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布了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包括治療機本體和設置在治療機本體上的保護殼體,旋轉柱通過旋轉板連接有固定桿,固定桿內部開有腔體,伸縮桿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腔體內,伸縮桿中部開有呈銳角的三角孔,在腔體中部內壁上連接有與三角孔的頂角相匹配的限位塊;保護殼體內設置有筒狀的密封腔體,密封腔體的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密封墊固定在環形凹槽內,在開關鍵的底部連接有一端貫穿密封腔體底部的接觸桿,接觸桿上固定有圓形底板,圓形底板的外圓周始終與密封墊接觸。在伸縮桿與限位塊接觸時,限位塊產生形變以緩沖兩者之間的瞬時沖量帶來的作用力,進而在整體上提高治療儀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儀,具體是指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
【背景技術】
[0002] 電離子治療機治療時,根據不同的病灶,選用直徑不同的治療針頭接觸或插入人 體病灶內,利用觸頭與組織之間的極小氣隙中形成的極高電場強度使氣體分子分離,產生 等離子體火焰。當選擇強輸出時,瞬間產生3000°C左右的高溫,使病變組織氣化而消失。同 時,由于氣化層的下面還有薄薄的凝固層,可阻止出血,保護表面組織,使傷口迅速愈合。當 選擇弱輸出時,可使病灶組織凝固或炭化而壞死,以此達到治療的目的。
[0003] 目前市面上的電離子治療儀作用廣泛,但是醫療處理過程中,針對大面積傷口治 療,特別是在治療全身創傷時,治療儀的移動范圍大,探頭的導線容易與其他障礙物纏繞, 進而影響治療效率;針對上述問題,市面上研發出一種具有伸縮移動的探頭支架,能夠實現 探頭的大范圍移動,并且探頭的導線始終懸空進而避免與地面障礙物的纏繞接觸,但是此 類設備同樣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治療過程中,探頭以及探頭支架的頻繁移動,使得探頭支 架的伸縮結構過度使用,造成伸縮結構中的連接部分受損嚴重,降低了治療儀的使用壽命; 并且在醫療處理過程中,電離子治療儀的開關暴露在外,外界的灰塵或是水汽容易進入治 療儀內部的電子線路中,最為直接的后果是在傷口清創時,開關按鍵直接失靈,使得在手術 完成后治療機無法立即停止,并且干擾治療人員的判定,造成醫療事故。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可實現治療儀探頭的自由移動而 不受外界影響,同時減小伸縮結構中連接處的相互磨損,避免外界的粉塵或是水汽經開關 鍵進入到治療儀內部而導致開關的失靈,提高治療儀的使用壽命。
[0005]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包括治療機本體和設置在治療機本體上的保護殼體,在所述 治療機本體上設置有探頭B和自由轉動的旋轉柱,旋轉柱通過旋轉板連接有固定桿,所述 固定桿內部開有腔體,伸縮桿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腔體內,伸縮桿中部開有呈銳角的三角孔, 在所述腔體中部內壁上連接有與三角孔的頂角相匹配的限位塊,還包括置物臺和放置在置 物臺上的探頭A,所述置物臺與伸縮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保護殼體內設置有筒狀的密封 腔體,密封腔體的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密封墊固定在環形凹槽內,開關鍵穿過保護殼體上 的通孔置于密封腔體內,在開關鍵的底部連接有一端貫穿密封腔體底部的接觸桿,接觸桿 上固定有圓形底板,圓形底板的外圓周始終與密封墊接觸,在保護殼體的底部安裝有接觸 底座,接觸底座上固定有接觸片,所述接觸片置于接觸桿的正下方。