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包括掌部板體、腕部板體、指部板體和拇指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板體設置在掌部板體的一端,所述指部板體設置在掌部板體的另一端,所述拇指板體設置在掌部板體的一側;所述指部板體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指部板體為彎曲的板體,所述指部板體和拇指板體上設有若干個吻合裝置,所述吻合裝置包括指部附著件,所述指部附著件的底部固定設有滑動圈,所述滑動圈內套接有滑行框,滑行框固定設置在指部板體和拇指板體上。
【專利說明】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tǒng)的手部手術,特別是指部手術后,創(chuàng)口的愈合比較困難,而用針線縫合對人體的損傷較大,給病人身體造成手術后的二次傷害,而且縫合技術操作繁瑣,給病人的恢復帶來了麻煩。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為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該指部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能夠方便促進指部創(chuàng)口的愈合,減小病人的痛苦。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包括掌部板體、腕部板體、指部板體和拇指板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板體設置在掌部板體的一端,所述指部板體設置在掌部板體的另一端,所述拇指板體設置在掌部板體的一側;所述指部板體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指部板體為彎曲的板體,所述指部板體和拇指板體上設有若干個吻合裝置,所述吻合裝置包括指部附著件,所述指部附著件的底部固定設有滑動圈,所述滑動圈內套接有滑行框,滑行框固定設置在指部板體和拇指板體上,
[0006]所述指部附著件的截面為U形,所述指部附著件的兩側邊上均設有圓柱形導軌,所述指部附著件一側邊的圓柱形導軌上套接有調節(jié)條導軌座,所述指部附著件的另一側邊的圓柱形導軌上套接有固定座導軌座,所述調節(jié)條導軌座上連接有調節(jié)條,
[0007]所述調節(jié)條設有若干根傾斜設置的倒齒,所述倒齒設置在遠離指部附著件的一側;
[0008]所述固定座導軌座上設有可將調節(jié)條固定的調節(jié)齒固定座;
[0009]所述指部附著件內設有若干個膠塊,所述膠塊設置在指部附著件的內壁上。
[0010]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11]所述腕部板體上設有腕部固定器,所述腕部固定器通過固定鉚釘固定在腕部板體上,所述腕部固定器上具有兩個固定器側壁,所述固定器側壁上具有便于穿接繩子的固定圈,
[0012]使用時,將手部置于本實用新型上,手腕部用腕部固定器固定,將有創(chuàng)傷的手指置于吻合裝置上,調節(jié)吻合裝置將創(chuàng)傷面置于指部附著件的開口處,由于吻合裝置內具有若干個膠塊,用膠塊粘住手指,調節(jié)調節(jié)條,通過膠塊的粘力,將創(chuàng)口的兩側向內部拉伸,將創(chuàng)口拉近從而加快創(chuàng)傷面愈合,圓柱形導軌上可設有若干組調節(jié)條和調節(jié)條導軌座,從而增加固定的牢固性,由于若干組調節(jié)條和調節(jié)條導軌座可在圓柱形導軌滑動,可在換藥時,將調節(jié)條和調節(jié)條導軌座移動,從而方便換藥,加快病人恢復。[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2為本實施例的側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3為吻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4為附圖3的左視圖。
[0018]圖中:
[0019]1-掌部板體;2_腕部板體;3_指部板體;4_吻合裝置;5_拇指板體;6_透氣孔;7-腕部固定器;8_固定鉚釘;9_固定器側壁;10_固定圈;11_固定調節(jié)裝置;12_滑行框;13-膠塊;14-滑動圈;15-圓柱形導軌;16-固定座導軌座;17-調節(jié)條;18-調節(jié)條導軌座;41-指部附著件;42_調節(jié)齒固定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包括掌部板體1、腕部板體2、指部板體3和拇指板體5,所述腕部板體2設置在掌部板體I的一端,所述指部板體3設置在掌部板體I的另一端,所述拇指板體5設置在掌部板體I的一側;所述腕部板體2上設有腕部固定器7,所述腕部固定器7通過固定鉚釘8固定在腕部板體2上,所述腕部固定器7上具有兩個固定器側壁9,所述固定器側壁9上具有便于穿接繩子的固定圈10,使用時將固定圈10用繩子連接,從而將腕部固定,所述腕部固定器7為柔性材料制成,腕部固定器7的截面為U形。
