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手術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攜式手術床,包括折疊床框架和分別鉸接在折疊床框架兩端的兩組支腿,折疊床框架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彈簧搭扣的搭扣和掛鉤,合起狀態的所述折疊床框架的兩端通過搭扣和掛鉤鎖閉在一起,在所述折疊床框架的一端鉸接有提手。該便攜式折疊床的床框架和支腿部分均由鈦鋁合金材料制成,床面板為碳纖維材料制成,尤其適用于在野外執行任務的作戰人員使用,為前線負傷需要及時治療的受傷人員提供了必要的手術器材,極大的提高了受傷人員的存活幾率。
【專利說明】便攜式手術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提供了一種便攜式手術床。
【背景技術】
[0002]軍隊在野外進行作戰或執行任務時,不可避免會出現受傷需要進行手術的情況,因為處于野外,進行手術的話,需要一定的衛生等級以及手術環境,然而在野外行進過程中,想要達到進行手術的最低要求,比如照明、藥品手術刀、野戰帳篷等負重量不是很大的物品均可由作戰人員隨身攜帶,而用于安置接受手術的傷員的手術床由于負重量大對作戰人員來說是一個無法承載或承載后相當影響活動的物品,現有情況下,在出現需要接受手術的傷員后,只能先進行簡單的止血包扎以及受傷位置的固定,然后快速將受傷人員轉移至有手術條件的后方進行手術,而在作戰任務比較極端的情況下,分出人手運送傷員可能會影響任務的成敗,只能先進行止血包扎對受傷部位固定后將傷員至于相對安全的作戰前線某一區域,而這對于必須抓緊時間進行手術的受傷人員可能是關乎生命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攜式手術床。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便攜式手術床,包括折疊床框架和分別鉸接在折疊床框架兩端的兩組支腿,折疊床框架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彈簧搭扣的搭扣和掛鉤,合起狀態的所述折疊床框架的兩端通過搭扣和掛鉤鎖閉在一起,在所述折疊床框架的一端鉸接有提手。
[0006]優選地,所述支腿為三邊開口框,所述三邊開口框的一側邊框鉸接在所述折疊床框架的一端。
[0007]優選地,所述支腿與所述折疊床框架通過折彎連接片連接,折彎連接片的兩端分別鉚接在所述支腿和所述折疊床框架相應的連接位置。
[0008]優選地,在所述支腿和所述折疊床框架連接處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安裝在所述支腿上,另一端安裝在所述折疊床框架對應安裝所述支腿的位置。
[0009]優選地,還包括折疊碳纖維床面板,所述折疊碳纖維床面板與所述折疊床框架內框形狀相應,所述折疊碳纖維床面板的折疊線與所述折疊床框架的折疊線重合。
[0010]優選地,在所述折疊床框架兩側的折疊位置處均安裝有鉸接板,所述鉸接板的兩端分別鉚接在所述折疊床框架折疊線的兩側,位于折疊線兩側相對的所述折疊床框架部分設置有相互配合的豁口和定位桿。
[0011]優選地,所述折疊床框架和所述支腿為鈦鋁合金折疊床框架和鋁合金支腿。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便攜式折疊床的創框架和支腿部分均由鈦鋁合金材料制成,床面板為碳纖維材料制成,尤其適用于在野外執行任務的作戰人員使用,為前線負傷需要及時治療的受傷人員提供了必要的手術器材,極大的提高了受傷人員的存活幾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手術床展開時的主視圖;
[0014]圖2為圖1的右視圖;
[0015]圖3為圖1的俯視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手術床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和圖6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手術床的折疊床框架分離后的兩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8]圖7為圖4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0019]圖中:1-折疊床框架,2-支腿,3-搭扣,4-掛鉤,5-提手,6-折彎連接片,7-復位彈簧,8-折疊碳纖維床面板,9-豁口,10-定位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如圖1-圖7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手術床展開時的主視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圖1的俯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手術床閉合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和圖6為本實用新型便攜式手術床的折疊床框架I分離后的兩部分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4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0022]一種便攜式手術床,包括折疊床框架I和分別鉸接在折疊床框架I兩端的兩組支腿2,折疊床框架I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彈簧搭扣3的搭扣3和掛鉤4,合起狀態的所述折疊床框架I的兩端通過搭扣3和掛鉤4鎖閉在一起,在所述折疊床框架I的一端鉸接有提手5。
[0023]所述支腿2為三邊開口框,所述三邊開口框的一側邊框鉸接在所述折疊床框架I
的一端。
[0024]所述支腿2與所述折疊床框架I通過折彎連接片6連接,折彎連接片6的兩端分別鉚接在所述支腿2和所述折疊床框架I相應的連接位置。
[0025]在所述支腿2和所述折疊床框架I連接處安裝有復位彈簧7,所述復位彈簧7 —端安裝在所述支腿2上,另一端安裝在所述折疊床框架I對應安裝所述支腿2的位置。
[0026]還包括折疊碳纖維床面板8,所述折疊碳纖維床面板8與所述折疊床框架I內框形狀相應,所述折疊碳纖維床面板8的折疊線與所述折疊床框架I的折疊線重合。
[0027]在所述折疊床框架I兩側的折疊位置處均安裝有鉸接板,所述鉸接板的兩端分別鉚接在所述折疊床框架I折疊線的兩側,位于折疊線兩側相對的所述折疊床框架I部分設置有相互配合的豁口 9和定位桿10。
[0028]所述折疊床框架I和所述支腿2為鈦鋁合金折疊床框架I和鈦鋁合金支腿2。
[0029]使用時,打開彈簧搭扣3使床板展開,搬開支腿2,在復位彈簧7的作用下限制其胡亂擺動,支腿2的開口朝向一側,使一個側邊支撐在地面上增大受力面,避免因土壤濕軟使支腿2下陷。
[0030]攜帶時,通過彈簧搭扣3將折疊床框架I和折疊碳纖維床面板8收在一起,整體重量小于15千克,遠遠低于一個作戰人員的負重,提在手里或綁在后背均不會妨礙到作戰人員的行進速度。
[0031]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創造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創造【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引伸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手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折疊床框架和分別鉸接在折疊床框架兩端的兩組支腿,折疊床框架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彈簧搭扣的搭扣和掛鉤,合起狀態的所述折疊床框架的兩端通過搭扣和掛鉤鎖閉在一起,在所述折疊床框架的一端鉸接有提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為三邊開口框,所述三邊開口框的一側邊框鉸接在所述折疊床框架的一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手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與所述折疊床框架通過折彎連接片連接,折彎連接片的兩端分別鉚接在所述支腿和所述折疊床框架相應的連接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手術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腿和所述折疊床框架連接處安裝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安裝在所述支腿上,另一端安裝在所述折疊床框架對應安裝所述支腿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便攜式手術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折疊碳纖維床面板,所述折疊碳纖維床面板與所述折疊床框架內框形狀相應,所述折疊碳纖維床面板的折疊線與所述折疊床框架的折疊線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手術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疊床框架兩側的折疊位置處均安裝有鉸接板,所述鉸接板的兩端分別鉚接在所述折疊床框架折疊線的兩側,位于折疊線兩側相對的所述折疊床框架部分設置有相互配合的豁口和定位桿。
【文檔編號】A61G13/00GK204246410SQ20142046281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張魯峰, 鄔小軍, 孫榮貴, 張永壽, 趙普軍 申請人:張魯峰, 鄔小軍, 孫榮貴, 張永壽, 趙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