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管,尤其是一種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屬于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包括導管體;所述導管體包括引導部以及連接于所述引導部端部的阻水透氣部,所述阻水透氣部的管腔與引導部的管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導管體通過阻水透氣部置入血管中,在發生空氣栓塞時,利用阻水透氣部的特性以及阻水透氣部管腔內的負壓使得血管中的空氣被吸引出,利用輸液單向閥可以進行補液操作,通過阻水透氣部連接負壓裝置能預防和治療空氣栓塞。其結構緊湊,成本極低,填補了針對空氣栓塞這個危急病癥主動排氣治療手段缺乏的空白。
【專利說明】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管,尤其是一種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屬于醫療器械的技 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對于空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導致的空氣栓塞尚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當空 氣進入血液循環時,主要治療方案為:立即停止輸液,置病人于左側臥位。因該體位有利于 氣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動脈口,從而防止發生栓塞。再隨著心臟跳動,空氣被混 成泡沫,分次小量進入肺動脈內。
[0003] 而預防空氣栓塞的手段也在于避免空氣進入血液循環,此手段是主動的,但也具 有局限性。對于某些情況此手段難以實施,如:坐位顱腦手術、大骨折手術內固定、伴大靜脈 開放型損傷的呼吸困難者及潛水工作的人員的潛水病。
【發明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治空氣栓塞的導 管,其結構緊湊,能在空氣栓塞發生前具有預防作用,且在空氣栓塞發生后有治療作用,適 應范圍廣,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0005]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包括導管體;所述導 管體包括引導部以及連接于所述引導部端部的阻水透氣部,所述阻水透氣部的管腔與引導 部的管腔相連通。
[0006] 所述阻水透氣部采用阻水透氣材料制成。
[0007] 所述阻水透氣部包括插引管以及貫通所述插引管的透氣孔,所述透氣孔與插引管 的管腔相連通;在插引管上設置覆蓋在所述透氣孔上的阻水透氣層。
[0008] 所述引導部的一端端部設置有負壓連接接頭,阻水透氣部的端部內設有輸液單向 閥。
[0009] 所述導管體的外部上設有補液管,所述補液管的一端端部形成補液進液口,另一 端端部形成補液出口。
[0010] 所述引導部內設有透氣單向閥或單向阻氣片。所述阻水透氣部采用抗凝處理。所 述導管體的引導部以及阻水透氣部上均設置顯影線。
[0011]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導管體通過阻水透氣部置入血管中,在發生空氣栓塞時,利用 阻水透氣部的特性以及阻水透氣部管腔內的負壓使得血管中的空氣被吸引出,利用輸液單 向閥可以進行補液操作,且通過阻水透氣部能防止補液時產生空氣栓塞,即能在空氣栓塞 發生前具有預防作用,通過阻水透氣部連接負壓裝置能預防和治療空氣栓塞,其結構緊湊, 成本極低,填補了針對空氣栓塞這個危急病癥主動排氣治療手段缺乏的空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本實用新型設置輸液單向閥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3為本實用新型阻水透氣部的一種實施結構圖。
[0015] 圖4為本實用新型導管體上設置補液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6] 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管體與補液管的另一種實施結構圖。
[0017] 圖6為本實用新型引導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8] 附圖標記說明:1-引導部、2-負壓連接接頭、3-阻水透氣部、4-阻水透氣接引端、 5_輸液單向閥、6-透氣孔、7-阻水透氣層、8-補液管、9-補液進液口、10-補液出口、11-補 液連接口及12-引導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 如圖1所示:為了能在空氣栓塞發生前具有預防作用,且在空氣栓塞發生后有治 療作用,本實用新型包括導管體;所述導管體包括引導部1以及連接于所述引導部1端部的 阻水透氣部3,所述阻水透氣部3的管腔與引導部1的管腔相連通。
[0021] 具體地,使用時導管體的引導部1部分置入血管,阻水透氣部3完全置入血管。所 述阻水透氣部3能在水中或血液中能漂浮。在引導部1的端部加負壓,當血管中存在空氣 栓塞時,阻水透氣部3漂浮在血管上部,有充分機會與氣體接觸,在阻水透氣部3管腔內負 壓作用下使得血管中的空氣進入阻水透氣部3內的管腔,并通過引導部1內的管腔以及負 壓下將血管中的空氣釋放。所述阻水透氣部3采用阻水透氣材料制成,阻水透氣材料能夠 允許空氣通過,同時能對血管中的血液進行阻擋,使得血管中空氣進入阻水透氣部3內的 管腔。進一步地,所述阻水透氣部3采用抗凝處理,不會因血液凝固而堵塞微小的排氣孔, 也可在使用前在抗凝液中浸泡沖洗處理。
[0022]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阻水透氣部3包括插引管以及貫通所述插引管的透氣孔 6,所述透氣孔6與插引管的管腔相連通;在插引管上設置覆蓋在所述透氣孔6上的阻水透 氣層7。
