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5278閱讀:173來源:國知局
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氣管導管鉗和一電子內窺鏡;所述的氣管導管鉗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和內窺鏡套筒組成,所述的電子內窺鏡設有一攝像模組套管,及設置于該模組套管內的攝像模組,所述電子內窺鏡的攝像模組套管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的內窺鏡套筒內,共同形成與影像工作站聯接的可視內窺鏡氣管導管鉗。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精巧,設計合理,輕便靈巧,巧妙的將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組合為一體,電子內窺鏡其可與輕巧靈便的顯示系統連接,方便醫生在可視的情況下,進行插氣管操作,有效的提高的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了醫療事故的發生,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和成功率。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

【背景技術】
[0002]氣管導管是指將一特制的氣管內導管經聲門置入氣管的技術稱為氣管導管,這一技術能為氣道通暢、通氣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誤吸等提供最佳條件緊急氣管導管技術已成為心肺復蘇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礙的急危重癥患者搶救過程中的重要措施。
[0003]氣管導管術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搶救技術,是呼吸道管理中應用最廣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對搶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且能夠及時吸出氣管內分泌物或異物,防止異物進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有效的人工或機械通氣,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氣管導管是否及時直接關系著搶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轉運及患者的預后情況。
[0004]傳統的插管方法要配合喉鏡,需雙手同時操作,操作麻煩,級耗體力;同時其需要外部照明,對病灶的定位不準確,手術風險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傳統氣管導管鉗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生能直視同步操作,可大大減輕醫生的勞力,縮短導氣管的時間,減輕病人的痛苦,其結構緊湊、精巧,設計合理,輕便靈巧、使用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的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氣管導管鉗和一電子內窺鏡;所述的氣管導管鉗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和內窺鏡套筒組成,所述的電子內窺鏡設有一攝像模組套管,及設置于該模組套管內的攝像模組,所述電子內窺鏡的攝像模組套管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的內窺鏡套筒內,共同形成與影像工作站聯接的可視內窺鏡氣管導管鉗。
[0008]所述的電子內窺鏡包括一透明視窗、一攝像模組、一攝像模組套管、一接線端口和一數據線;所述的攝像模組貫穿于所述的攝像模組套管內,所述攝像模組套管的前端為與所述透明視窗連接,攝像模組的鏡頭段設置于攝像模組套管的前端,攝像模組套管的后端為與所述接線端口連接,所述的接線端口與所述數據線的端口連接。
[0009]所述的氣管導管鉗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和內窺鏡套筒組成,于所述的內窺鏡套筒的后端設置有內窺鏡端口。
[0010]所述的內窺鏡端口內側面設有與所述的接線端口的外側面相配合的卡槽。
[0011]所述的電子內窺鏡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的內窺鏡套筒內,通過接線端口與內窺鏡端口相連,形成一整體。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3]1、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精巧,設計合理,輕便靈巧,巧妙的將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組合為一體,所述的電子內窺鏡,其可與輕巧靈便的顯示系統連接,方便醫生在可視的情況下,進行插氣管操作。
[0014]2、本實用新型巧妙的將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組合為一體,有效的提高的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了醫療事故的發生,也減少了患者痛苦。
[0015]3、本實用新型通過電子內窺鏡,使得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的操作更為簡便,同時,也減少了對醫生技術的依賴,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和成功率。
[0016]4、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通過內窺鏡套筒、內窺鏡端口裝置組合為一體,既可以合體使用,也可以分體使用。
[0017]5、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內窺鏡,其前端設有一透明視窗,使得攝像模組的攝取圖像比較清晰;同時,攝像模組貫穿于模組套管內,模組套管一端與透明視窗粘結,另一端與接線端口粘結,使得攝像模組處于包裹中,防止了由于外部的種種原因,導致使用壽命短的問題發生。
