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腔鏡吊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醫用腔鏡吊塔。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包括吊臂組件和吊塔本體,所述吊臂組件連接在屋頂和吊塔本體之間;所述吊塔本體包括頂梁、掛架一、掛架二和若干承托板,所述掛架一和掛架二豎直設置、且相互平行,所述掛架一背向所述掛架二的一側上設有若干氣源插孔、且朝向所述掛架二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一,所述掛架二背向所述掛架一的一側上設有若干電源插孔、且朝向所述掛架一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二;所述承托板的底面的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滑槽一、滑槽二適配的滑;所述滑塊中穿設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與所述滑塊螺紋連接、且抵在所述滑槽一或滑槽二中。所具有結構穩定、調節方式簡便、穩定性好的特點。
【專利說明】醫用腔鏡吊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對手術室中的腔鏡吊塔提出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醫用腔鏡吊塔是手術室中最常見的醫療器械之一,現有技術中的腔鏡吊塔種類繁多,具有代表性的如國家局于2011年11月16日公布的一份名為“醫用四方手術吊塔”、申請號為“ 201120099730.3 ”的文獻,該案提出了一種在四方樑上集成供電、照明、醫用氣體等功能醫用吊塔,并通過移動小車對其他醫療設備進行容置。然而,一方面,將容置在移動小車上的醫療設備再通過極長的引線接入四方樑(由于移動小車的可移動性,需將引線設置的很長),使其在使用時的便利性極差;另一方面,結構單一的移動小車也使得對各類規格的醫療設備的容置顯得更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精巧、使用方便且使用后可有效規避引線雜亂無章的散步的醫用腔鏡吊塔。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包括吊臂組件和吊塔本體,所述吊臂組件連接在屋頂和吊塔本體之間;
[0005]所述吊塔本體包括頂梁、掛架一、掛架二和若干承托板,所述頂梁、掛架一和掛架二均為中空結構,且掛架一和掛架二均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的底面上,所述掛架一和掛架二豎直設置、且相互平行,所述掛架一背向所述掛架二的一側上設有若干氣源插孔、且朝向所述掛架二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一,所述掛架二背向所述掛架一的一側上設有若干電源插孔、且朝向所述掛架一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二;若干所述承托板相互平行、且均連接在所述掛架一和掛架二之間,所述承托板的底面的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滑槽一、滑槽二適配的滑塊,使得所述承托板分別與所述掛架一、掛架二滑動連接;所述滑塊中穿設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與所述滑塊螺紋連接、且抵在所述滑槽一或滑槽二中。
[0006]所述吊臂組件包括轉盤、轉臂和吊臂,所述轉盤底部設有輸出軸,所述轉臂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底端、且所述吊臂的頂端鉸接在所述轉臂遠離所述轉盤的一端,所述吊臂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的頂面上。
[0007]所述吊臂的頂端套設有若干橡膠圈。
[0008]所述吊臂組件包括轉盤、擺臂、擺臂驅動電機和吊臂,所述轉盤底部設有輸出軸,所述擺臂驅動電機豎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底端,所述擺臂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擺臂驅動電機上,所述吊臂的頂端設有豎直設置的鉸接座,使得所述擺臂遠離所述轉盤的一端鉸接在鉸接座中,所述吊臂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的頂面上。
[0009]本實用新型中可利用承托板對常見的醫療設備進行承托(也可在承托板底部掛接抽屜),并通過氣源插孔和電源插孔分別進行供氣和供電。其在使用時,可針對手術時需要使用的醫療設備的數量對承托板的數量進行調整,并根據醫療設備的高度對承托板之間的間距進行調整;待全部調整完畢后,旋入定位螺栓,從而實現承托板在豎直方向上的定位。具有結構穩定、調節方式簡便、穩定性好的特點,并有效規避了現有技術中引線雜亂無章的分布在醫療設備與吊塔之間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2]圖3是圖1的后視圖,
[0013]圖4是圖1的立體圖,
[0014]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I是吊臂組件,11是轉盤,12是吊臂,120是鉸接座,13是轉臂,14是擺臂,15是擺臂驅動電機,2是吊塔本體,21是頂梁,22是掛架一,220是氣源插孔,23是掛架二,230是電源插孔,24是承托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如圖1-5所示,包括吊臂組件I和吊塔本體2,所述吊臂組件I連接在屋頂和吊塔本體2之間;