本發明作為對現有的治 療儀探頭支架伸縮結構的改進,在治療儀本體上自由轉動的旋轉柱,以旋轉柱為旋轉中心, 旋轉板、固定桿以及伸縮桿可繞旋轉柱做360°的旋轉移動,位于伸縮桿末端的置物臺上的 探頭B和治療儀本體上的探頭A則能分別實現人體上下部分的分區治療,縮短傷口治療的 時間,提高治療效率;固定桿的內部中空形成一個可供伸縮桿自由滑動的中空腔體,伸縮桿 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腔體中,伸縮桿的中部開有一個銳角的三角孔,且在中空腔體的中部安 裝有與三角孔相匹配的限位塊,當伸縮桿橫向自由移動時,三角孔的底邊或是頂角與限位 塊接觸,伸縮桿即停止移動;為進一步降低限位塊與伸縮桿之間的磨損,所述限位塊可采用 具有一定彈性性能的橡膠材質,在伸縮桿與限位塊接觸時,限位塊產生形變以緩沖兩者之 間的瞬時沖量帶來的作用力,進而在整體上提高治療儀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保護殼體鑲嵌在治療儀本體上,將開關鍵按下,圓形底板隨接觸桿一起向下 移動,接觸桿的底端貫穿密封腔體底部進入到保護殼體內部,直至接觸桿的下端部與接觸 片碰撞結合在一起,接觸片通過導線連接治療儀內部電路,使得治療儀開始正常工作;當治 療儀停止工作時,將開關鍵向上提升,接觸桿與接觸片分離,進而使得治療儀停止工作;其 中密封墊可在環形凹槽中發生形變進而使得圓形底板在密封腔體中始終與密封墊接觸,保 證外界與保護殼體內部之間的完全密封,杜絕外界的水汽或是粉塵通過開關鍵進入到治療 儀內部,保證治療儀在使用前后開關的控制功能以及靈活度,提高治療儀的使用效率,同時 減小因開關失靈而導致的醫療事故發生率。
[0006] 還包括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包括弓形板以及設置在弓形板兩端的擋板,弓形 板的外壁與旋轉板連接,固定桿通過轉軸轉動設置在弓形板與兩個擋板構成的空間內,固 定桿繞轉軸旋轉時,弓形板的兩側位于固定桿靠近弓形板的一端運動軌跡上。弓形板的內 側通過轉軸與固定桿轉動連接,弓形板的外側與旋轉板連接,通過轉軸與旋轉柱可是實現 置物臺在水平操作空間內多角度移動,克服了傳統的伸縮結構只能繞一點轉動的缺陷,并 且固定桿在弓形板內側與兩個擋板構成的活動空間內自由轉動,當固定桿的外壁與弓形板 接觸時,弓形板可限制固定桿繼續移動,使得置物臺停留在合適的工位時固定桿能夠暫時 固定在移動范圍內的某一點上,保證探頭A在合理的使用位置上固定使用。
[0007] 所述開關鍵底部設置有螺紋孔,接觸桿的上端部穿過螺紋孔與開關鍵螺紋連接。 在上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粉塵通過通孔進入到密封腔體中,開關鍵與接觸桿螺紋 連接,可將開關鍵拆卸下來,方便人工對密封腔體內部清理,保證密封腔體內的整潔度。
[0008] 在治療儀本體的底部還安裝有防滑底盤,防滑底盤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多個萬向 輪。治療儀本體置于防滑底盤內,通過萬向輪可實現在操作室的自由移動,方便治療儀的擺 設和存放。
[0009]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 本發明,密封墊可在環形凹槽中發生形變進而使得圓形底板在密封腔體中始終與密 封墊接觸,保證外界與保護殼體內部之間的完全密封,杜絕外界的水汽或是粉塵通過開關 鍵進入到治療儀內部,保證治療儀在使用前后開關的控制功能以及靈活度,提高治療儀的 使用效率,同時減小因開關失靈而導致的醫療事故發生率; 2、 本發明,上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粉塵通過通孔進入到密封腔體中,開關鍵與 接觸桿螺紋連接,可將開關鍵拆卸下來,方便人工對密封腔體內部清理,保證密封腔體內的 整潔度; 3、 本發明,當固定桿的外壁與弓形板接觸時,弓形板可限制固定桿繼續移動,使得置物 臺停留在合適的工位時固定桿能夠暫時固定在移動范圍內的某一點上,保證探頭A在合理 