉50份,爬山虎100份,蒼耳子50份,瓜萎子5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1]實施例5
本發明藥物配方為:黃芪280份,玉蘭350份,橘核280份,雞血藤350份,桑葚150份,丹參200份,當歸140份,遠志120份,炒水蛭80份,艾葉100份,爬山虎80份,蒼耳子70份,瓜萎子3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2]實施例6
本發明藥物配方為:黃芪350份,玉蘭280份,橘核350份,雞血藤280份,桑葚200份,丹參150份,當歸180份,遠志80份,炒水蛭120份,艾葉30份,爬山虎120份,蒼耳子30份,瓜萎子70份。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33]本發明藥物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通脈止痛、驅寒散結的功效,下面通過發明人治療的部分病例證明本發明的良好效果。
[0034]臨床試驗
1、患者情況
患者為2010年-2013年收治的腦出血患者,經治療后有不同程度的腦出血后遺癥。患者共292人,其中男185人,女107人,患者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2.8歲,所用患者表現出下述一種或多種臨床癥狀:半身不遂、輕癱或偏癱、全身癱瘓、四肢不靈活、口眼歪斜、意識及語言表達障礙。
[0035]、治療方法
將患者按照年齡以及病程平均分為4組,各組分別使用本發明實施例1、2、4、5制備的水丸,每天3次,每次5g。在服藥同時各組患者按照醫生建議同時進行物理及運動治療。
[0036]、療效標準
顯效:半身不遂、癱瘓、四肢不靈活、口眼歪斜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或好轉70%以上; 有效:神志清楚、語言表達正常,肢體各功能較治療前有進步,臨床癥狀好轉40-70% ;無效:無法達到以上標準。
[0037]、治療結果
各組患者服藥10天后,輕度患者癥狀已經有明顯好轉,繼續服用各組患者均表現出不同情況的好轉,連續治療40天后,各組患者治療結果見下表1。
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280-350份,玉蘭280-350份,橘核280-350份,雞血藤280-350份,桑葚150-200份,丹參150-200份,當歸140-180份,遠志80-120份,炒水蛭80-120份,艾葉30-1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300份,玉蘭300份,橘核300份,雞血藤300份,桑葚180份,丹參180份,當歸150份,遠志100份,炒水蛭100份,艾葉5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爬山虎80-120份,蒼耳子30-70份,瓜萎子30-70份。
4.根 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爬山虎100份,蒼耳子50份,瓜萎子5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劑型為水丸。
6.一種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腦出血后遺癥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各原料藥粉碎成細粉,然后過篩、混勻,以水為粘合劑,通過泛制法制成水丸。
【文檔編號】A61P9/10GK103933176SQ201410192258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樊茹娟, 樊冰, 胡建忠 申請人:樊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