[0018]6、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內窺鏡,其可與輕巧的現實系統連接,并與移動與使用,方便用于門診檢查、直視活檢取樣、臨床手術、病房臨時檢查等情況,無需其他輔助的情況下,醫生能同步直視手術操作,很大程度上減輕醫生勞力,因此,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0019]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直視氣管導管鉗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中的氣管導管鉗2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圖1中的電子內窺鏡I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3]其中:
[0024]1.電子內窺鏡2.氣管導管鉗3.內窺鏡套筒
[0025]4.內窺鏡端口 5.手術器械 6.透明視窗
[0026]7.攝像模組 8.模組套管 9.接線端口
[0027]10.數據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實施例: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提供的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包括一氣管導管鉗2和一電子內窺鏡I ;所述的氣管導管鉗2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5和內窺鏡套筒3組成,所述的電子內窺鏡I設有一攝像模組套管8,及設置于該模組套管8內的攝像模組7,所述電子內窺鏡I的攝像模組套管8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2的內窺鏡套筒3內,共同形成與影像工作站聯接的可視內窺鏡氣管導管鉗。
[0029]所述的電子內窺鏡I包括一透明視窗6、一攝像模組7、一攝像模組套管8、一接線端口 9和一數據線10 ;所述的攝像模組7貫穿于所述的攝像模組套管8內,所述攝像模組套管8的前端為與所述透明視窗6粘結,攝像模組7的鏡頭段設置于攝像模組套管8的前端,攝像模組套管8的后端為與所述接線端口 9粘結,所述的接線端口 9與所述數據線10的端口粘結。
[0030]所述的氣管導管鉗2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5和內窺鏡套筒3組成,于所述的內窺鏡套筒3的后端設置有內窺鏡端口 4。
[0031]所述的內窺鏡端口 4內側面設有與所述的接線端口 9的外側面相配合的卡槽。
[0032]使用時,將所述的電子內窺鏡I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2的內窺鏡套筒3內,通過接線端口 9與內窺鏡端口 4相連,形成一整體。
[0033]達到有益效果如下:
[0034]1、結構緊湊、精巧,設計合理,輕便靈巧,巧妙的將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組合為一體,所述的電子內窺鏡,其可與輕巧靈便的顯示系統連接,方便醫生在可視的情況下,進行插氣管操作。
[0035]2、巧妙的將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組合為一體,有效的提高的手術的安全性,減少了醫療事故的發生,也減少了患者痛苦。
[0036]3、通過電子內窺鏡,使得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的操作更為簡便,同時,也減少了對醫生技術的依賴,提聞了手術的準確性和成功率。
[0037]4、電子內窺鏡、氣管導管鉗,通過內窺鏡套筒、內窺鏡端口裝置組合為一體,既可以合體使用,也可以分體使用。
[0038]5、電子內窺鏡,其前端設有一透明視窗,使得攝像模組的攝取圖像比較清晰;同時,攝像模組貫穿于模組套管內,模組套管一端與透明視窗粘結,另一端與接線端口粘結,使得攝像模組處于包裹中,防止了由于外部的種種原因,導致使用壽命短的問題發生。
[0039]6、電子內窺鏡,其可與輕巧的現實系統連接,并與移動與使用,方便用于門診檢查、直視活檢取樣、臨床手術、病房臨時檢查等情況,無需其他輔助的情況下,醫生能同步直視手術操作,很大程度上減輕醫生勞力,因此,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
[0040]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氣管導管鉗和一電子內窺鏡;所述的氣管導管鉗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和內窺鏡套筒組成,所述的電子內窺鏡設有一攝像模組套管,及設置于該模組套管內的攝像模組,所述電子內窺鏡的攝像模組套管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的內窺鏡套筒內,共同形成與影像工作站聯接的可視內窺鏡氣管導管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子內窺鏡包括一透明視窗、一攝像模組、一攝像模組套管、一接線端口和一數據線;所述的攝像模組貫穿于所述的攝像模組套管內,所述攝像模組套管的前端為與所述透明視窗連接,攝像模組的鏡頭段設置于攝像模組套管的前端,攝像模組套管的后端為與所述接線端口連接,所述的接線端口與所述數據線的端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管導管鉗包括一體結構的手術器械和內窺鏡套筒組成,于所述的內窺鏡套筒的后端設置有內窺鏡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窺鏡端口內側面設有與所述的接線端口的外側面相配合的卡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電子直視氣管導管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子內窺鏡插入到所述氣管導管鉗的內窺鏡套筒內,通過接線端口與內窺鏡端口相連,形成一整體。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989357SQ20142023197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沈振權, 勾成俊, 黃振寧, 顏志坦, 張志軒, 卜亞洲 申請人:東莞麥可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高邮市| 东港市| 咸丰县| 双城市| 邯郸市| 高要市| 定襄县| 江川县| 合肥市| 麻栗坡县| 上高县| 环江| 丹凤县| 莱州市| 刚察县| 临安市| 昭通市| 延寿县| 湟中县| 依安县| 砀山县| 泗水县| 雷山县| 巨鹿县| 长丰县| 安丘市| 江陵县| 宜宾市| 托里县| 鸡西市| 东台市| 盐边县| 贺兰县| 扎兰屯市| 呼玛县| 赣州市| 子长县| 达日县| 鄂尔多斯市|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