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氣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人工氣道,特別是一種應用于醫療衛生領域的人工氣道。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簡化對人工氣道封閉氣囊壓力進行監測,并能實時對封閉氣囊的壓力進行自動安全調節,同時防止誤操作,使其可以安全且穩定維持在理想壓力值的人工氣道,包括導管、主接頭、封閉氣囊和充氣管,所述主接頭設置在導管的端部;所述充氣管一端與封閉氣囊相通,另一端與壓力指示氣囊相通,還包括壓力安全閥。當臨床醫務人員在充氣接頭處注射氣體,隨著注射氣體的增加壓力指示氣囊壓力,封閉氣囊以及壓力接口處的壓力也隨之增加,一旦封閉氣囊和外側壓力指示氣囊壓力過高超過壓力安全閥安全值,壓力安全閥打開漏氣釋放壓力。
【專利說明】人工氣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氣道,特別是一種應用于醫療衛生領域的人工氣道。
【背景技術】
[0002]人工氣道是指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導管等對危重患者進行呼吸道通暢和有效呼吸管理的醫療用具,也是搶救呼吸困難、呼吸驟?;颊卟豢扇鄙俚募本柔t療器械?,F有技術的人工氣道主要包括導管、主接頭、封閉氣囊和充氣管,封閉氣囊設置在導管上,且封閉氣囊內部與導管內部隔斷,主接頭設置在導管的端部;所述充氣管一端與封閉氣囊相通,另一端與壓力指示氣囊相通,并且在充氣管的端部設置有充氣接頭。氣體從充氣接頭處進入壓力指示氣囊后沿充氣管充入封閉氣囊中,通過注入氣量和評估壓力指示氣囊壓力來控制封閉氣囊的囊內壓力,既能有效的完全封閉氣道,防止人工氣道相關性肺炎,又能減少甚至避免氣道粘膜缺血性損傷和氣管食管瘺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對氣管插管和氣切導管等人工氣道封閉囊的壓力進行精確控制,使其能夠長期維持在理論的理想值對患者的治療尤其重要。在現有技術中大多采用觸摸法和估測法。觸摸法是指比鼻尖稍軟為標準對比與封閉氣囊相通的壓力指示氣囊硬度,每班憑經驗手感檢查氣囊壓力,并列為每班交接班必查內容,平時也密切觀察,但不常規放氣。估測法是指以捏氣囊不變扁為標準通過觀察外側壓力指示氣囊硬度來觀察封閉氣囊壓力變化,以后常規4小時放氣I次,每次放氣前吸盡口咽鼻孔及氣管內痰液后放氣幾分鐘,再加氣5-7ml。但現有技術中的這些方法步驟繁瑣,并且由于不同人的經驗和感受不同很容易造成壓力小氣道漏氣或者壓力過大造成人工氣道并發癥,因此前述方法受醫務人員專業水平影響大。一些醫療條件較好的病房采用氣囊測壓表,每天多次檢測氣囊內壓力以保障氣道封閉良好且壓力保持在理想值。前述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繁瑣且不太容易掌握。總之,現有技術中還沒有可以對封閉氣囊的壓力進行自動調節,使其可以穩定維持在理想壓力值的人工氣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對封閉氣囊的壓力進行自動安全控制,便于簡化臨床操作,同時防止誤操作,使其可以安全穩定維持在理想壓力值的人工氣道。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人工氣道,包括導管、主接頭、封閉氣囊和充氣管,所述封閉氣囊設置在導管上,且封閉氣囊內部與導管內部隔斷,所述主接頭設置在導管的端部;所述充氣管一端與封閉氣囊相通,另一端與壓力指示氣囊相通,并且在充氣管的端部設置有充氣接頭,還包括壓力安全閥,壓力安全閥上設置有壓力接口,所述壓力安全閥的壓力接口與充氣管連通。
[0005]進一步的是,所述壓力安全閥由閥體、固定芯、密閉圈和彈簧組成,所述固定芯安裝在閥體的一端,壓力接口設置在閥體的另一端;固定芯上設置有出氣窗口,所述彈簧的一端與固定芯連接,另一端與密閉圈連接,并且密閉圈設置在閥體的壓力接口處。[0006]進一步的是,所述壓力安全閥通過壓力控制支管與充氣管連通,壓力控制支管的一端與充氣管連接,另一端由壓力接口進入閥體內部,并且密閉圈位于壓力控制支管的端口處。
