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自動監測并提供指示功能的壓力指示保護器,本實用新型所述保護器包括氣筒,所述氣筒側壁設有氣筒泄壓孔,內部設有與所述氣筒滑動連接的第一密封環,所述氣筒一端接通有第一導氣管,所述第一導氣管有第一導氣管接口,所述第一導氣管接口用于連接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所述第一密封環背對所述第一導氣管的一側連接有漂桿指示器,所述漂桿指示器貫穿所述氣筒且能夠隨所述第一密封環滑動,所述漂桿指示器外端設有指示條帶,所述漂桿指示器長度大于所述氣筒泄壓孔到所述氣筒筒底的距離,所述第一導氣管側壁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注射器充氣。
【專利說明】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 保護器。
【背景技術】
[0002] 支氣管或氣管插管在臨床各科室需要進行輔助通氣的患者中大量使用,是挽救患 者生命的極其重要的支持治療手段,在麻醉科進行全麻患者中更是必備的工具。但是目前 缺乏一種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的指示設備,當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的壓力過小時 可導致漏氣,影響通氣效果,甚至可能出現反流誤吸導致患者死亡;而如果套囊壓力多大, 長時間的留置氣管導管會導致與套囊接觸的氣管粘膜受壓,導致局部缺血,誘發潰瘍、出血 及壞死,甚至發展為氣管狹窄、氣管食管瘺,嚴重影響患者的轉歸。因此,維持合適的支氣管 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對預防醫療惡性事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臨床工作中不容忽視的 重要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自動監測并提供指示功能的,當套 囊壓力過高時(>30cm H20),通過自動泄氣對套囊壓力進行調節(套囊壓力自我保護功 能)的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通過實時監測(支)氣管導管套囊壓力,保證支氣 管或氣管氣管導管套囊壓力在安全范圍之內(< 30cm H20),防治醫療惡性事故的發生。
[0004]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所述保 護器包括氣筒,所述氣筒側壁設有氣筒泄壓孔,內部設有與所述氣筒滑動連接的第一密封 環,所述氣筒一端接通有第一導氣管,所述第一導氣管有第一導氣管接口,所述第一導氣管 接口用于連接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所述第一密封環背對所述第一導氣管的一側連接有 漂桿指示器,所述漂桿指示器貫穿所述氣筒且能夠隨所述第一密封環滑動,所述漂桿指示 器外端設有指示條帶,所述漂桿指示器長度大于所述氣筒泄壓孔到所述氣筒筒底的距離, 所述第一導氣管側壁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注射器充氣。
[0005] 其中所述氣筒泄壓孔為兩個,對稱分布于所述氣筒側壁上。
[0006]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環背對所述第一導氣管一側還安裝有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 自由長度大于所述氣筒泄壓孔至所述氣筒底部距離。
[0007] 其中所述漂桿指示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環的中部,所述壓力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密 封環的中部且所述壓力彈簧將所述漂桿指示器圍繞。
[0008] 其中所述第一導氣管側壁上位于所述通孔一旁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另一端連接 有第二密封環,所述第一導氣管側壁上通過所述通孔接通有第二導氣管,使得所述彈簧及 所述第二密封環位于所述第二導氣管內,所述第二導氣管另一端還接通有第三導氣管,所 述第三導氣管另一端有注射器接口,所述第三導氣管與所述第二導氣管連通處的管口直徑 不大于所述第二密封環的直徑,所述彈簧的自由長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導氣管的長度。
[0009] 其中所述氣筒外部套接有透明外殼,且所述氣筒泄壓孔及所述漂桿指示器位于所 述透明外殼內,所述透明外殼上有外殼泄壓孔。
[0010] 其中所述透明外殼與所述第一導氣管外壁連接。
[0011] 其中所述外殼泄壓孔為兩個,對稱分布與所述透明外殼側壁上。
[0012]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技術效果:
[0013] 1、本實用新型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具有集成性好,結構緊湊、 小巧、輕便、反饋靈敏、安全等功能。
[0014] 2、本實用新型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的臨床應用將為廣大患者 帶來福音,解決了一直以來僅靠用手觸摸粗略估計套囊壓力的弊端。對減少因支氣管或氣 管導管套囊壓力過高或不足可能導致的醫療惡性事故起到非常重要的預防作用,極大的解 決了臨床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對改善患者轉歸,提高生活質量,保護人民健康,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0015] 3、本實用新型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的應用將為醫院臨床各相 關科室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
