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姿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矯姿帶包括背部加固件、側幅、背幅、腹帶、引帶、肩帶及用于帶動引帶上下移動的引帶調節件,引帶調節件包括支撐件、固定連接在支撐件上的滑軌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動扣,滑動扣上設有引帶通過孔。側幅、腹帶、引帶和肩帶均為兩個,兩個腹帶能夠固定連接,背部加固件底端與背幅固定連接,兩個側幅固定連接在背幅兩側,兩個腹帶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側幅側端,兩個肩帶一端與背部加固件頂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引帶固定連接,兩個引帶的自由端穿過引帶通過孔能夠分別與兩個腹帶固定連接。該矯姿帶能夠避免脊柱不正常彎曲。
【專利說明】矯姿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身體矯正【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矯姿帶。
【背景技術】
[0002]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時期,由于不正確的坐、立體態,長期伏案,長期負重等情況導致人體的三維力系失衡,造成人體脊柱的不正常生理彎曲,形成脊柱側彎的現象。
[0003]而人體脊柱不正常彎曲導致含胸駝背,影響青少年心肺等功能的發育,并且導致形象受損。
[0004]因此,如何避免脊柱不正常彎曲的情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矯姿帶,該矯姿帶能夠避免脊柱不正常彎曲。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矯姿帶,包括背部加固件、側幅、背幅、腹帶、引帶、肩帶及用于帶動所述引帶上下移動的引帶調節件,所述引帶調節件包括支撐件、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件上的滑軌及與所述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動扣,所述滑動扣上設有引帶通過孔;
[0007]所述側幅、所述腹帶、所述引帶和所述肩帶均為兩個,兩個所述腹帶能夠固定連接,所述背部加固件底端與所述背幅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側幅固定連接在所述背幅兩側,兩個所述腹帶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所述側幅側端,兩個所述肩帶一端與所述背部加固件頂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引帶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引帶的自由端穿過所述引帶通過孔能夠分別與兩個所述腹帶固定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背部加固件包括背部加固帶及與所述背幅固定連接的背部透氣網,所述肩帶與所述背部透氣網固定連接,所述背部透氣網的外表面能夠與所述背部加固帶內表面貼合,所述背部加固帶為X型加固帶,所述引帶位于所述背部加固帶和所述背部透氣網之間。
[0009]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肩帶和/或所述腹帶和/或所述背部加固件和/或所述側幅和/或所述背幅上的柔性支撐條。
[0010]優選地,所述引帶的自由端設有引帶皮頭。
[0011]優選地,所述引帶的自由端設有引帶粘刺部,所述腹帶上設有能夠與所述引帶粘刺部連接的引帶粘毛部。
[0012]優選地,兩個所述腹帶一者上設有腹帶粘刺部,另一者上設有能夠與所述腹帶粘刺部連接的腹帶粘毛部。
[0013]優選地,所述支撐件與所述背幅鉚接。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矯姿帶包括背部加固件、側幅、背幅、腹帶、引帶、肩帶及用于帶動引帶上下移動的引帶調節件,引帶調節件包括支撐件、固定連接在支撐件上的滑軌及與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動扣,滑動扣上設有引帶通過孔。側幅、腹帶、引帶和肩帶均為兩個,兩個腹帶能夠固定連接,背部加固件底端與背幅固定連接,兩個側幅固定連接在背幅兩側,兩個腹帶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側幅側端,兩個肩帶一端與背部加固件頂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引帶固定連接,兩個引帶的自由端穿過引帶通過孔能夠分別與兩個腹帶固定連接。當人們需要使用矯姿帶時,肩帶套設于人們的肩部,背部加固件位于人們背部,兩個腹帶固定于人們腰部前方,兩個引帶均通過引帶通過孔后固定在腹帶上。