[0007]進一步的是,所述出氣窗口處設置有遮擋蓋。
[0008]進一步的是,所述壓力安全閥為先導式壓力安全閥。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壓力安全閥的壓力接口通過充氣管與封閉氣囊和外側壓力指示氣囊相通,因此壓力接口處的壓力與封閉氣囊和壓力指示氣囊的壓力相同。當臨床醫務人員在充氣接頭處注射氣體,隨著注射氣體的增加壓力指示氣囊壓力,封閉氣囊以及壓力接口處的壓力也隨之增加,一旦封閉氣囊和外側壓力指示氣囊壓力過高超過壓力安全閥安全值,壓力安全閥打開漏氣釋放壓力,當壓力下降至安全壓力時壓力安全閥關閉,管道內壓力最終自動維持在安全值以下,這樣可以保障封閉氣囊和壓力指示氣囊壓力最大值都不會超過安全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壓力安全閥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導管1、主接頭2、封閉氣囊3、充氣管4、閥體5、固定芯
6、密閉圈7、彈簧8、遮擋蓋9、壓力控制支管10、壓力安全閥11、充氣接頭12、壓力指示氣囊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人工氣道,包括導管1、主接頭2、封閉氣囊3和充氣管4,所述封閉氣囊3設置在導管I上,且封閉氣囊3內部與導管I內部隔斷,所述主接頭2設置在導管的端部;所述充氣管4 一端與封閉氣囊3相通,另一端與壓力指示氣囊13相通,并且在充氣管的端部設置有充氣接頭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安全閥11,壓力安全閥11上設置有壓力接口,所述壓力安全閥11的壓力接口與充氣管4連通。由于壓力安全閥的壓力接口通過充氣管4與封閉氣囊3和壓力指示氣囊13相通,因此壓力接口處的壓力與封閉氣囊3和壓力指示氣囊13的壓力相同。當臨床醫務人員在充氣接頭12處注射氣體,隨著注射氣體的增加壓力指示氣囊13壓力,封閉氣囊3以及壓力接口處的壓力也隨之增加,一旦封閉氣囊3和外側壓力指示氣囊13壓力過高超過壓力安全閥安全值,壓力安全閥打開漏氣釋放壓力,當壓力下降至安全壓力時壓力安全閥關閉,管道內壓力最終自動維持在安全值以下,這樣可以保障封閉氣囊3和壓力指示氣囊13壓力最大值都不會超過安全值。由于設置在人工氣道上的壓力安全閥可以自動維持封閉氣囊3的壓力,醫護人員不需要再頻繁對封閉氣囊3的壓力進行人為檢測,省去了大量的重復性工作?,F有技術中的人工氣道需要醫護人員對封閉氣囊3的壓力進行檢測。采用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人工氣道對封閉氣囊3的壓力進行控制時不依靠相關醫護人員的感官來判斷,不受不同醫護人員專業水平波動的影響,也不會因為醫護人員個人判斷的差異而造成封閉氣囊3壓力過小或者過大的情況。并且本實用新型只需要在現有的氣管插管和氣切導管I等人工氣道上加裝壓力安全閥即可,不需要對原有管路做大量的改變,使醫務人員不需要配備特殊壓力表和特定的操作流程,放心的在充氣接頭12處給氣囊注氣增加氣囊壓力,以使其能很好的封閉氣道而又不擔心其壓力過高,簡化日常的氣道管理,同時又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大量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對封閉氣囊3壓力控制的準確性,在治療過程中既可以有效防止人工氣道相關性肺炎,又能減少甚至避免氣道粘膜缺血性損傷和氣管食管瘺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減少患者死亡率,改善愈后,節約醫療資源。在具體實施時需要對壓力安全閥的安全壓力進行設定,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安全值為25cmH20或者30cmH20的壓力安全閥。本實用新型對常用的氣管插管和氣切導管等人工氣道均適用。