[0016]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8] 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導氣管接口;2-彈簧;3-第二密封環;4-注射器接口; 5-外殼泄壓孔;6-氣筒;7-第一密封環;8-氣筒泄壓孔;9-壓力彈簧;10-指示條帶;11-漂 桿指示器;12-透明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 的說明。
[0020] 本實用新型一種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所述保護器包括氣筒6, 氣筒6 -端接通有第一導氣管,所述第一導氣管有第一導氣管接口 1,所述第一導氣管側壁 有一通孔和位于所述通孔一旁連接的彈簧2,彈簧2另一端連接有第二密封環3,所述第一 導氣管側壁上通過所述通孔接通有第二導氣管,使得彈簧2及第二密封環3位于所述第二 導氣管內,所述第二導氣管另一端還接通有第三導氣管,所述第三導氣管另一端有注射器 接口 4,所述第三導氣管與所述第二導氣管連通處的管口直徑小于第二密封環3的直徑,彈 簧2的自由長度大于所述第二導氣管的長度;氣筒1側壁對稱設有兩個氣筒泄壓孔8,內部 設有與氣筒6滑動連接的第一密封環7,第一密封環7背對所述第一導氣管的一側中部連接 壓力彈簧9和漂桿指示器11,壓力彈簧9自由長度大于氣孔泄壓孔8至氣筒6底部距離,壓 力彈簧9將漂桿指示器11圍繞,漂桿指示器11貫穿氣筒6且能夠隨第一密封環7滑動,漂 桿指示器11外端設有指示條帶10,指示條帶10上有不同顏色以顯示不同壓力,漂桿指示器 11的長度大于氣筒泄壓孔8至氣筒6底部的距離,氣筒6外部套接有透明外殼12,且連接 處位于所述第一導氣管外壁上,漂桿指示器11滑動過程中一直位于透明外殼12內,透明外 殼12上有對稱分布的兩個外殼泄壓孔5。
[0021] 第一導氣管接口 1用于連接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第三導氣管上的注射器接口 4用于連接注射器。
[0022] 使用時,注射器經注射器接口 4推動第二密封環3及彈簧2注入氣體,注入的氣體 分為兩個方向,一端經第一導氣管接口 1與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相連,另一端進入氣筒6 內,氣體推動第一密封環7移動,從而帶動壓力彈簧9和漂桿式指示器11移動,并以相應不 同顏色指示條帶10顯示壓力數值,可通過透明外殼12觀測到相應壓力指示條帶10。當支 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超過指定壓力(> 30cm H20)時,氣筒6內的壓力通過氣筒泄壓 孔8和外殼泄壓孔5排出過多的氣體,從而保證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內壓力維持在正常 范圍,避免壓力過大造成氣管粘膜損傷的發生。
[0023]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 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 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器包括氣筒, 所述氣筒側壁設有氣筒泄壓孔,內部設有與所述氣筒滑動連接的第一密封環,所述氣筒一 端接通有第一導氣管,所述第一導氣管有第一導氣管接口,所述第一導氣管接口用于連接 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所述第一密封環背對所述第一導氣管的一側連接有漂桿指示器, 所述漂桿指示器貫穿所述氣筒且能夠隨所述第一密封環滑動,所述漂桿指示器外端設有指 示條帶,所述漂桿指示器長度大于所述氣筒泄壓孔到所述氣筒筒底的距離,所述第一導氣 管側壁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注射器充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氣筒泄壓孔為兩個,對稱分布于所述氣筒側壁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密封環背對所述第一導氣管一側還安裝有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自由長度大于所述 氣筒泄壓孔至所述氣筒底部距離。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漂桿指示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環的中部,所述壓力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環的中部且所述 壓力彈簧將所述漂桿指示器圍繞。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導氣管側壁上位于所述通孔一旁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另一端連接有第二密封環,所 述第一導氣管側壁上通過所述通孔接通有第二導氣管,使得所述彈簧及所述第二密封環位 于所述第二導氣管內,所述第二導氣管另一端還接通有第三導氣管,所述第三導氣管另一 端有注射器接口,所述第三導氣管與所述第二導氣管連通處的管口直徑不大于所述第二密 封環的直徑,所述彈簧的自由長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導氣管的長度。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氣筒外部套接有透明外殼,且所述氣筒泄壓孔及所述漂桿指示器位于所述透明外殼內,所 述透明外殼上有外殼泄壓孔。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明外殼與所述第一導氣管外壁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氣管或氣管導管套囊壓力指示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殼泄壓孔為兩個,對稱分布與所述透明外殼側壁上。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3898882SQ201420238020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張兵, 魏霞 申請人:哈爾濱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