[0017]所述吊塔本體2包括頂梁21、掛架一 22、掛架二 23和若干承托板24,所述頂梁21、掛架一 22和掛架二 23均為中空結構,且掛架一 22和掛架二 23均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21的底面上,所述掛架一 22和掛架二 23豎直設置、且相互平行,所述掛架一 22背向所述掛架二 23的一側上設有若干氣源插孔220(從而大幅縮短承托板上的醫療設備與氣源插孔之間的接線距離)、且朝向所述掛架二 23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一,所述掛架二 23背向所述掛架一 22的一側上設有若干電源插孔230(從而大幅縮短承托板上的醫療設備與電源插孔之間的接線距離)、且朝向所述掛架一 22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二 ;若干所述承托板24相互平行、且均連接在所述掛架一 22和掛架二 23之間,所述承托板24的底面的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滑槽一、滑槽二適配的滑塊,使得所述承托板24分別與所述掛架一、掛架二滑動連接;所述滑塊中穿設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與所述滑塊螺紋連接、且抵在所述滑槽一或滑槽二中。
[0018]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如圖1-4所示,所述吊臂組件I包括轉盤11、轉臂13和吊臂12,所述轉盤底部設有輸出軸,所述轉臂13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底端、且所述吊臂12的頂端鉸接在所述轉臂13遠離所述轉盤11的一端,所述吊臂2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21的頂面上。使用時可開啟轉盤,從而通過轉臂帶動吊臂,進而帶動吊塔本體進行平移;其中,當轉盤工作時,可由工作人員扶住吊塔本體,這樣,一方面可對箱體的前板的朝向進行實時調整,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吊塔本體與醫護人員的誤碰撞。
[0019]所述吊臂的12頂端套設有若干橡膠圈。從而有效增強吊臂與轉臂之間的旋轉阻尼性。
[0020]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例如圖5所示,所述吊臂組件包括轉盤11、擺臂14、擺臂驅動電機15和吊臂12,所述轉盤11底部設有輸出軸,所述擺臂驅動電機15豎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底端,所述擺臂14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擺臂驅動電機15上,所述吊臂12的頂端設有豎直設置的鉸接座120,使得所述擺臂14遠離所述轉盤11的一端鉸接在鉸接座120中,所述吊臂12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21的頂面上。使用時可開啟轉盤,從而通過擺臂帶動吊臂,進而帶動吊塔本體進行平移;此外,還可開啟擺臂驅動電機,從而通過擺臂帶動吊臂,進而帶動吊塔本體做升降運動,此時,由于擺臂的一端自由鉸接在鉸接座上,從而可使得吊塔本體始終保持豎直。
【權利要求】
1.醫用腔鏡吊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臂組件和吊塔本體,所述吊臂組件連接在屋頂和吊塔本體之間; 所述吊塔本體包括頂梁、掛架一、掛架二和若干承托板,所述頂梁、掛架一和掛架二均為中空結構,且掛架一和掛架二均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的底面上,所述掛架一和掛架二豎直設置、且相互平行,所述掛架一背向所述掛架二的一側上設有若干氣源插孔、且朝向所述掛架二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一,所述掛架二背向所述掛架一的一側上設有若干電源插孔、且朝向所述掛架一的一側上設有豎直設置的滑槽二;若干所述承托板相互平行、且均連接在所述掛架一和掛架二之間,所述承托板的底面的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滑槽一、滑槽二適配的滑塊,使得所述承托板分別與所述掛架一、掛架二滑動連接;所述滑塊中穿設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與所述滑塊螺紋連接、且抵在所述滑槽一或滑槽二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腔鏡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組件包括轉盤、轉臂和吊臂,所述轉盤底部設有輸出軸,所述轉臂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底端、且所述吊臂的頂端鉸接在所述轉臂遠離所述轉盤的一端,所述吊臂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的頂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用腔鏡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的頂端套設有若干橡膠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腔鏡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組件包括轉盤、擺臂、擺臂驅動電機和吊臂,所述轉盤底部設有輸出軸,所述擺臂驅動電機豎直設置、且固定連接在所述輸出軸的底端,所述擺臂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擺臂驅動電機上,所述吊臂的頂端設有豎直設置的鉸接座,使得所述擺臂遠離所述轉盤的一端鉸接在鉸接座中,所述吊臂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梁的頂面上。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4072341SQ201420536768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7日
【發明者】仲輝, 劉春海, 俞廣海 申請人:江蘇科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