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在機箱(1)內固定設置加熱杯(2),該加熱杯(2)的外周側壁上安裝有第一加熱板(4),加熱杯(2)底面的中部安裝有第二加熱板(5),在加熱杯(2)中設置有盛裝沖洗液的容器,液體輸送管(6)的一端伸入容器內,液體輸送管(6)的另一端穿過泵頭(3)后,與胃腸鏡連接器(11)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體積小,可靠性好;加熱杯采用內圓外方結構,在方便容器安放,減少熱量損失的同時,有利于加熱板布置安裝,能夠有效提高加熱速度,并確保了加熱的均勻性;本實用新型能夠及時感應沖洗液的溫度,并能對伸入沖洗杯內的液體輸送管進行定位,以確保沖洗液能夠完全泵出。
【專利說明】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醫療衛生領域,胃腸鏡診療設備很多,醫生往往在使用這些胃腸鏡診療設備時,因為患者的情況不同,有些患者胃腸道泡沫或黏液或血液或排泄物很多,會造成胃腸鏡視野不清晰,從而影響到胃腸鏡視野的觀察,這給醫生診療增加了難度,不利于疾病的及時有效檢出和精準治療,并且由于需要反復觀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醫生的工作勞動強度。
[0003]在胃腸鏡診療時,常常使用一種沖洗裝置,這種沖洗裝置能夠根據臨床的實際需要供應沖洗液,通過供應的沖洗液來沖洗胃腸道局部,從而增加胃腸鏡視野的清晰度。上述送水裝置在使用時需要專人用手操作,流量和沖洗時間不好控制,流量及沖洗時間過大過長,會使病人體內積蓄過多的液體,從而使病人感覺惡心嘔吐,過多的液體回流還可能進入氣管,增加了病人的風險。
[0004]中國專利ZL 201220193333.7于2012年11月28日公開了一種胃腸鏡診療用視野清晰度增強系統,該增強系統從沖洗瓶中引出有液體輸送管,并且沖洗瓶配備有能夠對其內部沖洗液進行攪拌及加熱的攪拌加熱子系統。上述胃腸鏡診療用視野清晰度增強系統所存在的不足在于:
[0005]I)結構復雜,體積較大,裝配困難,生產成本較高;
[0006]2)沖洗瓶密封性較差,開閉操作較為繁瑣,液體輸送管伸入沖洗瓶內的部分是活動的,難以確保瓶內的沖洗液被完全泵出;
[0007]3)沖洗瓶中的溫度傳感器采用懸吊式安裝,一方面在開閉沖洗瓶的過程中容易造成溫度傳感器損壞;另一方面,當沖洗瓶內液面較低時,溫度傳感器無法感應杯內沖洗液的溫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
[000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包括機箱(I)、加熱杯
(2)、泵頭(3)和液體輸送管¢),在所述機箱(I)內固定設置加熱杯(2),該加熱杯(2)的外周側壁上安裝有第一加熱板(4),加熱杯(2)底面的中部安裝有第二加熱板(5),所述加熱杯(2)的上端與機箱(I)相接,并在加熱杯(2)中設置有盛裝沖洗液的容器,所述液體輸送管(6)的一端伸入容器內,液體輸送管¢)的另一端通過泵頭(3)后,與胃腸鏡連接器(7)相連接,所述泵頭(3)安裝于機箱(I)的前端壁上。
[0010]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第一加熱板和第二加熱板發熱工作,對容器內的沖洗液進行加熱,沖洗液達到設定溫度后,泵頭工作,通過液體輸送管將容器內的沖洗液泵出,并通過胃腸鏡連接器向胃腸鏡輸送,最終到達患者的診療部分進行沖洗。本實用新型一方面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巧,易于裝配,生產成本低;另一方面,加熱杯的外圍和底部均設有加熱源,能夠有效提高對沖洗液的加熱速度,并確保了加熱均勻性。