[0023] 阻水透氣部3還可以通過設置阻水透氣層7來實現,阻水透氣層7可以采用阻水 透氣膜,阻水透氣層7設置在插引管的內壁或外壁上,并覆蓋在透氣孔6上,透氣孔6與插 引管的管腔相連通,插引管可以與引導部1為一體結構,插引管1與引導部1為同軸的結 構。在具體實施時,無論阻水透氣部3采用何種結構,均需進行抗菌及滅菌處理,以避免產 生的感染。此外,阻水透氣部3需采用輕質材料制成,在置入血管后,使得阻水透氣部3處 于漂浮狀態,以增加阻水透氣部3與液體中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對空氣栓塞的治療效果。
[0024] 為了能夠將導管體的阻水透氣部3置入血管中,需要利用引導桿12。在具體實施 時,阻水透氣部3與引導部1連接的另一端形成阻水透氣接引端4,阻水透氣接引端4可以 采用軟橡膠制成,引導桿12具有尖銳的端部,引導桿12通過尖銳的端部能穿過阻水透氣接 引端4的軟橡膠,實現對導管體的引導置入操作。當引導置入后,利用軟橡膠自身的彈性, 使得阻水透氣接引端4能封閉,避免血管中的血液通過引導桿12的插口進入阻水透氣部3 的管腔內,引導桿12的結構如圖6所示。
[0025] 所述引導部1的一端端部設置有負壓連接接頭2,阻水透氣部3的端部內設有輸液 單向閥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負壓連接接頭2與阻水透氣部3分布位于引導部1的兩 端,通過引導部1通過負壓連接接頭2與負壓連接,以在引導部1的管腔以及阻水透氣部3 的管腔內產生所需的負壓。
[0026] 為了能夠實現對整個導管體的引導,在上述阻水透氣接引端4的端部可以設置輸 液單向閥5。當本實用新型用于輸液時,引導部1的負壓連接接頭2連接輸液器,所述輸液 單向閥5只允許液體經由阻水透氣部3輸入人體,不允許人體的液體通過輸液單向閥5進 入阻水透氣部3的管腔內。利用輸液單向閥5以及阻水透氣部3的管腔,能實現補液的操 作,需要的補液通過引導部1的管腔、阻水透氣部3的管腔以及輸液單向閥5進入血管內; 當本實用新型用于排出血管內氣體時:引導部1接口連接負壓吸引器,所述輸液單向閥5不 允許血管內血液經由阻水透氣部3和引導部1的管腔排出人體;阻水透氣部3不允許血管 內血液經由阻水透氣部3和引導部1的管腔排出人體。但血液內的氣體在負壓的作用下將 經由阻水透氣部3的透氣管壁及管腔和引導部1的管腔排出人體,進入被負壓吸引排出。
[0027] 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導管體的外部上設有補液管8,所述補液管8的一端端部 形成補液進液口 9,另一端端部形成補液出口 10,所述補液出口 10鄰近引導部1與阻水透 氣部3的結合部。
[0028] 為了能在進行空氣栓塞防治的同時,實現補液的操作,在導管體上設置補液管8, 補液管8與導管體的引導部1相接觸固定,補液管8的補液出口 10不超過阻水透氣部3,避 免影響阻水透氣部3的使用效果。補液進液口 9與上述的負壓連接接頭2位于同一端,通 過補液進液口 9能將補液引入,補液管8可以采用現有常用的導管形式。圖4和圖5兩種 形式,并無本質的不同,只是補液管8的補液進液口 9的形式不同,以實現不同的補液連接。
[0029] 所述引導部1內設有透氣單向閥或單向阻氣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透氣 單向閥或單向阻氣片位于引導部1對應設置負壓連接接頭2的一端,通過透氣單向閥能對 吸引出的氣體的流動方向進行管控。使體內的氣體可以由管道內排出體外,卻不能由體外 進入管道內,避免患者劇烈呼吸時產生深靜脈負壓倒吸氣體進入人體。
[0030] 為了便于對導管進入血管的位置進行定位,引導部1的管壁以及阻水透氣部3管 壁均可設置顯影線,以便在射線下定位。因顯影線在醫用材料中廣泛使用,本文件不再進行 描述。
[0031] 本實用新型導管體通過阻水透氣部3置入血管中,在發生空氣栓塞時,利用阻水 透氣部3的特性以及阻水透氣部3管腔內的負壓使得血管中的空氣被吸引出,利用輸液單 向閥5可以進行補液操作,且通過阻水透氣部3能防止補液時產生空氣栓塞,即能在空氣栓 塞發生前具有預防作用,且在空氣栓塞發生后有治療作用,結構緊湊,適應范圍廣,使用方 便,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
1. 一種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包括導管體;其特征是:所述導管體包括引導部(1)以及 連接于所述引導部(1)端部的阻水透氣部(3),所述阻水透氣部(3)的管腔與引導部(1)的 管腔相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阻水透氣部(3)采用阻 水透氣材料制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阻水透氣部(3)包括插 引管以及貫通所述插引管的透氣孔(6),所述透氣孔(6)與插引管的管腔相連通;在插引管 上設置覆蓋在所述透氣孔(6 )上的阻水透氣層(7 )。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引導部(1)的一端端部 設置有負壓連接接頭(2 ),阻水透氣部(3 )的端部內設有輸液單向閥(5 )。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導管體的外部上設 有補液管(8),所述補液管(8)的一端端部形成補液進液口(9),另一端端部形成補液出口 (10)。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引導部(1)內設有透氣 單向閥或單向阻氣片。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阻水透氣部(3)采用抗 凝處理。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空氣栓塞的導管,其特征是:所述導管體的引導部(1)以 及阻水透氣部(3)上均設置顯影線。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3898899SQ20142030391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9日
【發明者】高宏, 陸培華 申請人:高宏, 陸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