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縫線切割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為一種內鏡縫線切割器,包括外套管和內芯,所述外套管罩設于所述內芯的外部,外套管和內芯之間可進行相對運動,內芯為帶狀體,內芯具有一切割端,所述切割端的一側邊緣向另一側邊緣內凹地形成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的刃口朝向外套管的內部,外套管上對應切割端的末端處設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的刃口朝向外套管的外部。與以往的剪刀式的線剪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簡單,通過刃口相向設置的兩組刀刃采用直進直出的切割方式對縫線進行切割,克服了剪刀式的切割方式斜伸處對力的分解,更加易于控制和切割操作,軸心處的對切力更大。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微創手術的軟式內窺鏡下的剪線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內鏡縫 線切割器。 內鏡縫線切割器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的軟式鏡,主要是用于內窺鏡,如電子胃鏡、電子腸鏡、十二指腸鏡等消化道 內窺鏡。軟式鏡較硬式鏡長,操作精細,難以掌控,且孔道較小,沒有好的剪線工具,隨著軟 式內窺鏡下的各種微創手術發展,需要一種簡便、有效的剪線器械。之前的半剪刀式的線 剪,因是軟式,剪力傳導出現多次分解,切割力很小,切割困難,經常出現縫線切不斷的情 況,導致手術時間無意義的延長,消耗手術醫師的精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剪刀式線剪在內鏡操作中 剪線不易的問題,提供一種內鏡縫線切割器,容易操作。
[0004]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內鏡縫線切割器,包 括外套管和內芯,所述外套管罩設于所述內芯的外部,外套管和內芯之間可進行相對運動, 內芯為帶狀體,內芯具有一切割端,所述切割端的一側邊緣向另一側邊緣內凹地形成第一 刀刃,所述第一刀刃的刃口朝向外套管的內部,外套管上對應切割端的末端處設有第二刀 刃,所述第二刀刃的刃口朝向外套管的外部。
[0005] 其中,所述內芯還具有一操控端,所述操控端連接有一手柄,所述手柄可滑動地固 定于所述外套管上。
[0006] 其中,所述第一刀刃的刃口的形狀由多段曲線構成,所述曲線朝向所述切割端的 端面的延伸深度大于首尾兩段曲線的首尾兩端點之間的直線長度。
[0007] 其中,所述切割端的端面設有半圓形的圓頭。
[0008]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以往的剪刀式線剪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 簡單,通過刃口相向設置的兩組刀刃采用直進直出的切割方式對縫線進行切割,克服了剪 刀式線剪的切割方式斜伸處對切割力的分解,更加易于控制和切割操作,軸心處的對切力 更大,更容易切斷縫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鏡縫線切割器的示意圖;
[0010]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1]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0012]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13] 10、外套管;11、第二刀刃;12、第二刀刃的刃口;
[0014] 20、內芯;21、切割端;22、第一刀刃;23、第一刀刃的刃口;24、操控端;25、手柄; 26、圓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 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16]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分別在內芯和外套管的末端設置一對刃口相向設 置的刀刃,可通過內套管相對于內芯的直進直出式操作來完成縫線的切割,在進行內鏡手 術時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0017]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一種內鏡縫線切割器,包括外套管10和內芯 20,所述外套管10罩設于所述內芯20的外部,外套管10和內芯20之間可進行相對運動。 內芯20為帶狀體,其具有一切割端21,所述切割端21的一側邊緣向另一側邊緣內凹地形成 第一刀刃22,外套管10上對應切割端21的末端處設有第二刀刃11。
[0018] 參閱圖2和圖3,第一刀刃的刃口 23朝向外套管10的內部,第二刀刃的刃口 12朝 向外套管10的外部。
[0019] 第一刀刃的刃口 23可用于容納和固定住縫線,然后根據圖2和圖3中的箭頭所示 的方向移動外套管10,外套管10上的第二刀刃的刃口 12與第一刀刃的刃口 23協同作用從 而割斷縫線。
[0020]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以往的剪刀式線剪相比結構更加 簡單,通過刃口相向設置的兩組刀刃采用直進直出的切割方式對縫線進行切割,克服了剪 刀式線剪的切割方式斜伸處對切割力的分解,更加易于控制和切割操作,軸心處的對切力 更大,更容易切斷縫線。
[0021]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1,作為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優化,所述內芯20還具有一操控端 24,所述操控端24連接有一手柄25,所述手柄25可滑動地固定于所述外套管10上,這樣一 來,對于外套管10和內芯20之間的相對移動的控制就更加方便。
[0022]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2,作為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優化,所述第一刀刃的刃口 23的形 狀由多段曲線構成,所述曲線朝向所述切割端21的端面的延伸深度大于首尾兩段曲線的 首尾兩端點之間的直線長度。具體地說,圖2中第一刀刃的刃口 23的弧線ab是由多段曲 線構成的,a點和b點分別是首尾兩段曲線的首端點和尾端點,弧線ab的頂點〇與直線ab 之間的距離大于直線ab的長度。采用這樣的大縱深的刃口設置可方便容納縫線,以免切割 時縫線逃逸,且適合多種直徑不同的縫線。在實際操作中,縫線進入第一刀刃22內的通道 寬度為直線ac的長度,直線ac可設置得寬一些,這樣就更容易捕捉到縫線。
[0023] 具體地,a點處為不帶刃的具有半圓形圓角的端點,在a點處設置圓角可防止鉤線 時a點因誤觸人體組織而導致組織損傷。
[0024] 另外,所述弧線be不具有刃口,由于切割力是弧線ab之間的第一刀刃的刃口 23 與第二刀刃的刃口 12共同形成的,而弧線be之間的部分沒有切割力,沒必要有設置刃口。
[0025] 進一步地,作為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優化,所述切割端21的端面設有半圓形的圓頭 26,設置圓頭26的目在于防止在剪線時切割端21的端面扎入人體組織從而造成組織損傷, 而現有的剪刀式縫線剪在操作中常因操作不慎而導致組織損傷,本方案可有效地解決該問 題。
[0026] 綜上所述,與以往的剪刀式線剪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更加簡單,通過刃口相向 設置的兩組刀刃采用直進直出的切割方式對縫線進行切割,克服了剪刀式線剪的切割方式 斜伸處對切割力的分解,更加易于控制和切割操作,軸心處的對切力更大,更容易切斷縫 線。
[0027]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 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 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內鏡縫線切割器,包括外套管和內芯,所述外套管罩設于所述內芯的外部,夕卜 套管和內芯之間可進行相對運動,其特征在于,內芯為帶狀體,內芯具有一切割端,所述切 割端的一側邊緣向另一側邊緣內凹地形成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的刃口朝向外套管的內 部,外套管上對應切割端的末端處設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的刃口朝向外套管的外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線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還具有一操控端,所 述操控端連接有一手柄,所述手柄可滑動地固定于所述外套管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線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的刃口的形狀 由多段曲線構成,所述曲線朝向所述切割端的端面的延伸深度大于首尾兩段曲線的首尾兩 端點之間的直線長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鏡縫線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端的端面設有半圓 形的圓頭。
【文檔編號】A61B17/04GK203861288SQ201420228246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李達周, 王雯 申請人:李達周,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