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及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發明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苦茄、小銅錘、仙茅、無莿根、胡黃連、荷葉、萊菔纓、糠谷老、六方藤、蓮藕、紅背桂、蘆莖、羅漢果、磨盤草、落葵和木錐花;本發明藥物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并具有寧心安神、息風止痙、祛風寒濕、活血養血之功效,對治療三叉神經痛效果良好,且療效顯著,服用方便,治愈后不復發,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奇效實用,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三叉神經痛是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簡稱,表現為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短暫的反復發作性劇痛。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周圍學說認為病變位于半月神經節到腦橋間部分,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壓迫所致;中樞學說認為三叉神經痛為一種感覺性癲癇樣發作,異常放電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經脊束核或腦干。
[0003]成年及老年人多見,40歲以上患者占70%~80%,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經痛常局限于三叉神經一或兩支分布區,以上頜支、下頜支多見,發作時表現為以面頰上下頜及舌部明顯的劇烈電擊樣、針刺樣、刀割樣或撕裂樣疼痛,持續數秒或I~2分鐘,突發突止,間歇期完全正常,患者口角、鼻翼、頰部或舌部為敏感區,輕觸可誘發,稱為扳機點或觸發點,嚴重病例可因疼痛出現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牽向患側即痛性抽搐,病程呈周期性,發作可為數日、數周或數月不等,緩解期如常人。隨著病程遷延發作次數將逐漸增多,發作時間延長,間歇期縮短,甚至為持續性發作,很少自愈。神經系統檢查一般無陽性體征,患者主要表現因恐懼疼痛不敢洗臉、刷牙、進食,面部口腔衛生差、面色憔悴、情緒低落。
[0004]目前,對于三叉神經痛治療方法,藥物治療主要是多先卡馬西平、苯妥英鈉、氯硝西泮等口服,為單純止痛治療,且由于該病反復發作的特點,患者多需較長時間服藥,導致藥效減弱、藥物副作用明顯,患者眩暈、走路不穩、嗜睡等,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手術通過注射的藥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經,使之變性,造成傳導阻滯,而得以止痛,周轉支封閉操作簡單,但療效不能持久,可引起神經性角膜炎等并發癥,復發率較高,不能徹底治愈,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及制備方法;本發明藥物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并具有寧心安神、息風止痙、祛風寒濕、活血養血之功效,對治療三叉神經痛效果良好,且療效顯著,服用方便,治愈后不復發,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奇效實用,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7]—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08]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苦茄52~76份小銅錘50~74份仙茅49~73份無箣根49~73份 胡黃連48~72份荷葉47~71份萊菔纓47~71份糠谷老46~70份 六方藤46~70份蓮藕44~68份紅背桂43~67份蘆莖43~67份 羅漢果41~65份磨盤草40~64份落葵37~61份木錐花32~56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苦爺56~72份小銅錘54~70份仙茅53~69份無箣根53~69份 胡黃連55~68份荷葉51~67份萊菔纓51~67份糠谷老50~66份 六方藤50~66份蓮藕48~64份紅背桂47~63份蘆莖47~63份 羅漢果45~61份磨盤草44~60份落葵41~57份木錐花36~52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苦爺60~68份小銅錘58~66份仙茅57~65份無箣根57~65份 胡黃連56~64份荷葉55~63份萊菔纓55~63份糠谷老54~62份 六方藤54~62份蓮藕52~60份紅背桂50~59份蘆莖51~59份 羅漢果49~57份磨盤草48~56份落葵45~53份木錐花40~48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苦爺64份小銅錘62份仙茅61份無箣根61份 胡黃連60份荷葉59份萊菔纓59份糠谷老58份 六方藤58份蓮藕56份紅背桂56份蘆莖55份 羅漢果53份磨盤草52份落葵49份木錐花44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苦茄、無箣根、荷葉、萊菔纓、糠谷老、紅背桂、蘆莖、羅漢果、磨盤草、落葵和木錐花洗凈,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后,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2)將小銅錘和六方藤洗凈,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3)將仙茅洗凈,用黃酒拌勻,潤透后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至全干,置于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 (4)將胡黃連和蓮藕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制得的稠膏、細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片劑,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3961588SQ201410239710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日
【發明者】郎艷萍 申請人:郎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