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筋拍打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松筋拍打棒,包括拍桿,所述拍桿是將三根茶竹竿分別分別套進壁厚5毫米的圓管硅膠內,竹竿與硅膠構成茶竹竿硅膠管,然后將三個茶竹竿硅膠管用壁厚10毫米的開口硅膠管綁定成三角形拍體,在拍打時會相互間產生多重的彈性和韌性,拍打到身體的硅膠厚度至少15毫米。三個茶竹竿硅膠管與開口硅膠管組成三角形拍體后存在的空隙放置芳香袋,在芳香袋中根據不同的需求分置不同的中藥或芳香物質,從而起到保健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具有剛柔并濟的功能,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松弛筋骨、疏通經絡、消除麻痹酸痛。人性化設計,制作容易,簡單實用,使用不受場地、年齡、性別限制,便于推廣。
【專利說明】松筋拍打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松筋拍打棒。
【背景技術】
[0002]民眾用手或者物體拍打身體來防病養生的拍打療法在中國有著1400多年歷史。用棒狀物拍打身體的物體稱為拍打棒。拍打棒的形式多種多樣,現在制作成拍打棒的器械分別有有木制的、竹子類的、海綿類的、塑膠合成的、鋼絲纏繞的、塑鋼與海綿結合的等。這些拍打棒各有所側重,各有特點,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弱點。這些弱點主要是:
[0003]1、有的拍打棒太堅硬,拍打的力量大部分停留在身體表面,容易引起疼痛與皮膚淤血。比如單純木制的和單純竹子制作的都顯得堅硬有余,直來直去,彈性不夠;塑膠板盡管有彈性,但是它的接觸面依然堅硬。堅硬的物體拍打身體會引起皮膚表面產生尖銳的疼痛感,容易傷害皮膚,產生過度的淤血狀態。
[0004]2、有的拍打棒彈性過大,彈性太大的力量不能滲透到身體深部的深筋膜。例如主要成分為鋼絲或者鐵絲的加海綿的拍打棒。
[0005]3、有的拍打棒拍打時會形成鐘擺樣搖擺現象,不容易控制精準拍打指定的部位、不容易控制拍打的力度。這是鐘擺式拍打棒的弱點。
[0006]4、有的拍打棒的長短沒經過科學的研宄,沒有考慮自助互助時的拍打需求。拍打棒既要可以輕松拍打別人又可以輕松拍打自己。
實用新型內容
[0007]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松筋拍打棒。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盡可能完善拍打棒的功能,使拍打棒完美融合彈性、剛性、韌性,使拍打的力量能滲透到身體深部的深筋膜上。故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解決:所述松筋拍打棒,包括:茶竹竿(I)、圓管硅膠(2)、開口硅膠管(4)、芳香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筋拍打棒是由茶竹竿(I)與用C型10正負5度的發泡硅膠制成的圓管硅膠(2) —端固定組成拍桿(3),并由開口硅膠管(4)與三支拍桿⑶組合成高韌度拍體,在拍體中心放置芳香袋(5)組成。
[0008]所謂“深筋膜”是中醫“筋”的主要成分,在人身健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深筋膜“即筋”變硬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松筋”是百益無一害的中醫養生療法。
[0009]松筋拍打棒技術關鍵有四:
[0010]第一:優選具有高物理性機械性能的硅膠為拍打物。
[0011]第二:優選韌性極強的茶竹桿為拍桿。
[0012]第三:硅膠與茶竹桿反復組合,產生最佳效果的彈性、剛性和韌性。
[0013]第四:拍打棒中根據不同需求安置不同的芳香袋,給予拍打受眾以不同的感官刺激,增加拍打的功效和刺激信息。
[0014]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新型技術,具有剛柔并濟的功能,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松弛筋骨、疏通經絡、消除麻痹酸痛。人性化設計,制作容易,簡單實用,使用不受場地、年齡、性別限制,便于推廣。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松筋拍打棒,包括拍桿,所述拍桿是將三根茶竹竿分別分別套進壁厚5毫米的圓管硅膠內,竹竿與硅膠構成茶竹竿硅膠管,然后將三個茶竹竿硅膠管用壁厚10毫米的開口硅膠管綁定成三角形拍體,在拍打時會相互間產生多重的彈性和韌性,拍打到身體的硅膠厚度至少15毫米。三個茶竹竿硅膠管與開口硅膠管組成三角形拍體后存在的空隙放置芳香袋,在芳香袋中根據不同的需求分置不同的中藥或芳香物質,從而起到保健的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松筋拍打棒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松筋拍打棒的局部剖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松筋拍打棒的成品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松筋拍打棒由茶竹竿I和圓管硅膠2組成拍桿3,再用開口硅膠管4將三支拍桿綁定成三角形拍體。利用三支圓管拍桿間存在的空隙,分別放置兩條芳香袋5,在拍打時與身體接觸發揮功效。最后用質地較好的棉布將三支拍桿3及開口硅膠管4包裹后縫制一體,參見圖3。
【權利要求】
1.一種松筋拍打棒,包括:茶竹竿(I)、圓管硅膠(2)、開口硅膠管(4)、芳香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筋拍打棒是由茶竹竿(I)與用C型10正負5度的發泡硅膠制成的圓管硅膠(2) —端固定組成拍桿(3),并由開口硅膠管(4)與三支拍桿(3)組合成高韌度拍體,在拍體中心放置芳香袋(5)組成。
【文檔編號】A61H23/06GK204219331SQ201420402811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明者】盛德峰 申請人:盛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