的使用位置上固定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固定桿的截面圖; 圖3為限位結構的示意圖; 圖4為保護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1-治療機本體、2-旋轉柱、3-旋轉板、4-限位結構、5-固定桿、6-伸縮桿、7-探頭A、 8_置物臺、9-探頭B、10-防滑底盤、11-萬向輪、12-限位塊、13-三角孔、14-弓形板、15-轉 軸、16-擋板、17-保護殼體、18-密封腔體、19-環形凹槽、20-密封墊、21-圓形底板、22-開 關鍵、23-接觸桿、24-接觸片、25-接觸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2]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治療機本體和設置在治療機本體1上的保護殼體17, 在所述治療機本體上設置有探頭B9和自由轉動的旋轉柱2,旋轉柱2通過旋轉板3連接有 固定桿5,所述固定桿5內部開有腔體,伸縮桿6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腔體內,伸縮桿6中部開 有呈銳角的三角孔13,在所述腔體中部內壁上連接有與三角孔13的頂角相匹配的限位塊 12,還包括置物臺8和放置在置物臺8上的探頭A7,所述置物臺8與伸縮桿6的另一端連 接;所述保護殼體17內設置有筒狀的密封腔體18,密封腔體18的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19, 密封墊20固定在環形凹槽19內,開關鍵22穿過保護殼體上的通孔置于密封腔體18內,在 開關鍵22的底部連接有一端貫穿密封腔體18底部的接觸桿23,接觸桿23上固定有圓形底 板21,圓形底板21的外圓周始終與密封墊20接觸,在保護殼體17的底部安裝有接觸底座 25,接觸底座25上固定有接觸片24,所述接觸片24置于接觸桿23的正下方。本發明作為 對現有的治療儀探頭支架伸縮結構的改進,在治療儀本體1上自由轉動的旋轉柱2,以旋轉 柱2為旋轉中心,旋轉板3、固定桿5以及伸縮桿6可繞旋轉柱2做360°的旋轉移動,位于 伸縮桿6末端的置物臺8上的探頭B9和治療儀本體1上的探頭A7則能分別實現人體上下 部分的分區治療,縮短傷口治療的時間,提高治療效率;固定桿5的內部中空形成一個可供 伸縮桿6自由滑動的中空腔體,伸縮桿6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腔體中,伸縮桿6的中部開有一 個銳角的三角孔13,且在中空腔體的中部安裝有與三角孔13相匹配的限位塊12,當伸縮桿 6橫向自由移動時,三角孔13的底邊或是頂角與限位塊12接觸,伸縮桿6即停止移動;為 進一步降低限位塊12與伸縮桿6之間的磨損,所述限位塊12可采用具有一定彈性性能的 橡膠材質,在伸縮桿6與限位塊12接觸時,限位塊12產生形變以緩沖兩者之間的瞬時沖量 帶來的作用力,進而在整體上提高治療儀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保護殼體17鑲嵌在治療儀本體1上,將開關鍵22按下,圓形底板21隨接觸桿 23 -起向下移動,接觸桿23的底端貫穿密封腔體18底部進入到保護殼體17內部,直至接 觸桿23的下端部與接觸片24碰撞結合在一起,接觸片24通過導線連接治療儀內部電路, 使得治療儀開始正常工作;當治療儀停止工作時,將開關鍵22向上提升,接觸桿23與接觸 片24分離,進而使得治療儀停止工作;其中密封墊20可在環形凹槽19中發生形變進而使 得圓形底板23在密封腔體18中始終與密封墊20接觸,保證外界與保護殼體17內部之間 的完全密封,杜絕外界的水汽或是粉塵通過開關鍵22進入到治療儀內部,保證治療儀在使 用前后開關的控制功能以及靈活度,提高治療儀的使用效率,同時減小因開關失靈而導致 的醫療事故發生率。
