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包括電路板、正面封裝、背部封裝、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和兩個迎面觸摸電極;所述正面封裝扣設于所述背部封裝之上,且所述電路板置于所述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之間;所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底部四個頂角,且與所述電路板相連;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正面封裝的兩側,且與所述電路板相連。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實現了便于裝置裝配的目的,解決了維修破壞率居高不下的技術問題。
【專利說明】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對健康認識的不斷加深,類似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的設備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現有設備由于裝配復雜而導致維修的破壞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實現了其便于裝配的目的,解決了維修破壞率居高不下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包括電路板、正面封裝、背部封裝、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和兩個迎面觸摸電極;所述正面封裝扣設于所述背部封裝之上,且所述電路板置于所述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之間;所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底部四個頂角,且與所述電路板相連;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正面封裝的兩側,且與所述電路板相連。
[0005]進一步地,所述背部觸摸電極包括頂部卡合部和豎直焊接部,所述背部封裝對應設置有用于卡合所述豎直焊接部的通孔;所述頂部卡合部扣設于所述背部封裝的邊緣,且所述豎直焊接部穿過所述通孔而與所述電路板焊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包括背部左、右反饋觸摸電極與背部正觸摸電極、背部負觸摸電極;所述電路板包括電極電路與濾波電路,所述電極電路包括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所述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分別與所述濾波電路連接;所述正電極、負電極用于向所述濾波電路導入被測者其身體的電位變化信號;所述反饋電極用于配合所述正電極、負電極濾除進入所述濾波電路其前端的雜波信號;所述背部左、右反饋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背部的左、右下邊角,且分別與所述反饋電極連接;所述背部正觸摸電極、背部負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背部的左、右上邊角,且分別與所述正電極、負電極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至少為一組。
[0008]進一步地,所述正面封裝的兩側每對應一組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設置有一組鏤空;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分別為迎面正觸摸電極和迎面負觸摸電極,且鋪設于所述鏤空之上;所述迎面正觸摸電極和迎面負觸摸電極與至少一組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電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均為長方形。
[0010]進一步地,所述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通過各自邊緣的對應卡扣結構扣合在一起。
[0011]進一步地,所述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還包括一條形電池,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所述條形電池的電池鏤空部;所述條形電池,沿其長邊放置于所述電池鏤空部內,一面抵住所述背部封裝,另一面抵住所述正面封裝。
[0012]進一步地,所述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還包括一蜂鳴器和液晶屏,所述背部封裝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所述蜂鳴器的蜂鳴槽;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所述液晶屏的液晶屏鏤空部;所述蜂鳴器設置于所述蜂鳴槽內;且所述液晶屏通過所述液晶屏鏤空部由所述蜂鳴槽支撐。
[0013]進一步地,所述蜂鳴槽為分瓣結構,所述分瓣結構的間隙用于貼合容置連接所述蜂鳴器與所述電路板的線路。
[00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通過正面封裝扣設于背部封裝之上,且電路板置于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之間的技術方案,實現了其便于裝配的目的,降低了維修過程中產品的破壞率。
[0015]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組裝結構解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的背部封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0]實施例一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組裝結構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的背部封裝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包括電路板101、正面封裝102、背部封裝103、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和兩個迎面觸摸電極;
[0022]具體地,正面封裝102位于背部封裝103上方,二者通過各自邊緣的對應卡扣結構扣合在一起,且電路板101置于正面封裝102和背部封裝103之間;所述卡扣結構包括設置于正面封裝102邊緣的公卡扣104和設置于背部封裝103邊緣的母卡槽105。
[0023]所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背部封裝103的底部四個頂角,且與電路板101相連;其中,每個背部觸摸電極包括頂部卡合部和豎直焊接部,背部封裝103對應設置有用于卡合豎直焊接部的通孔;頂部卡合部扣設于背部封裝103的邊緣,且豎直焊接部穿過通孔而與電路板101焊接。