[0015]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矯姿帶中,滑行軌道與引帶相連,根據人體三維測量與分析,通過滑動扣上下滑動,實現引帶長短局部微調,以達到自我朔形,緩解長期的固定姿勢工作人群的背部疲勞感。引帶自肩部向后綜合施力,多力交叉聚集于脊柱的中心部位,再由交叉聚力點的合力向肩部、背部和腰腹部發散,360度均衡協調施力,多力同施,同步調節,實現頸、肩舒緩、收腹、挺直腰背一步到位調節的效果,避免脊柱不正常彎曲。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的主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的背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的使用示范圖的主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的使用示范圖的背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穿戴后的背面施力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穿戴后的正面施力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引帶調節件的主視圖;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引帶調節件的側視圖;
[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引帶調節件的背視圖。
[0025]其中圖1-9中:1-背部加固帶、2-肩帶、3-引帶、4-背幅、5-腹帶、6-背部透氣網、
7-引帶調節件、71-支撐件、72-滑動扣、73-滑軌、8-腹帶粘刺部、9-柔性支撐條、10-側幅、11-引帶皮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矯姿帶,該矯姿帶能夠避免脊柱不正常彎曲。
[0027]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8]請參考圖1至圖9,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矯姿帶包括背部加固件、側幅10、背幅4、腹帶5、引帶3、肩帶2及用于帶動引帶3上下移動的引帶調節件7,引帶調節件7包括支撐件71、固定連接在支撐件71上的滑軌73及與滑軌73滑動連接的滑動扣72,滑動扣72上設有引帶通過孔。側幅10、腹帶5、引帶3和肩帶2均為兩個,兩個腹帶5能夠固定連接,具體的,兩個腹帶5可以通過卡扣固定連接。背部加固件底端與背幅4固定連接,兩個側幅10固定連接在背幅4兩側,兩個腹帶5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側幅10側端,兩個肩帶2 —端與背部加固件頂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個引帶3固定連接,兩個引帶3的自由端穿過引帶通過孔能夠分別與兩個腹帶5固定連接,為了避免兩個引帶3在引帶通過孔內相互干擾,優選,引帶通過孔為兩個,兩個引帶通過孔對稱位于滑動扣72兩側。具體的,引帶3自由端可以通過卡扣與腹帶5固定連接。
[0029]當人們需要使用矯姿帶時,肩帶2套設于人們的肩部,背部加固件位于人們背部,兩個腹帶5固定于人們腰部前方,兩個引帶3均通過引帶通過孔后固定在腹帶5上。
[0030]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提供的矯姿帶中,利用兩條引帶3通過肩帶2向后下方的綜合施力,由點到面在肩部形成力的發散,產生向下的作用力使雙肩打開,舒展肩背,矯正含胸,端肩、聳肩、斜肩等不良姿勢習慣,腹帶5則對腹部產生收緊的作用力,達到收腹的效果。引帶3分別對肩部,背部綜合施力,多力交叉聚集與脊柱中心部位,形成多個穩固的三角型受力面,整體增加受力強度。滑動扣72與引帶3相連,根據人體三維測量與分析,通過滑動扣72上下滑動,實現引帶3長短局部微調,以達到自我朔形,緩解長期的固定姿勢工作人群的背部疲勞感。引帶3自肩部向后綜合施力,多力交叉聚集于脊柱的中心部位,再由交叉聚力點的合力向肩部、背部和腰腹部發散,360度均衡協調施力,多力同施,同步調節,實現頸、肩舒緩、收腹、挺直腰背一步到位調節的效果,避免脊柱不正常彎曲。
[0031]進一步,背部加固件包括背部加固帶1及與背幅4固定連接的背部透氣網6,肩帶2與背部透氣網6固定連接,背部透氣網6的外表面能夠與背部加固帶1內表面貼合,即相對于背部加固帶1,背部透氣網6更靠近人體。背部加固帶1為X型加固帶,引帶3位于背部加固帶1和背部透氣網6之間。通過設置背部透氣網6,使得背部加固件透氣性好,使得矯姿帶穿著舒適,引帶3位于背部加強帶與背部透氣網6之間,便于引帶3固定。
[0032]為了進一步便于對人們身體進行校正,優選,該矯姿帶還包括安裝在肩帶2和丨或腹帶5和丨或背部加固件和丨或側幅10和丨或背幅4上的柔性支撐條9。通過設置柔性支撐條9對矯姿帶進行支撐,與身體曲線吻合,與引帶調節件7相配合,給身體張弛有力的支撐。根據人體三維測量與分析,在三維力系矯姿的過程中起到了固定、朔形的作用,緩解長期的固定姿勢工作人群的背部疲勞感,使身姿更顯挺拔,并且有效地延長了矯姿帶的使用壽命0