[0011]所述加熱杯(2)的內周側壁為圓形,外周側壁為正多邊形,在所述加熱杯(2)外周側壁的每一個面上均安裝有第一加熱板(4)。加熱杯的內周側壁為圓形,便于在加熱杯內安放盛裝沖洗液的容器,使容器與加熱杯貼合緊密,減少了熱量損失;加熱杯的外周側壁為正多邊形,有利于安裝第一加熱板,由于第一加熱板是長方形的,這樣第一加熱板與加熱杯外壁貼合好,以便熱量傳遞。在加熱杯的外圍布置一圈第一加熱板,能夠進一步提高加熱速度,確保加熱的均勻性。
[0012]所述容器由沖洗杯(7)和杯蓋⑶組成,在杯蓋⑶底部的邊緣設有一圈環槽(8a),沖洗杯(7)的上端嵌入杯蓋⑶底部的環槽(8a)中,所述杯蓋⑶的外圍一體形成有多個按圓周均勻分布的搭扣(8b),各搭扣(Sb)與沖洗杯(7)外周側壁上端的環形凸臺(7d)相扣接,在所述杯蓋(8)上靠近邊緣處開設有通孔(Sc),液體輸送管¢)穿過該通孔(Sc)伸入沖洗杯(7)內。以上結構沖洗杯與杯蓋之間結合緊密,牢固可靠,密封性好;杯蓋通過搭扣與沖洗杯上的環形凸臺扣接,這樣開閉杯蓋操作簡單、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加注沖洗液的速度。
[0013]在所述沖洗杯(7)的內周側壁正對杯蓋⑶通孔(Sc)的位置一體形成有兩條定位筋條(7b),該定位筋條(7b)從沖洗杯(7)的頂部延伸至底部,兩條定位筋條(7b)之間形成通槽,所述液體輸送管(6)伸入該通槽內。通槽用于定位伸入沖洗杯內的液體輸送管,以防止液體輸送管發生晃動,從而確保了杯內的沖洗液能夠完全泵出。
[0014]為了增強定位的可靠性,防止液體輸送管從通槽中脫離,兩條定位筋條(7b)之間所形成通槽的槽口為收口結構。
[0015]所述杯蓋(8)底部環槽(8a)的內環壁上開有凹口(8d),該凹口(8d)靠近通孔(8c),且凹口(8d)與兩條定位筋條(7b)的上端相卡接。以上結構在扣接的基礎上將杯蓋與沖洗杯卡接在一起,能有效防止杯蓋相對于沖洗杯旋轉,使杯蓋在沖洗杯上定位可靠。
[0016]為了進一步增強密封性,在所述杯蓋(8)底部的環槽(8a)中嵌裝有密封圈(9),沖洗杯(7)的上端將密封圈(9)壓緊。
[0017]在所述沖洗杯(7)的底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組件(10),該溫度傳感器組件(10)的觸頭向上伸入沖洗杯(7)內。將溫度傳感器組件設置于沖洗杯的底部,能及時感應沖洗杯內沖洗液的溫度,并傳遞給控制板,可靠性好,并且幾乎不受杯內液面高低的影響;同時,在開閉杯蓋的過程中均不會碰到溫度傳感器組件,有效防止了溫度傳感器組件發生損壞。
[0018]所述沖洗杯(7)通過注塑成型,在沖洗杯(7)的底部一體形成有向上突起的臺階形凸包(7a),所述溫度傳感器組件(10)通過二次注塑封裝在凸包(7a)中,溫度傳感器組件
(10)的觸頭伸出凸包(7a)的頂面。以上結構一方面沖洗杯成本低,有利于批量生產;另一方面,溫度傳感器組件采用二次注塑封裝,牢靠性好,并且不損害沖洗杯底部的密封,不會造成泄漏。另外,溫度傳感器組件設置于沖洗杯底部向上突起的凸包內,能夠確保沖洗杯的底面為平面,這樣沖洗杯放入加熱杯中不會發生歪斜,沖洗杯與加熱杯結合緊密,有利于加熱杯將熱量傳給沖洗杯。
[0019]在所述沖洗杯(7)外周側壁靠近頂面的位置一體形成有卡塊(7c),該卡塊(7c)為長條矩形,且卡塊(7c)卡入機箱(I)對應設置的卡槽中。以上結構用于沖洗杯與機箱定位,防止沖洗杯在加熱杯內發生轉動。
[002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I)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體積小,可靠性好;
[0022]2)加熱杯采用內圓外方結構,在方便容器安放,減少熱量損失的同時,有利于加熱板布置安裝,能夠有效提高加熱速度,并確保了加熱的均勻性;