[0024]進一步地,上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具體包括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109、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110、背部正觸摸電極111和背部負觸摸電極112,且該些背部觸摸電極并分別獨立地設置于背部封裝103其背部的左、右下邊角與左、右上邊角,由于背部封裝103其背部的骨架的隔離結構,該些背部觸摸電極互不接觸;其中,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109與背部負觸摸電極112為同型體、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110與背部正觸摸電極111為同型體,且背部負觸摸電極112與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110、背部正觸摸電極111與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109為鏡面對稱體;對于四個背部觸摸電極的介紹,下面主要以背部負觸摸電極112的結構以及其與背部封裝103的連接方式為例進行描述,具體地,背部負觸摸電極112包括頂部卡合部1121、和豎直焊接部1122、1122’,在背部封裝103其長邊邊緣的右上角處設置有用于卡合頂部卡合部1121的卡槽113,在背部封裝103的中部分別設置有用于卡合豎直焊接部1122、1122’的通孔114、114’,且背部負觸摸電極112與背部封裝103通過豎直焊接部1122、1122’穿過通孔114、114’而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在電路板101上設置有焊孔115、115’,且焊孔115、115’與通孔114、114’對應設置,在豎直焊接部1122、1122’穿過通孔114、114’的同時,豎直焊接部1122、1122’的頂部已分別嵌入焊孔115、115’內,且采用點焊的方式可使得裝配前原本搭設在背部封裝103上的電路板101,其右上角部分可與主體支架102的右上角部分通過背部負觸摸電極109而固定相連。同理,電路板101、其他背部觸摸電極、與背部封裝103的連接方式,與上述其背部負觸摸電極112和背部封裝103的連接方式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0025]進一步地,上述電路板101包括電極電路與濾波電路,所述電極電路包括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所述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分別與所述濾波電路連接;所述正電極、負電極用于向所述濾波電路導入被測者其身體的電位變化信號;所述反饋電極用于配合所述正電極、負電極濾除進入所述濾波電路其前端的雜波信號;且上述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109、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110分別與所述反饋電極連接,而上述背部正觸摸電極111和背部負觸摸電極112分別與所述正電極、負電極連接。
[0026]更進一步地,電路板101至少包括一組正電極和負電極,且每對應一組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正面封裝102的兩側設置有一組鏤空106,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分別為迎面正觸摸電極116和迎面負觸摸電極117,且鋪設于鏤空106之上;本實施例中,正面封裝102上的鏤空106有3組,且迎面正觸摸電極116和迎面負觸摸電極117優選為長方形,這樣起到了增大測量者其觸摸面積的作用,增加了體驗感,迎面正觸摸電極116和迎面負觸摸電極117可通過頂針結構107透過鏤空106與至少一組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電連接。
[0027]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還包括一蜂鳴器118和液晶屏122,在背部封裝103上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蜂鳴器118的蜂鳴槽119,對應地電路板101上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液晶屏122的液晶屏鏤空部120,在成型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中,蜂鳴器118設置于蜂鳴槽119內,且液晶屏通過液晶屏鏤空部120由蜂鳴槽119支撐,進一步地,正面封裝102上設置有透視液晶屏的窗口 121,以便于觀察液晶屏。
[0028]進一步地,上述蜂鳴槽119為分瓣結構,可以理解,該分瓣結構的間隙用于貼合容置連接蜂鳴器118與電路板101的線路,以充分利用空間,從而可避免飛線的走線再增加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的整體厚度。
[0029]更近一步地,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更佳容易組裝和美觀,在其前后分別設置有玻璃封板123、124,且分別鋪設于正面封裝102和背部封裝103上的中部。
[0030]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還包括:放大電路,連接于濾波電路,其用于對濾波電路輸出的電信號進行放大;A/D (Analog/Digital)轉換器,連接于放大電路,其用于將放大后的電信號從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CPU,連接于A/D轉換器,其用于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運算,且用于接收操作部所發出的各種操作按鈕信號指令,并根據接收的各種操作按鈕信號指令進行相應地處理,還用于對存儲器進行信息的寫入和讀取;存儲器,連接于 CPU,其可為 ROM (Read Only Memory)或 RAM (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于存儲CPU所要寫入和讀取的算法程序、數據庫數據等信息;計時器,連接于CPU,其用于自動計時并將計時數據向CPU實時傳送;通訊電路,連接于CPU,其用于將已測量完成的心電波形根據相關指令上傳至上位機。且還包括顯示部、外部存儲介質和電源。電源,連接于需要供電的電子元器件,其用于對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進行供電。另外,外部存儲介質,在插入用于放置外部存儲介質的插口后與CPU連接,其可用于暫時存儲所測得的心電波形。顯示部,連接于CPU,其由CPU對其進行顯示控制,并用于顯示CPU對其所輸出數據。
[0031]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還包括一條形電池108,電路板上101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條形電池108的電池鏤空部125,且條形電池108沿其長邊放置于電池鏤空部125內,一面抵住背部封裝103,另一面與抵住正面封裝102。
[0032]進一步地,由于外部電極包括多個觸摸電極,因此本實施例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可存在多種測量姿勢。