[0015]所述壓力安全閥由閥體5、固定芯6、密閉圈7和彈簧8組成,所述固定芯6安裝在閥體5的一端,壓力接口設置在閥體5的另一端;固定芯6上設置有出氣窗口,所述彈簧8的一端與固定芯6連接,另一端與密閉圈7連接,并且密閉圈7設置在閥體5的壓力接口處。當壓力接口處的壓力超過設定的安全值時密閉圈7在氣體壓力作用下壓縮彈簧8,使壓力控制口打開,氣體從管路中排出,直到封閉氣囊3的壓力小于安全值后密閉圈7在彈簧8作用下將壓力控制口封閉。排出的氣體從固定芯6的出氣窗口處流出閥體5。具體實施時根據設定的安全值選擇彈簧8的剛度和長度。
[0016]為了便于安裝壓力安全閥和在壓力過高時排出氣體,所述壓力安全閥通過壓力控制支管10與充氣管4連通,壓力控制支管10的一端與充氣管4連接,另一端由壓力接口進入閥體5內部,并且密閉圈7位于壓力控制支管10的端口處。壓力控制支管10使具有排氣降壓功能的壓力安全閥距充氣接口一段距離,可以方便操作人員在充氣接頭12處對封閉氣囊3充氣,也可以避免排氣時受到干擾。
[0017]為了對閥體5進行密封,防止大量灰塵進入閥體5內部,所述出氣窗口處設置有遮擋蓋9。具體實施時可以讓遮擋蓋9的一端在出氣窗口的正上方與閥體5轉動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但壓力安全閥打開排氣時,遮擋蓋9在氣流作用下自動打開,使氣體可以從閥體5內部排出;但壓力安全閥關閉時,遮擋蓋9在重力作用下搭蓋在閥體5上遮住出氣窗口,防止大量灰塵進入閥體5內部,降低灰塵通過壓力安全閥進入人工氣道的概率。
[0018]所述壓力安全閥為先導式壓力安全閥。由于采用彈簧8結構的壓力安全閥在打開過程中彈簧8對密閉圈7的壓力會因為彈簧8長度的改變而產生變化,因此對封閉氣囊3的壓力控制不夠精確,采用先導式壓力安全閥,閥口在開啟過程中受彈簧8長度改變的影響小,對管路系統的壓力控制更加精確和安全。
【權利要求】
1.人工氣道,包括導管(I)、主接頭(2)、封閉氣囊(3)和充氣管(4),所述封閉氣囊(3)設置在導管(I)上,且封閉氣囊(3)內部與導管(I)內部隔斷,所述主接頭(2)設置在導管(O的端部;所述充氣管(4) 一端與封閉氣囊(3)相通,另一端與壓力指示氣囊(13)相通,并且在充氣管(I)的端部設置有充氣接頭(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安全閥(11),壓力安全閥(11)上設置有壓力接口,所述壓力安全閥(11)的壓力接口與充氣管(4)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安全閥(11)由閥體(5)、固定芯(6)、密閉圈(7)和彈簧(8)組成,所述固定芯(6)安裝在閥體(5)的一端,壓力接口設置在閥體(5)的另一端;固定芯(6)上設置有出氣窗口,所述彈簧(8)的一端與固定芯(6)連接,另一端與密閉圈(7)連接,并且密閉圈(7)設置在閥體(5)的壓力接口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安全閥(11)通過壓力控制支管(10)與充氣管(4)連通,壓力控制支管(10)的一端與充氣管(4)連接,另一端由壓力接口進入閥體(5)內部,并且密閉圈(7)位于壓力控制支管(10)的端口處。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窗口處設置有遮擋蓋(9)。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安全閥(11)為先導式壓力安全閥(11)。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802913SQ201420181411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5日
【發明者】梁國鵬, 曾奕華, 康焰, 王波, 薛楊 申請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