[0023]3)在有效防止溫度傳感器發生損壞的同時,能夠及時感應沖洗液的溫度,并能對伸入沖洗杯內的液體輸送管進行定位,以確保沖洗液能夠完全泵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加熱板的布置示意圖。
[0026]圖3為加熱杯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圖3的俯視圖。
[0028]圖5為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6為容器的主視圖。
[0030]圖7為容器的俯視圖。
[0031]圖8為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9為沖洗杯的立體圖。
[0033]圖10為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35]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機箱I下端的敞口由底蓋密封,在機箱I的前端壁嵌設控制面板12,以便于顯示工作狀態及進行操作。機箱I的前端壁上還安裝有泵頭3,該泵頭3由機箱I內設置的電機驅動。在機箱I內固定設置加熱杯2,該加熱杯2優選由鋁合金制成,加熱杯2的內周側壁為圓形,外周側壁為正多邊形。本實施例中,加熱杯2的外周側壁優選為正八邊形。在加熱杯2外周側壁的每一個面上均安裝有第一加熱板4,第一加熱板4與加熱杯2相貼合,由螺栓固定。加熱杯2底面的中部安裝有第二加熱板5,第二加熱板5與加熱杯2相貼合固定。加熱杯2的上端與機箱I的頂部連接,使加熱杯2的上端口敞露;加熱杯2的底壁靠近邊緣處開設有定位孔,該定位孔用于嵌裝溫度傳感器接觸裝置。
[0036]如圖1、圖2、圖5、圖6、圖9、圖10所示,在加熱杯2中設置有盛裝沖洗液的容器,該容器由沖洗杯7和杯蓋8組成。沖洗杯7為上端敞口下端封閉的圓筒結構,并通過注塑成型。在沖洗杯7外周側壁的上端一體形成有一圈環形凸臺7d,并在沖洗杯7外周側壁上端一體形成有卡塊7c,該卡塊7c位于環形凸臺7d的下方,卡塊7c緊挨環形凸臺7d。卡塊7c為長條矩形,卡塊7c沿上下方向延伸,卡塊7c卡入機箱I對應設置的卡槽中,以防止沖洗杯7相對于加熱杯2旋轉。在沖洗杯7的內周側壁上一體形成有兩條定位筋條7b,該定位筋條7b從沖洗杯7的頂部延伸至底部,兩條定位筋條7b之間形成通槽,且兩條定位筋條7b之間所形成通槽的槽口為收口結構。在沖洗杯7的底部一體形成有向上突起的臺階形凸包7a,溫度傳感器10通過二次注塑封裝在凸包7a中,溫度傳感器10的觸頭伸出凸包7a的頂面,并且溫度傳感器10與加熱杯2底部嵌裝的溫度傳感器接觸裝置相連接。
[0037]如圖5、圖6、圖7、圖8、圖9和圖10所示,沖洗杯7的上端口由杯蓋8密封。杯蓋8通過注塑成型,在杯蓋8底部的邊緣設有一圈環槽8a,該環槽8a中嵌裝有密封圈9,沖洗杯7的上端嵌入杯蓋8底部的環槽8a中,且沖洗杯7的上端將密封圈9壓緊。在杯蓋8的外圍一體形成有多個按圓周均勻分布的搭扣8b,搭扣Sb的數目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本實施例優選為四個。各搭扣8b與沖洗杯7外周側壁上端的環形凸臺7d相扣接。在杯蓋8上對應兩條定位筋條7b的位置開設有通孔Sc,通孔Sc為圓形用于穿管及對位。杯蓋8底部環槽8a的內環壁上開有凹口 8d,該凹口 8d靠近通孔8c,且凹口 8d與兩條定位筋條7b的上端相卡接。