[0033]其一,被測者可用左、右手的拇指分別放置于迎面正觸摸電極迎面負觸摸電極上,且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別抵住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以完成心電波形的測量。
[0034]其二,被測者可用左、右手的拇指分別放置于迎面正觸摸電極、迎面負觸摸電極上,但為更加穩定地把持本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可用左、右手的中指分別抵住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且同時可用左、右手的食指按壓住背部正觸摸電極、背部負觸摸電極的邊緣。
[0035]可以理解,手持測量姿勢并不僅限于上述兩種方式,若其滿足在左手的手指接觸迎面正觸摸電極或背部正觸摸電極前提下、同時接觸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或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之一,并且右手的手指接觸迎面負觸摸電極或背部負觸摸電極前提下、同時接觸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或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之一,即可實現心電波形的測量。
[0036]其三、被測者還可通過將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放置于胸口來實現心電波形的測量,具體地,通過同時將背部正觸摸電極和背部左反饋觸摸電極接觸左側胸口、且將背部負觸摸電極和背部右反饋觸摸電極接觸右側胸口,進而實現心電波形的測量。
[0037]這里需強調的是,本實施例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通過電極電路中的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可對被測者實現1、I1、111導聯的心電波形測量方式,由于要求被測者其一手同時接觸正電極和反饋電極,另一手同時接觸負電極和反饋電極,因此該反饋電極的介入使得其可配合正電極、負電極濾除進入濾波電路其前端的部分雜波信號,提高了心電波形的測量精度。
[0038]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通過正面封裝扣設于背部封裝之上,且電路板置于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之間的技術方案,使得裝置整體更趨于小型化設計,使得整體裝置不但結構簡單、生產組裝方便,從而降低了維修過程中產品的破壞率。
[003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4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41]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42]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路板、正面封裝、背部封裝、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和兩個迎面觸摸電極; 所述正面封裝扣設于所述背部封裝之上,且所述電路板置于所述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之間; 所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底部四個頂角,且與所述電路板相連; 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正面封裝的兩側,且與所述電路板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觸摸電極包括頂部卡合部和豎直焊接部,所述背部封裝對應設置有用于卡合所述豎直焊接部的通孔; 所述頂部卡合部扣設于所述背部封裝的邊緣,且所述豎直焊接部穿過所述通孔而與所述電路板焊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背部觸摸電極包括背部左、右反饋觸摸電極與背部正觸摸電極、背部負觸摸電極; 所述電路板包括電極電路與濾波電路,所述電極電路包括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所述正電極、負電極和反饋電極分別與所述濾波電路連接;所述正電極、負電極用于向所述濾波電路導入被測者其身體的電位變化信號;所述反饋電極用于配合所述正電極、負電極濾除進入所述濾波電路其前端的雜波信號; 所述背部左、右反饋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背部的左、右下邊角,且分別與所述反饋電極連接; 所述背部正觸摸電極、背部負觸摸電極,分別設置于所述背部封裝的背部的左、右上邊角,且分別與所述正電極、負電極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至少為一組。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封裝的兩側每對應一組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設置有一組鏤空; 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分別為迎面正觸摸電極和迎面負觸摸電極,且鋪設于所述鏤空之上; 所述迎面正觸摸電極和迎面負觸摸電極與至少一組所述正電極和負電極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迎面觸摸電極均為長方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封裝和背部封裝通過各自邊緣的對應卡扣結構扣合在一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條形電池,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所述條形電池的電池鏤空部; 所述條形電池,沿其長邊放置于所述電池鏤空部內,一面抵住所述背部封裝,另一面抵住所述正面封裝。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蜂鳴器和液晶屏,所述背部封裝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所述蜂鳴器的蜂鳴槽;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用于貼合容置所述液晶屏的液晶屏鏤空部; 所述蜂鳴器設置于所述蜂鳴槽內; 且所述液晶屏通過所述液晶屏鏤空部由所述蜂鳴槽支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便攜式心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鳴槽為分瓣結構,所述分瓣結構的間隙用于貼合容置連接所述蜂鳴器與所述電路板的線路。
【文檔編號】A61B5/0402GK203970385SQ20142034275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4日
【發明者】王耀興, 劉少志, 周義 申請人:北京豐拓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