[0013] 實施例2 如圖1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還包括限位結構4,所述限位結構4 包括弓形板14以及設置在弓形板14兩端的擋板16,弓形板14的外壁與旋轉板3連接,固 定桿5通過轉軸15轉動設置在弓形板14與兩個擋板16構成的空間內,固定桿5繞轉軸15 旋轉時,弓形板14的兩側位于固定桿5靠近弓形板14的一端運動軌跡上。弓形板14的內 側通過轉軸15與固定桿5轉動連接,弓形板14的外側與旋轉板3連接,通過轉軸15與旋 轉柱2可是實現置物臺8在水平操作空間內多角度移動,克服了傳統的伸縮結構只能繞一 點轉動的缺陷,并且固定桿5在弓形板14內側與兩個擋板16構成的活動空間內自由轉動, 當固定桿5的外壁與弓形板14接觸時,弓形板14可限制固定桿5繼續移動,使得置物臺8 停留在合適的工位時固定桿5能夠暫時固定在移動范圍內的某一點上,保證探頭A7在合理 的使用位置上固定使用。治療儀本體1置于防滑底盤10內,通過萬向輪11可實現在操作 室的自由移動,方便治療儀的擺設和存放。
[0014]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開關鍵22底部設置有螺紋孔,接觸桿 23的上端部穿過螺紋孔與開關鍵22螺紋連接。在上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粉塵通過 通孔進入到密封腔體18中,開關鍵22與接觸桿23螺紋連接,可將開關鍵6拆卸下來,方便 人工對密封腔體18內部清理,保證密封腔體18內的整潔度。
[0015]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包括治療機本體(1)和設置在治療機本體(1)上的保護殼 體(1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治療機本體(1)上設置有探頭B (9)和自由轉動的旋轉柱(2), 旋轉柱(2)通過旋轉板(3)連接有固定桿(5),所述固定桿(5)內部開有腔體,伸縮桿(6) 的一端滑動設置在腔體內,伸縮桿(6)中部開有呈銳角的三角孔(13),在所述腔體中部內 壁上連接有與三角孔(13)的頂角相匹配的限位塊(12),還包括置物臺(8)和放置在置物臺 (8)上的探頭A (7),所述置物臺(8)與伸縮桿(6)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保護殼體(17)內設 置有筒狀的密封腔體(18 ),密封腔體(18 )的內壁上開有環形凹槽(19 ),密封墊(20 )固定在 環形凹槽(19)內,開關鍵(22)穿過保護殼體(17)上的通孔置于密封腔體(18)內,在開關 鍵(22 )的底部連接有一端貫穿密封腔體(18 )底部的接觸桿(23 ),接觸桿(23 )上固定有圓 形底板(21),圓形底板(21)的外圓周始終與密封墊(20)接觸,在保護殼體(17)的底部安 裝有接觸底座(25),接觸底座(25)上固定有接觸片(24),所述接觸片(24)置于接觸桿(23) 的正下方。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結構(4), 所述限位結構(4)包括弓形板(14)以及設置在弓形板(14)兩端的擋板(16),弓形板(14) 的外壁與旋轉板(3)連接,固定桿(5)通過轉軸(15)轉動設置在弓形板(14)與兩個擋板 (16)構成的空間內,固定桿(5)繞轉軸(15)旋轉時,弓形板(14)的兩側位于固定桿(5)靠 近弓形板(14)的一端運動軌跡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鍵(22)底部 設置有螺紋孔,接觸桿(23 )的上端部穿過螺紋孔與開關鍵(22 )螺紋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具有防塵功能的治療機,其特征在于:在治療 儀本體(1)的底部還安裝有防滑底盤(10),防滑底盤(10)的底部均勻設置有多個萬向輪 (11)。
【文檔編號】A61B18/12GK104116561SQ20141036284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張文 申請人:成都千里電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