[0038]如圖1、圖7、圖8、圖9所示,容器配備有液體輸送管6,該液體輸送管6的一端穿過通孔8c伸入沖洗杯7內,且液體輸送管6伸入兩條定位筋條7b所形成的通槽中。液體輸送管6的另一端通過泵頭3后,與胃腸鏡連接器11相連接。在機箱I的側壁上裝有管夾,用于夾持液體輸送管6,便于液體輸送管6走管及布置。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包括機箱(I)、加熱杯(2)、泵頭(3)和液體輸送管(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箱(I)內固定設置加熱杯(2),該加熱杯(2)的外周側壁上安裝有第一加熱板(4),加熱杯(2)底面的中部安裝有第二加熱板(5),所述加熱杯(2)的上端與機箱(I)相接,并在加熱杯(2)中設置有盛裝沖洗液的容器,所述液體輸送管(6)的一端伸入容器內,液體輸送管(6)的另一端通過泵頭(3)后,與胃腸鏡連接器(11)相連接,所述泵頭(3)安裝于機箱(I)的前端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杯(2)的內周側壁為圓形,外周側壁為正多邊形,在所述加熱杯(2)外周側壁的每一個面上均安裝有第一加熱板(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由沖洗杯(7)和杯蓋(8)組成,在杯蓋(8)底部的邊緣設有一圈環槽(8a),沖洗杯(7)的上端嵌入杯蓋(8)底部的環槽(8a)中,所述杯蓋(8)的外圍一體形成有多個按圓周均勻分布的搭扣(8b),各搭扣(Sb)與沖洗杯(7)外周側壁上端的環形凸臺(7d)相扣接,在所述杯蓋(8)上靠近邊緣處開設有通孔(8c),液體輸送管¢)穿過該通孔(Sc)伸入沖洗杯(7)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沖洗杯(7)的內周側壁正對杯蓋(8)通孔(Sc)的位置一體形成有兩條定位筋條(7b),該定位筋條(7b)從沖洗杯(7)的頂部延伸至底部,兩條定位筋條(7b)之間形成通槽,所述液體輸送管(6)伸入該通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兩條定位筋條(7b)之間所形成通槽的槽口為收口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8)底部環槽(8a)的內環壁上開有凹口(8d),該凹口(8d)靠近通孔(Sc),且凹口(8d)與兩條定位筋條(7b)的上端相卡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杯蓋(8)底部的環槽(8a)中嵌裝有密封圈(9),沖洗杯(7)的上端將密封圈(9)壓緊。
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或7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沖洗杯(7)的底部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組件(10),該溫度傳感器組件(10)的觸頭向上伸入沖洗杯(7)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沖洗杯(7)通過注塑成型,在沖洗杯(7)的底部一體形成有向上突起的臺階形凸包(7a),所述溫度傳感器組件(10)通過二次注塑封裝在凸包(7a)中,溫度傳感器組件(10)的觸頭伸出凸包(7a)的頂面。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視野清晰度增強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沖洗杯(7)外周側壁靠近頂面的位置一體形成有卡塊(7c),該卡塊(7c)為長條矩形,且卡塊(7c)卡入機箱(I)對應設置的卡槽中。
【文檔編號】A61M3/02GK204121494SQ20142045347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王國華, 王永賢, 王哲西, 龍洪偉 申請人:重慶天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