[0021 ] 所述指部板體3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指部板體3為彎曲的板體,所述指部板體3的彎曲形狀與指部自然彎曲的形狀相適應;所述指部板體3和拇指板體5上設有若干個吻合裝置4,所述吻合裝置4包括指部附著件41,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底部固定設有滑動圈14,所述滑動圈14內套接有滑行框12,滑行框12固定設置在指部板體3和拇指板體5上,所述滑動圈14可在滑行框12上滑動。
[0022]滑動圈14和滑行框12的設置方便吻合裝置4在指部板體3上調節(jié)角度,調節(jié)吻合裝置4的角度,方便將創(chuàng)口面暴露,方便對創(chuàng)口進行操作,因為創(chuàng)口面在指部的位置不固定,滑動圈14和滑行框12的設置方便創(chuàng)口面。
[0023]如附圖3和附圖4所示,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截面為U形,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兩側邊上均設有圓柱形導軌15,所述指部附著件41 一側邊的圓柱形導軌15上套接有調節(jié)條導軌座18,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另一側邊的圓柱形導軌15上套接有固定座導軌座16,所述調節(jié)條導軌座18上連接有調節(jié)條17,所述調節(jié)條17設有若干根傾斜設置的倒齒,所述倒齒設置在遠離指部附著件41的一側;所述固定座導軌座16上設有可將調節(jié)條17固定的調節(jié)齒固定座42 ;所述指部附著件41內設有若干個膠塊13,所述膠塊13設置在指部附著件41的內壁上;所述指部附著件41為柔性材料制成。
[0024]所述調節(jié)條導軌座18和固定座導軌座16與圓柱形導軌15的結合部為可將圓柱形導軌15大部分包覆的弧形結構。
[0025]使用時,將手部置于本實用新型上,手腕部用腕部固定器7固定,將有創(chuàng)傷的手指置于吻合裝置4上,調節(jié)吻合裝置4將創(chuàng)傷面置于指部附著件41的開口處,由于吻合裝置4內具有若干個膠塊13,用膠塊13粘住手指,調節(jié)調節(jié)條17,通過膠塊13的粘力,將創(chuàng)口的兩側向內部拉伸,將創(chuàng)口拉近從而加快創(chuàng)傷面愈合,圓柱形導軌15上可設有若干組調節(jié)條17和調節(jié)條導軌座18,從而增加固定的牢固性,由于若干組調節(jié)條17和調節(jié)條導軌座18可在圓柱形導軌15滑動,可在換藥時,將調節(jié)條17和調節(jié)條導軌座18移動,從而方便換藥,加快病人恢復。
【權利要求】
1.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包括掌部板體(I)、腕部板體(2)、指部板體(3)和拇指板體(5),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板體(2)設置在掌部板體(I)的一端,所述指部板體(3)設置在掌部板體(I)的另一端,所述拇指板體(5)設置在掌部板體(I)的一側;所述指部板體(3)的數(shù)量為四個,所述指部板體(3)為彎曲的板體,所述指部板體(3)和拇指板體(5)上設有若干個吻合裝置(4),所述吻合裝置(4)包括指部附著件(41),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底部固定設有滑動圈(14),所述滑動圈(14)內套接有滑行框(12),滑行框(12)固定設置在指部板體(3)和拇指板體(5)上, 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截面為U形,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兩側邊上均設有圓柱形導軌(15),所述指部附著件(41) 一側邊的圓柱形導軌(15)上套接有調節(jié)條導軌座(18),所述指部附著件(41)的另一側邊的圓柱形導軌(15)上套接有固定座導軌座(16),所述調節(jié)條導軌座(18)上連接有調節(jié)條(17), 所述調節(jié)條(17)設有若干根傾斜設置的倒齒,所述倒齒設置在遠離指部附著件(41)的一側; 所述固定座導軌座(16)上設有可將調節(jié)條(17)固定的調節(jié)齒固定座(42); 所述指部附著件(41)內設有若干個膠塊(13),所述膠塊(13)設置在指部附著件(41)的內壁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部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板體(2)上設有腕部固定器(7 ),所述腕部固定器(7 )通過固定鉚釘(8 )固定在腕部板體(2 )上,所述腕部固定器(7)上具有兩個固定器側壁(9),所述固定器側壁(9)上具有便于穿接繩子的固定圈(10)。
【文檔編號】A61B17/03GK203749474SQ201420152408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日
【發(fā)明者】楊子來 申請人:楊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