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吸痰器,特別涉及一種剪式吸痰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機械式吸痰器械里面,有的需要用腳踩,有的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但是由于現實操作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這樣就會大大影響患者的康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剪式吸痰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剪式吸痰器,包括吸痰裝置和通氣裝置,所述吸痰裝置上設置有軟管、防濺罩、吸痰管、收集瓶和分離液,收集瓶設置在裝置中間位置,收集瓶左端設置有吸痰管,吸痰管左端設置有軟管,軟管右端設置有防濺罩,防濺罩呈三角錐型,收集瓶內部設置有分離液,吸痰管下端設置在分離液液面下方;所述通氣裝置上設置有進氣管、腔體、活塞、連桿、壓把、回位彈簧、活塞桿和單向閥,進氣管設置在收集瓶上方,進氣管下端設置在分離液液面上方,進氣管中部設置有單向閥,進氣管右端設置有腔體,腔體內部設置有活塞,活塞采用橡膠材質,活塞上連接有活塞桿,活塞桿右端與連桿連接,連桿另一端與壓把中部連接,壓把左端與腔體右端連接,壓把右端設置有回位彈簧。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連桿和壓把數量為兩件。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壓把與腔體、連桿與壓把、連桿與活塞桿均為轉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可以先將軟管放置到患者喉部,將防濺罩放置在患者嘴部,壓動壓把,壓把帶動連桿將活塞桿向右運動,使得腔體空間增大,同時使得收集瓶中的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患者的痰液就會順著吸痰管流進收集瓶,松開壓把,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壓把向外張開,同時帶動連桿轉動,連桿帶動活塞桿向左運動,腔體體積變小,在單向閥的作用下將多余的氣體排出,如此重復就達到預期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
圖中各部件為:
1-軟管、2-防濺罩、3-吸痰管、4-收集瓶、5-進氣管、6-腔體、7-活塞、8-連桿、9-壓把、10-回位彈簧、11-活塞桿、12-單向閥、13-分離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1所示一種剪式吸痰器,包括吸痰裝置和通氣裝置,所述吸痰裝置上設置有軟管1、防濺罩2、吸痰管3、收集瓶4和分離液13,收集瓶4設置在裝置中間位置,收集瓶4左端設置有吸痰管3,吸痰管3左端設置有軟管1,軟管1右端設置有防濺罩2,防濺罩2呈三角錐型,收集瓶4內部設置有分離液13,吸痰管3下端設置在分離液13液面下方;所述通氣裝置上設置有進氣管5、腔體6、活塞7、連桿8、壓把9、回位彈簧10、活塞桿11和單向閥12,進氣管5設置在收集瓶4上方,進氣管5下端設置在分離液13液面上方,進氣管5中部設置有單向閥12,進氣管5右端設置有腔體6,腔體6內部設置有活塞7,活塞7采用橡膠材質,活塞7上連接有活塞桿11,活塞桿11右端與連桿8連接,連桿8另一端與壓把9中部連接,壓把9左端與腔體6右端連接,壓把9右端設置有回位彈簧10。
進一步地,所述連桿8和壓把9數量為兩件。
進一步地,所述壓把9與腔體6、連桿8與壓把9、連桿8與活塞桿11均為轉動連接。
本發明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可以先將軟管放置到患者喉部,將防濺罩放置在患者嘴部,壓動壓把,壓把帶動連桿將活塞桿向右運動,使得腔體空間增大,同時使得收集瓶中的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患者的痰液就會順著吸痰管流進收集瓶,松開壓把,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壓把向外張開,同時帶動連桿轉動,連桿帶動活塞桿向左運動,腔體體積變小,在單向閥的作用下將多余的氣體排出,如此重復就達到預期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