[0033]優選地,引帶3的自由端設有引帶皮頭11。由于引帶3的自由端經常與腹帶5固定,通過設置引帶皮頭11有效地延長了引帶3的使用壽命。
[0034]進一步,引帶3的自由端設有引帶粘刺部,腹帶5上設有能夠與引帶粘刺部連接的引帶粘毛部。由于引帶3與腹帶5通過引帶粘刺部和引帶粘毛部固定,人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節引帶3與腹帶5的固定位置,提高了矯姿帶的使用環境。另一方面,由于引帶粘刺部位于引帶3上,有效地避免引帶粘刺部劃傷外部衣服的情況,有效地提高了矯姿帶的使用安全性,同時便于人們調節引帶3的實際使用長度。
[0035]更進一步,兩個腹帶5 —者上設有腹帶粘刺部8,另一者上設有能夠與腹帶粘刺部8連接的腹帶粘毛部。由于兩個腹帶5通過腹帶粘刺部8和腹帶粘毛部固定,人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節兩個腹帶5的固定位置,提高了矯姿帶的使用環境。
[0036]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礎上,優選,支撐件71與背幅4鉚接。由于支撐件71受力較大,支撐件71與背幅4鉚接,有效地提高了支撐件71的連接牢固性,進一步延長了矯姿帶的使用壽命。
[0037]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38]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矯姿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加固件、側幅(10)、背幅(4)、腹帶(5)、引帶(3)、肩帶(2)及用于帶動所述引帶(3)上下移動的引帶調節件(7),所述引帶調節件(7)包括支撐件(71)、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撐件(71)上的滑軌(73)及與所述滑軌(73)滑動連接的滑動扣(72),所述滑動扣(72)上設有引帶通過孔; 所述側幅(10)、所述腹帶(5)、所述引帶(3)和所述肩帶(2)均為兩個,兩個所述腹帶(5)能夠固定連接,所述背部加固件底端與所述背幅(4)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側幅(10)固定連接在所述背幅(4)兩側,兩個所述腹帶(5)分別固定連接在兩個所述側幅(10)側端,兩個所述肩帶(2) —端與所述背部加固件頂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引帶(3)固定連接,兩個所述引帶(3)的自由端穿過所述引帶通過孔能夠分別與兩個所述腹帶(5)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姿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加固件包括背部加固帶(I)及與所述背幅(4)固定連接的背部透氣網¢),所述肩帶(2)與所述背部透氣網¢)固定連接,所述背部透氣網(6)的外表面能夠與所述背部加固帶(I)內表面貼合,所述背部加固帶(I)為X型加固帶,所述引帶(3)位于所述背部加固帶(I)和所述背部透氣網(6)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姿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肩帶(2)和/或所述腹帶(5)和/或所述背部加固件和/或所述側幅(10)和/或所述背幅⑷上的柔性支撐條(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姿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帶(3)的自由端設有引帶皮頭(II)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姿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帶(3)的自由端設有引帶粘刺部,所述腹帶(5)上設有能夠與所述引帶粘刺部連接的引帶粘毛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姿帶,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腹帶(5)—者上設有腹帶粘刺部(8),另一者上設有能夠與所述腹帶粘刺部(8)連接的腹帶粘毛部。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矯姿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71)與所述背幅⑷鉚接。
【文檔編號】A61F5/01GK204219112SQ20142067858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勾翼飛 申請人:橡果國際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